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变性的沥青路用性能评价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8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022.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变性的沥青路用性能评价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所述实验系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采用精细化3D建模、动画仿真和人机交互等技术进行三维场景的搭建,对沥青动态剪切流变实验以及弯曲梁流变实验的实验操作进行还原,包括实验场景模拟、实验器材模拟、实验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监测、实验步骤模拟,其中实验步骤具体为系统开机、主机校准、试件处置、实验进行、实验结束,成绩展示。本发明借助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将沥青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实验方法和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交互环节,高度还原沥青性能评价实验的真实场景和实验操作,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改性沥青逆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9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68509.3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改性沥青逆向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高速剪切机制备了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改性沥青进行频率扫描;基于改性剂掺量‑频率‑温度‑复数模量‑相位角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训练改性沥青逆向设计模型;基于测试集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揭示了改性剂掺量与改性沥青性能间的相关关系,实现基于特定试验条件下的改性沥青性能需求快速得到相应改性剂掺量的目的,极大的缩短了时间周期,节约了自然资源,对于提升沥青材料的整体智能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沥青黏弹构效关系模型的可视化界面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3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6309.1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黏弹构效关系模型的可视化界面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构建宏观特征参数数据集和微观特征参数数据集;二:对微观特征参数进行特征选择与提取;三: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基于训练集数据搭建基于混合核支持向量机的沥青黏弹构效关系模型,基于测试集数据计算模型MAPE以评估模型预测效果,保存训练好的模型文件;四:设计沥青黏弹构效关系模型可视化界面的整体架构;五:在模型可视化界面的整体架构基础上设计模型预测模块具体功能;六:在模型可视化界面的整体架构基础上设计模型优化模块具体功能。该方法实现了动态黏弹参数的快速预测和主曲线的自动绘制,有效加速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一种便携式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825476.3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属于沥青流变性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该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包括机械结构模块及驱动采集模块。其中:机械结构模块包括作动模块、夹持模块及位移调节模块;作动模块包括光栅编码器、步进电机、转矩传感器及下部外壳;夹持模块包括样品上夹具、下夹具及温度传感器;位移调节模块包括同心调节机构、样品厚度调节机构及限位块;驱动采集模块包括闭环电机驱动器、高速扭矩采集卡和PID温度控制器。本发明携带方便、价格便宜且场景适用性强。既可应用于施工过程快速检测沥青材料流变性,又可与其他微观结构测试设备联用开展原位试验,对沥青材料评价及优选、揭示流变性机理、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619261.8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基质沥青和石墨烯微胶囊沥青应变扫描试验曲线交点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取值范围;然后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连续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1;接着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进行间歇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记录初始模量G0’,终止模量G1’和荷载作用次数N2;最后,分别计算两种不同加载模式下疲劳曲线破坏率和以作为愈合指数,评价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自愈性。本发明有助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自愈性的准确评价,对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沥青混合料中子图像与X-ray图像的融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126323.X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中子图像与X‑ray图像的融合处理方法,涉及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中子成像系统和X‑ray CT系统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层析成像试验,分别获取沥青混合料的中子断层图像和X‑ray断层图像;将获取的中子断层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增强后的中子断层图像依次进行垂直镜像、旋转和裁剪的几何变换处理;对几何变换后中子断层图像中的集料进行提取;将获取的X‑ray断层图像进行乘常数因子运算,之后对空隙进行提取;将提取到的集料图像与空隙图像进行加法运算处理,得到中子与X‑ray的融合图像。该处理方法融合了中子成像检测集料和X‑ray成像检测空隙的优势,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为准确获取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组成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沥青混合料中子图像与X-ray图像的融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6323.X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中子图像与X‑ray图像的融合处理方法,涉及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中子成像系统和X‑ray CT系统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层析成像试验,分别获取沥青混合料的中子断层图像和X‑ray断层图像;将获取的中子断层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增强后的中子断层图像依次进行垂直镜像、旋转和裁剪的几何变换处理;对几何变换后中子断层图像中的集料进行提取;将获取的X‑ray断层图像进行乘常数因子运算,之后对空隙进行提取;将提取到的集料图像与空隙图像进行加法运算处理,得到中子与X‑ray的融合图像。该处理方法融合了中子成像检测集料和X‑ray成像检测空隙的优势,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为准确获取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组成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CT图像的冷再生混合料新旧集料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3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859364.5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冷再生混合料新旧集料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工业CT扫描设备获取新旧集料包裹物与冷再生混合料试件的CT扫描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新旧集料灰度分布特征参数以及冷再生混合料的集料切面图像;利用先对集料颗粒灰度进行统计再进行阈值分割的方法实现了对新旧集料的分割,完整保留了新旧集料的原始轮廓、大小、形状等信息。该方法对研究冷再生混合料中的旧集料颗粒的形态、分布等特征以及RAP存在对冷再生混合料骨架形成、损伤破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沥青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02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503348.1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沥青疲劳性能评价方法,方法如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沥青进行疲劳试验,基于其基础试验参数计算裂纹长度数据与累计耗散能数据并绘制累计耗散能‑裂纹长度曲线,分析确定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的裂纹发展缓慢扩展期进入失稳动态扩展期的转折点,即累计耗散能‑裂纹长度曲线第三个转折点,将该转折点处裂纹长度对应的荷载作用次数作为沥青疲劳寿命,完成对沥青疲劳性能的评价。本发明对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从内部结构变化分析揭示了沥青疲劳性能损伤机理,对于沥青材料的抗疲劳性能的评价,乃至沥青材料生产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疲劳损伤与触变因素对沥青模量影响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333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210850.0

    申请日:2011-07-26

    Inventor: 谭忆秋 单丽岩

    Abstract: 疲劳损伤与触变因素对沥青模量影响的分离方法,它涉及沥青模量的测试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采用损伤理论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沥青疲劳特性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方法:绘制沥青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关系标准曲线,然后测试不同初始应变条件下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关系曲线并找出各曲线上偏离直线段的转折点,找出触变性与损伤影响区的分界点,将分界点之前的曲线部分用拟合,得出k、α、β的值;然后将沥青的动态模量用进行拟合,得到D值,于是将沥青的动态模量分离成两部分,其中为触变性影响下的模量,为损伤导致的模量的降低值。本法用于研究沥青的疲劳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