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6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52982.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C19/10
Abstract: 一种自动化混合料再生拌和装置及拌和方法,它涉及沥青混合料拌和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方式和拌和装置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容易存在拌和不均匀、新旧沥青混溶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的固体预热装置和液体预热装置至少安装在拌和装置的一端,进料称料装置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固体预热装置的下方并向拌和装置进行供料,喷洒装置的一端安装在液体预热装置上,喷洒装置的另一端朝向拌和装置并向拌和装置内部进行新沥青或再生剂的喷洒,净化装置安装在拌和装置的右侧并对拌和装置内的烟气进行净化。对RAP、新集料、再生剂或新沥青进行预热;预拌和;喷洒拌和;对拌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净化;出料。本发明用于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4619.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快速测试沥青胶浆微波吸收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它涉及道路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试验设备昂贵、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同时测试沥青胶浆吸收微波后的流动特性和自愈合特性的问题。本发明的试验装置为沥青胶浆锥形圆台试件模具;梯形片体竖直设置在一个圆台型凹槽上部的内侧壁上,半圆形片体水平设置在一个圆台型凹槽中部的内侧壁上。将流动状态的沥青胶浆浇入模具,刮平试样表面,脱模,试样具有两条预制裂缝,试验前在预制裂缝中插入预制孔洞的裂缝插片,通过测试沥青胶浆微波加热后的高度变化和裂缝插片孔洞填充率,同时测试沥青胶浆吸收微波后的流动特性和自愈合特性。用于测试沥青胶浆微波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2598.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X‑Ray CT技术的橡胶沥青中胶粉标记及其沉降的追踪测试方法,它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橡胶沥青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胶粉随着时间在空间上分布与沉降情况无法直观观察和测定的问题。本发明步骤一:制备样品:采用基于X‑Ray CT技术的橡胶沥青中胶粉标记的方法制备橡胶沥青试样;步骤二:热储存实验;步骤三:X‑Ray CT扫描;步骤四:三维重构: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或者编程软件将步骤三中X‑Ray CT扫描所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重构,重构后的结构可清晰表征橡胶沥青中胶粉的分布以及热储存过程中胶粉的沉降路径;步骤五:计算胶粉沉降速率。本发明用于橡胶沥青中胶粉标记及其沉降的追踪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6769.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沥青再生剂渗透扩散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它涉及测试扩散效应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扩散试验存在与实际工程中再生剂添加工艺不符,并存在不可消除的重力因素,以及试件成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多排盛样容器水平搭设在保温装置内;每排盛样容器的沥青盛样容器和再生剂盛样容器的连接处为刻度线的0刻度处,圆扇形隔板可拆卸插装在沥青盛样容器和再生剂盛样容器的连接处;沥青盛样容器和再生剂盛样容器的开口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进样装置。步骤一:向第一盛样单元和第二盛样单元内注入沥青和再生剂;步骤二:开始扩散试验;步骤三:取出沥青盛样段与再生剂盛样段;步骤四:扩散特性的评价;本发明用于沥青再生剂渗透扩散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29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23826.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3/00 , G01N13/04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再生剂扩散性能的测试装置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沥青盛样装置以形成多个通槽;S2、向多个通槽内浇入老化沥青并加热;向再生剂喷洒装置内加入沥青再生剂并加热;S3、将沥青再生剂喷洒至老化沥青表面进行扩散试验,并记录扩散时间;S4、扩散试验完成后去除沥青再生剂,取出沥青盛样装置,去除混溶部分;S5、采集沥青样品并进行红外检测;S6、对获取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定量分析,对沥青再生剂特征官能团指数与扩散时间进行拟合,获得用于表征沥青再生剂扩散速度的指标系数,以(56)对比文件徐永杰;慕春歌.自动针入度仪测定沥青针入度的方法与技巧.西部探矿工程.2006,(第12期),全文.姚德宏;张燕威;陈鹤玲.浅析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法.石油沥青.2009,(第03期),全文.裴妍;徐光红;李有光.沥青再生扩散模型及再生效果评价方法分析和改进.公路交通技术.2013,(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64109.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15/06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面建设期烟气排放实况的室内模拟及行为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设计烟气排放室内模拟装置;二、确定现场‑室内环境匹配度评价指标及程度标准;三、确定基于路面建设期烟气排放实况和模拟装置的室内模拟条件;四、开展烟气排放模拟试验及沥青及混合料多维度烟气排放行为量化。本发明中基于路面建设期烟气排放实况的室内模拟方法进行沥青及混合料多维度烟气排放行为量化试验,提出了瞬时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总量不同指标,不仅衡量了由生产到摊铺不同阶段的沥青烟气排放时刻的瞬时浓度,而且量化了沥青在路面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烟气排放总量,为获取沥青路面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烟气数据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5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300877.7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胺修饰聚多巴胺/氧化废胶粉的改性沥青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多胺修饰聚多巴胺/氧化废胶粉的改性沥青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多胺修饰聚多巴胺和氧化废胶粉,再将两者混合;基质沥青、氧化废胶粉和多胺修饰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70~95):(5~30):(0.1~5)。通过废胶粉表面化学氧化技术,与多胺修饰聚多巴胺表面活性官能团相互协同作用,在沥青中形成复合网状结构,能有效增强废胶粉在沥青中的相容性,解决废胶粉在沥青中的离析问题,提升了橡胶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同时使得橡胶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有效延长了沥青路面服役寿命,降低后续养护成本。本发明应用于改性沥青制备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17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160476.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基板‑胶浆交互作用的体相沥青胶浆动态剪切复数模量测试方法。涉及一种动态剪切复数模量测试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测试得到的体相沥青胶浆动态剪切复数模量因为忽略了基板‑胶浆交互作用而导致测试得到的体相沥青胶浆动态剪切复数模量存在误差的问题。方法:制备原始沥青胶浆试件,测试得到不同测试厚度L对应的沥青胶浆试件的动态剪切复数模量检测值G;绘制L/G‑L曲线图,并按照公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线性函数斜率1/G0,然后计算出考虑基板‑胶浆交互作用后的体相沥青胶浆模量G0。本发明将复杂的微‑宏观交互作用跨越机理大大简化,准确分离基板‑胶浆交互作用影响,得到真实的体相沥青胶浆动态复数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854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5190.9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95/00 , C08L2205/02 , C08L2205/03 , C08L2555/84 , C08L53/02 , C08K3/06 , C08K2003/2296
Abstract: 化学改性混合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化学改性混合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沥青水稳定性不足、高温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混合生物沥青的制备;二、混合生物沥青的改性。本发明混合生物沥青的软化点在47℃~50℃范围内,针入度(25℃,50g,5s)在90~110(0.1mm)范围内,延度(15℃,5cm/min)均大于100cm,高温优异,低温性能与原石油沥青基本无差别。本发明属于制备路用改性混合生物沥青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