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4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68179.4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非光滑低阻形态表面贴膜,包括:基层;以及多个非光滑凸起,其沿所述基层径向设置,并沿所述基层轴向阵列排布;其中,所述非光滑凸起的高度以仿生翼型的曲线变化;或者多个非光滑凹槽,其沿所述基层径向设置,并沿所述基层轴向阵列排布;其中,所述非光滑凹槽的深度以仿生翼型的曲线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光滑贴膜,可避免在车身表面加工的复杂加工工艺,从而缩短减阻造型的制造周期,根据生物非光滑结构提取的凹槽或凸起造型,增加车身造型设计的艺术性,同时将仿生翼型的减阻形状应用于非光滑凸起或凹槽的高度或深度排布,有效降低了气动阻力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1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55180.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连接剂加固的铝合金型材榫卯结构,包括:榫件本体,其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榫头;卯件本体,其一侧设置卯眼;其中,所述榫件本体和所述卯件本体均为铝合金材质,且一体成型,包括:外框;水平支撑板;竖直支撑板,其与所述水平支撑板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外框和所述水平支撑板形成田字型结构横截面;所述榫头与所述卯眼对应设置,且所述榫头卡合在所述卯眼内,所述榫头和所述卯眼通过化学连接剂进行粘接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90584.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625 ,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车车外后视镜气动减振连接装置,包括:上部支撑,其上固定安装后视镜;下部支撑,其与车身固定安装;气动支撑装置,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撑以及所述下部支撑之间;控制换气装置,其与所述气动支撑装置相连;气源,其与所述控制换气装置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控制换气装置对所述气动支撑装置进行充气与放气。
-
公开(公告)号:CN211139023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2396648.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用铝合金LNG气瓶支架,包括:一对鞍座,其对间隔设置;以及一对弧形板,其与所述鞍座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一对横梁,其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鞍座之间,且与所述鞍座垂直,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鞍座外端面固定连接;一对横板,其为Y型,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鞍座之间,且位于对应所述横梁下方,所述横板分叉端分别与所述鞍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重型卡车用铝合金LNG气瓶支架装置,取消了原有铝合金支架的副梁结构,前后端采用了横梁与Y形横板相结合的结构,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框架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8487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386734.2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力温双控式磁悬浮工作台,包括:底部支撑,其支撑在机床上;电磁活动框,其活动套设在所述底部支撑外侧;工作台,其中,所述电磁体能够吸引所述底部支撑,产生悬浮力,带动所述电磁活动框沿相对于所述底部支撑上下滑动,托起所述工作台;搅拌头,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并能够沿待焊接件的焊缝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体产生磁性能够吸引所述底部支撑,产生悬浮力,托起工作台,不会产生机械摩擦、无接触磨损和无需润滑,彻底消除了机械传动过程中的爬行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4551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610671.X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化学连接剂连接的铝合金型材榫卯结构,包括:榫件本体,其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榫头;卯件本体,其一侧设置卯眼;其中,所述榫件本体和所述卯件本体均为铝合金材质,且一体成型,包括:外框;水平支撑板;竖直支撑板,其与所述水平支撑板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外框和所述水平支撑板形成田字型结构横截面;所述榫头与所述卯眼对应设置,且所述榫头卡合在所述卯眼内,所述榫头和所述卯眼通过化学连接剂进行粘接固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252806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2357255.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结构专用铸铝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多个第二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连通;多个限位台阶,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及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其中,所述铸铝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车身框架结构专用铸铝接头,能够实现铝合金型材不同角度、不同型材断面的有效连接,保证接头部位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减少焊接长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34294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842254.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框架式前端模块结构,包括:防撞框架,其为矩形框架;前围框架,其为矩形框架,并且与防撞框架平行间隔设置;两个吸能盒,其对称设置;两个吸能盒的一端分别与防撞框架底部的两个顶角处固定连接;两个前纵梁,其一端分别与两个吸能盒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前围框架底部的两个顶角处固定连接;两个上边梁,其一端分别与防撞框架顶部的两个顶角处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前围框架顶部的两个顶角处固定连接;加强梁,其为人字梁,人字梁的顶端部与前围框架的顶端部横梁固定连接,底端部分别与两个上边梁固定连接;其中,防撞框架、前围框架、前纵梁、上边梁及加强梁均采用铝合金型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00792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423040.5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涡流控制的气动降噪汽车A柱装置,包括:A柱,其沿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多个安装孔;多个涡流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贯穿所述安装孔;连杆,其设置在所述A柱内侧,并且与所述涡流发生器一端固连;两组丝杠模组,其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A柱的表面上下移动;PLC控制器,其连接所述丝杠模组。本实用新型其通过两对丝杠模组控制多个涡流发生器相对于A柱表面的高度,实现在不同车速的条件下基于涡流发生器的气动降噪。(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48801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20307676.4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减阻降噪的平板装置,包括:平面,其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后视镜;多个平面支柱,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平面下方;其中,所述平面与所述平面支柱的截面均包括多个曲线段,并且所述第一曲线段、第二曲线段的下半部轮廓与所述上半部轮廓对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仿生减阻降噪的平板装置,包括:平面,其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后视镜;多个平面支柱,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平面下方;所述第一曲线段、所述第二曲线段以及所述第三曲线段的下半部轮廓与所述上半部轮廓对称。本实用新型具有仿生平板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对实验者的技术要求较低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