-
公开(公告)号:CN10323129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80.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3/00
Abstract: 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包括:步骤一:将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步骤二:将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步骤三: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并打开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用上述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了旋转电极与加工零件之间的放电间隙产生等离子体,是非接触式化学加工方法,避免了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损伤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093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7069.7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37/32
Abstract: 适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装置,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它的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旋转电极与射频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阳极;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在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接地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阴极;旋转电极与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之间设置有放电间隙。本发明能对大口径非球面光学表面进行非接触式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加工速度高,不存在边缘效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0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00189.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Q17/24
Abstract: 一种刀具破损状态原位实时监测方法,属于刀具破损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特征、多算法结合,旨在实现高效、准确的刀具破损状态实时监测。通过集成多维力信号和多维振动信号,本发明能够综合利用切削过程中的多维度信息,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和稳定性。本发明采用了生成对抗网络对不平衡样本进行增强,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测方法中少数类样本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判断准确率。深层特征提取结合多层阈值决策和多齿刀具崩刃智能辨识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对刀具破损类型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场景,尤其是在要求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先进制造领域,能够有效预防因刀具破损导致的生产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6664.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20/7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10/42 , G06V10/52 , G06V10/34 , G06V10/36 , G06T7/13 , G06V20/69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轻量级SE‑Ulite模型的铣刀磨损分割方法,属于刀具磨损监测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个轻量级网络结构,以避免高计算复杂性和内存使用率。使用交叉卷积核扩大模型感受野,有效提取上下文语义信息;瓶颈层使用多尺度轴向扩展深度分离卷积来感知局部和全局信息;在多级跳跃层上引入通道关注,强调判别信息,抑制无用信息;通过刀具全生命周期磨损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在精度和性能上的优势。本发明提出的轻量级的视觉分割模型,实现了对原始刀具图像的端到端高精度分割,MioU高达85.84%,同时模型仅有976K,是传统U‑net参数量的三十分之一,符合工业检测对模型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674742.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倾覆载荷的大承载气浮主轴结构,属于超精密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抗倾覆载荷的大承载气浮主轴结构,包括主轴、轴套Ⅰ、前辐板、后辐板和底座,轴套Ⅰ套设在主轴的外侧并固定在底座上,前辐板中部开设有通孔Ⅰ,后辐板中部开设有通孔Ⅱ,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在通孔Ⅰ和通孔Ⅱ中,通孔Ⅰ的侧壁上开设半圆环形的气道Ⅰ,通孔Ⅱ的侧壁上开设半圆环形的气道Ⅱ,气道Ⅰ和气道Ⅱ分别位于主轴中轴线的下方和上方,前辐板上开设有进气孔,后辐板上设置有进气孔Ⅱ,所述进气孔Ⅰ与进气孔Ⅱ分别与气道Ⅰ与气道Ⅱ连通。本发明提高了气浮主轴的整体承载能力、刚度、回转精度以及抗倾覆能力,加工出的零件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7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72580.3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P25/00
Abstract: 针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ICP、激光辅助铣削装置,属于硬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利用了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的SiC颗粒进行化学改性,以及激光产生的高温改变铝基材料的切削特性,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加工。确保等离子体反应环境与激光光斑位于待加工区域,在铣刀加工前将工件表面进行改性。发明采用“激光+ICP等离子体”辅助方式。激光辅助切削加工是通过激光加热软化切削区材料,再利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在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等方面展现出许多优势。ICP等离子体反应具有材料选择性,方便精确控制SiC硬质颗粒的去除,适合辅助加工,提升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5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94455.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层嵌套X射线聚焦镜主动力控制装调装置,属于X射线聚焦镜加工技术领域。该装调装置用于保证大批量装配的一致性,确保大尺寸超薄镜片低变形的同时提高装调效率。吊装盘组件、轮毂调节组件和光源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相机调节组件设置在吊装盘组件的正上方,吊装盘组件用于将镜筒吊装在相机调节组件和轮毂调节组件之间,光源组件发出的平行光经轮毂调节组件筛选后,经镜筒反射后聚焦于相机调节组件的相机成像平面上,根据相机所形成的光斑位置调节镜筒或者轮毂调节组件的轮毂。本发明避免了人为操作引入的不规范性,实现了装调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装配过程中镜片的低变形,节省人力,提高整体装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93022.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1/24 , G01B9/02015
Abstract: WolterI型X射线聚焦镜内壁高精度检测方法,属于X射线聚焦镜内壁非接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5.用激光自准直仪确定镜筒主轴回转和垂直轴的偏心量、记录;S6.调整X位移台、长距离干涉测头和聚焦型短距离干涉测头到合适的位置,使其处于有效工作范围内;S7.控制高精度气浮主轴带动长距离干涉测头和聚焦型短距离干涉测头旋转一周,测量此处截面圆度;S8.移动升降导轨,根据需要测量多个截面圆度;S9.实时调整X位移台位置,通过控制升降导轨测量母线精度;S10.控制高精度气浮主轴旋转到一定角度,测量多条母线精度;S11.分析测量数据,得到镜筒内壁的面形精度。本发明可实现镜片内壁轴向和圆周方向的轮廓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93036.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大尺寸薄壁X射线聚焦镜复制方法,属于X射线聚焦镜加工技术领域。该复制方法;用于保证大批量复制工艺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包括以下步骤:S1.调试脱模装置;安装带有镜壳的芯轴模具,并调试脱模装置;S2.注入高纯氮气;向脱模装置的密封罩内注入氮气;S3.注入液氮;向芯轴模具内部注入液氮;S4.监测传感器示数;此过程中注意监测力传感器、热电偶仪表、环境温度、湿度的显示值,并做好记录;S5.开始脱模;通过脱模装置将镜片从芯轴模具上脱离下来;S6.吊取镜片;通过升调装置吊取镜片;S7.卸芯轴。本发明只需要垂直轴的运动即可满足复制过程的需求,避免了复杂的运动控制,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提高整体复制效率,实现批量复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4455.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层嵌套X射线聚焦镜主动力控制装调装置,属于X射线聚焦镜加工技术领域。该装调装置用于保证大批量装配的一致性,确保大尺寸超薄镜片低变形的同时提高装调效率。吊装盘组件、轮毂调节组件和光源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支架上,相机调节组件设置在吊装盘组件的正上方,吊装盘组件用于将镜筒吊装在相机调节组件和轮毂调节组件之间,光源组件发出的平行光经轮毂调节组件筛选后,经镜筒反射后聚焦于相机调节组件的相机成像平面上,根据相机所形成的光斑位置调节镜筒或者轮毂调节组件的轮毂。本发明避免了人为操作引入的不规范性,实现了装调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装配过程中镜片的低变形,节省人力,提高整体装调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