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的逆变器非线性效应在线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32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506790.2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的逆变器非线性效应在线补偿方法,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需要辨识出设计逆变器非线性观测器的参数,即dq轴电感,所使用的dq轴电感辨识方法充分考虑了经典七段式SVPWM调制方法的缺陷,重新安排了零矢量的位置,同时可以不用考虑逆变器非线性的影响,利用辨识得到的dq轴电感设计基于超螺旋算法的磁链滑模观测器,将观测得到的逆变器非线性电压补偿至αβ轴电压参考指令。本发明针对相电流较小时,逆变器的非线性模型不明确,补偿不够精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在线精确补偿逆变器非线性的方法,可以避免切换开关管带来的死区误差;实现逆变器非线性的精确补偿。

    一种全数字磁通门型电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65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443394.3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一种全数字磁通门型电流传感器,属于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模拟器件实现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存在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电流传感器的数字处理电路:被测电流的交流信号由交流绕组检测,交流绕组输出的检测信号经积分电路处理输出交流测量数值;被测电流的直流信号由激磁绕组检测,激磁绕组输出的检测信号经由电流滤波模块滤除高次谐波,再由二次谐波提取模块提取激磁电流的二次谐波分量,经过积分电路处理输出直流测量数值;所述交流测量数值和直流测量数值由积分电路进行积分求和获得最终被测电流数值,最终被测电流数值再次由电流滤波模块进行低通滤波以消噪,然后送入HOWLAND电流源,并由反馈绕组输出最终被测电流数值。

    一种用于多个不同负载的脉冲功率电源高压接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310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52601.6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个不同负载的脉冲功率电源高压接线系统,属于脉冲功率电源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它包括汇流盘、过渡电缆、转接器;汇流盘包括输入外芯汇流板、输入内芯汇流板、外芯连接片、内芯连接片、输出内芯汇流板、输出外芯连接点、输出外芯汇流板、输出内芯连接点,其作用是汇聚一套脉冲功率电源中各模块的输出电流传输给对应线圈,并分离输出电缆内外芯,还可以改变各子线圈串并联方式;过渡电缆用于分配和分散总电流,为可移动线圈提供缓冲距离;转接器包括:外芯汇流板、内芯汇流板、流入端导线、流出端导线,其用来分离过渡电缆内外芯并与线圈连接,改变流入线圈电流的极性。使用该高压接线系统可实现脉冲功率电源系统与18个线圈的可靠连接。

    一种高真空环境下抑制电磁冲击力的接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9366.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一种高真空环境下抑制电磁冲击力的接线方法,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为:(1)脉冲功率电源同轴电缆传输;(2)汇流盘汇流;(3)同轴电缆内外芯分离;(4)与真空舱壁上的一组高压密封电极连接;(5)负载线圈输入输出两个端口之间的距离较近时,使用同轴电缆转接器连接高压密封电极;(6)与负载线圈的输入输出端口处的接线器连接;(7)与负载线圈连接;(8)负载线圈输入输出两个端口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使用增距转接器连接高压密封电极;(9)增距转接器通过两个单芯电缆与负载的输入输出端连接。使用该接线方法,能够抑制脉冲功率电源在真空舱内传输路径产生的电磁冲击力。

    一种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21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49866.6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装置,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装置。为了解决真空舱外的脉冲功率电源与真空舱内的两个磁镜场线圈的需要可靠绝缘连接,且需要满足两个磁镜场线圈串联连接的方式,同时连接线路需要跟随单独两个磁镜场线圈进行运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和导向柱。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通过串联同轴电缆与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连接,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通过输出同轴电缆与真空舱外脉冲功率电源连接,上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和下部随动线圈接线装置能够沿着导向柱的径向方向进行运动。本发明适用于高真空高电压条件下的随动线圈接线场合。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61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8500.9

    申请日:2022-01-13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装置,是为了解决真空舱外部的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同轴电缆在经过真空舱壁的接线器时进行了内外芯分离,而进入舱内后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媒介需要再继续转换为同轴电缆的问题。它通过使用该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能够将舱外脉冲功率电源输出电缆已经分离的内外芯传输电流线路在舱内重新合并为同轴电缆的传输形式,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传输脉冲大电流从而减小其对单根同轴电缆的冲击影响,本发明适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场合。

    用于模块化脉冲功率电源的抗电磁干扰模块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94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2158.3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用于模块化脉冲功率电源的抗电磁干扰模块控制系统,涉及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是为了实现能够在高压大电流复杂电磁环境下,通过抗电磁干扰的模块控制系统来保证模块化脉冲功率电源的129个模块能够稳定可靠地执行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以及上传各个放电模块和充电机的状态参数给控制系统,进而能够为18个线圈提供具有多种输出时序、灵活可调的激励电流的目的,该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光纤交换机、不间断电源、本地控制器、放电模块控制器、充电机控制器。本发明实现了在高压大电流复杂电磁环境下,模块化脉冲功率电源具有较好的电磁兼容性。

    一种磁目标探测方法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90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047659.8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目标探测方法,所述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利用STAR法计算位置向量和磁矩向量初值;步骤二、接着计算新的位置向量和磁矩向量;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前后两次位置向量的差值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次数达到限制。本发明对方向误差和距离误差产生的机理都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一种利用迭代法同时对方向误差和距离误差进行补偿的NSM;NSM分别将STAR法、LSM、WSM的平均定位误差减小了95.1%、46.0%、43.3%,进一步提高了三种磁探测方法的磁探测精度。

    一种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9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1959.4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可抽出式真空微波暗室系统,等离子体束流发生系统,进气系统,水冷系统,激励电源系统,真空泵组系统,目标钝体系统,微波暗室支撑系统,目标钝体支撑系统,等离子参数诊断系统,微波传输测量系统,小型化天线组系统和中控系统;能够在频段100MHz~40GHz范围内实现对等离子体环境的电磁通信测量,对等离子体参数诊断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相互校核,在较长时间产生纯净度高、等离子体密度及束流尺寸可调的等离子体束流;更真实地模拟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并提供在该环境下开展相关研究所需的微波传输测量及等离子体诊断手段。

    一种天线保护罩支撑夹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89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41605.1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线保护罩支撑夹持装置,属于临近空间环境地面模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支撑及夹持机构无法满足临近空间高速目标天线保护罩支撑及运动的问题。它包括平移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平移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所述夹持机构与天线保护罩相连,所述平移机构带动天线保护罩径向平移,所述旋转机构带动天线保护罩周向旋转,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下夹持板、上夹持板、底板和径向移动组件,所述连接板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底板,每个底板上均设置有径向移动组件,所述径向移动组件与下夹持板相连,所述下夹持板上端与上夹持板相连。它主要用于支撑夹持天线保护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