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77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8554.3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合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动力吸振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包括原动机、支架、变速器总成和直线约束总成;动力吸振机构包括摇臂、扭转减振器、线性弹簧和连杆;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轴承总成、第二连杆轴承总成、第三连杆轴承总成、第四连杆轴承总成、输入齿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一初级从动齿轮、第二初级从动齿轮、第一次级主动齿轮、第二次级主动齿轮、一轴、二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利用外啮合齿轮、滑块、摇杆机构及差速器等部件实现两个自由度的运动解耦,将原动机、扭转减振器、线性弹簧等部件安装在支架上,提高动力吸振器的质量比,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

    一种无踏板自动驾驶车辆起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564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23928.0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一种无踏板自动驾驶车辆起步方法及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车载计算模块、目标曲线模块、修正模块、开关阀、模糊控制器、动力单元、执行单元和判断模块。基于该装置的车辆起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识别驾驶员身份并检测记录行车过程。S2:检索驾驶员信息并加载。S3:核实驾驶员是否符合驾驶条件。S4:车载智能AI助手询问驾驶员是否在线选择驾驶风格。S5:驾驶员在线选择起步风格。S6:结合驾驶员选择及周车位置和路面条件,综合选择起步风格。S7:具体控制车辆起步方式。本发明取消了自动驾驶车辆油门踏板以及刹车踏板,同时可根据驾驶员意图,分别选取不同的起步模式,并且对驾驶员误操作有一定的负反馈机制,提高车辆起步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种双向可控式超越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1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45831.0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4 F16D48/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向可控式超越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离合器由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调控机构组成,其中动力调控机构中设计带有调位SMA弹簧和拉紧SMA丝的掌舵机构,利用SMA受热收缩的特性,控制调位SMA弹簧和拉紧SMA丝通电受热,进而实现动力调控机构控制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中间轮前后移动,进而控制中间轮与前后轮的啮合或分离,与此同时,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中设计的两个啮合方向相反的普通单向机械轴承实现动力两条路线中的反向传递。本发明将SMA材料的优点恰当运用到离合器设计中,以实现从原动机到工作机单向或双向的动力传递,并将单向啮合模式与双向啮合等四个模式集成于一体,具有轻量化、节能且功能齐全等特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断头螺栓取出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797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44306.1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断头螺栓取出器,包括支撑定位机构和中心操作机构,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主支架、可伸缩的滑杆和定位头,所述中心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滑柱、转换部和沟槽切割部,所述主支架设有供滑柱穿过的滑柱孔,所述定位头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沟槽切割部可拆卸的安装在转换部上,能够实现提取多种不同规格的断头螺栓,并将多种提取方式集成于一体的功能。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139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46310.X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由下控制臂、液压缸、第一连杆、限位盘/限位板和第二连杆组成;下控制臂的一端与车身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的转向节球铰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铰接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三者之间形成转动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车身球铰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臂的另一端铰接,液压缸的缸体端与车身球铰连接;限位盘/限位板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以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相对转角,实现对车轮的纵向或横向位置的限定。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悬架设计中大转向角与较好动态车轮定位参数之间的矛盾,获得了更好的操纵稳定性。

    一种滚针轴承润滑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15059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620444.X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一种滚针轴承润滑装置,包括集油与储油系统、供油装置和转速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所述集油与储油系统包括搅油环、壳体、导油嘴,所述转速控制装置包括紧固端盖、连杆、质量块、顶板法兰和预紧弹簧,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工作轴与供油轴套,所述工作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搅油环与传动轴系中的某个轴固连且在系统工作时与该轴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滚针轴承各工况润滑需求的前提下,能够针对具体工况灵活调整润滑油的实际供给量;通过机构转速直接控制供油量,没有附加的耗能控制机构,具有无附加机构功率损失,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195750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1753921.X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集成系统,由独立悬架机构、独立转向机构、动力驱动机构和制动机构组成,所述独立悬架机构中,上连杆总成、中间摆臂总成和下连杆总成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向节总成顶、中和底部,上连杆总成、中间摆臂总成和下连杆总成另一端均连接在车身上,横向稳定杆总成和弹簧减振器总成均连接在中间摆臂总成上;所述独立转向机构中,转向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器均连接在车身上,转向摇臂一端与蜗轮轴固连,转向横拉杆总成两端铰接在转向摇臂另一端与转向节总成上;中央拉杆两端铰接在车辆横向两侧车轮对应的转向摇臂中部,锁止液压缸沿轴向安装在中央拉杆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兼顾车辆的高速稳定性与高机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三联行星齿轮式轮内两挡自动变速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220299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299890.1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联行星齿轮式轮内两挡自动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由三联行星齿轮系机构和棘爪式超越离合器组成,三联行星齿轮系机构中,三联行星齿轮中间的传动行星齿轮啮合连接在太阳轮外侧,三联行星齿轮两端的一挡行星轮和二挡行星轮分别与一挡齿圈和二挡齿圈相啮合,两组棘爪式超越离合器通过同一个控制环控制并分别与一挡齿圈和二挡齿圈同轴固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棘爪式超越离合器与三联行星齿轮系机构配合实现一挡前进、二挡前进、一挡或二挡倒退和进入空挡状态,在满足高速电机轮内传动所需的较大传动比的同时,能够实现轮内两挡自动变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9037658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884683.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总成,属于线控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方向盘、扭矩与转角传感器、阻尼器模块及力矩电机模块;扭矩与转角传感器测得方向盘的扭矩与转角;阻尼器模块用于给方向盘模拟阻尼力矩;利用滚珠丝杆副约束的转向轴和活塞构成活塞升降机构;阻尼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节流通道截面积来改变方向盘的阻尼力矩;机械泄压机构的横移齿轮的正反转分别对应其在齿轮横移套筒上的进与退,最终右或左侧面与左或右泄压齿轮的侧面摩擦啮合,间接带动左或右泄压齿条开启泄压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盘总成,具备被动安全功能、容错性强等优点,实现了系统反映驾驶员转向意图并施加给方向盘合适力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向可控式超越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9569277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20249930.9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向可控式超越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由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调控机构组成,其中动力调控机构中设计带有调位SMA弹簧和拉紧SMA丝的掌舵机构,利用SMA受热收缩的特性,控制调位SMA弹簧和拉紧SMA丝通电受热,进而实现动力调控机构控制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中间轮前后移动,进而控制中间轮与前后轮的啮合或分离,与此同时,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中设计的两个啮合方向相反的普通单向机械轴承实现动力两条路线中的反向传递。本实用新型将SMA材料的优点恰当运用到离合器设计中,以实现从原动机到工作机单向或双向的动力传递,并将单向啮合模式与双向啮合等四个模式集成于一体,具有轻量化、节能且功能齐全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