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疏导工具用无菌存放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29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90529.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吴慧莹 徐乐 王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存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血液疏导工具用无菌存放设备,包括主存放舱,主存放舱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上表面安装有中枢控制组件,密封盖底面且位于主存放舱的内部上方均匀安装有除菌灯,通过定时启动驱动部件旋转带动转盖旋转一圈,并同时带动各组分存盒自动实现翻转的效果,而在分存盒翻转后则会使得分存盒内部的工具的底面转换为朝向除菌灯的一面,即通过定时翻转分存盒以确保其内部存放工具的上下两面均可受到除菌灯的照射,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接受除菌灯的照射杀菌,进而提升分存盒内部存放工具的洁净度,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规避细菌在除菌灯照射不到的位置滋生的问题。

    一种高硅铝比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350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420547.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铝比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将两种模板剂溶解,将双模板剂溶液与铝源和碱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然后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硅源和晶种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最后将第二混合溶液依次进行老化处理、水热晶化处理,得到高硅铝比Y型分子筛。本发明以高硅Y分子筛作为晶种,在双模板体系中合成高硅铝比Y分子筛的方法,实现了一步合成SiO2/Al2O3比达6.00~21.352的Y分子筛。此外,按照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的Y型分子筛结晶度高;且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廉价的原料,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一种借助辐照技术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粉酶解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78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55306.4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综合利用开发抗氧化活性肽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借助辐照技术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粉酶解效果的方法,重点解决了以大豆浓缩蛋白粉为原料,以水解度和超滤液的DPPH清除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设计并优选出一条含微波干燥、过筛、快中子电子束辐照、酶解、离心、超滤等处理过程的工艺路线,能够实现被辐照处理后的大豆浓缩蛋白粉经Alcause蛋白酶在其适宜条件下被酶解4h,水解度由37.10%提高至50.64%以上,酶解超滤液的DPPH清除率由18.92%提高至25.15%以上。本发明旨在为促进大豆蛋白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研究与其产业化推广提供一定的前期技术基础。

    基于zigbee的无线井地伪随机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9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284837.4

    申请日:2012-08-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井地伪随机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基于zigbee的无线井地伪随机监测装置,主机箱是由工控机通过USB连接控制单元和zigbee无线通讯单元,与zigbee无线采集单元1、2、3……N无线通讯,每个zigbee无线采集单元都设有GPS定位模块,发射电极经发射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构成。用伪随机作为发射波形,提高了测试的精度,伪随机序列具有无直流分量,它的相关函数接近白噪声的相关函数即有窄的高峰,易于从其它信号或干扰中分离,具有良好的抗干扰。采用无线采集方式,避免了复杂地形地貌对数据采集的影响,解决了部分方向采集不到数据的问题;采用GPS定位可以得到每一zigbee无线采集单元的准确坐标;为油田注水调刨提供了理论依据,减少了调刨的盲目性。

    基于动电耦合的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70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87011.3

    申请日:2012-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电耦合的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装置主要是由前端调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三部分组成。监测方法包括:确定布设电极半径和电极个数,以压裂井为中心,使用GPS定位逆时针等角度铺设一圈接收电极,井口布置一个参考电极,并将所有的电极通过电缆分别与监测装置相连;上位机通过监测装置对每个通道动电耦合电位数据自动采集与存储,通过USB将采集到的动电耦合电位数据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解释。能够监测多方向的压裂裂缝走向;采用GPS确保每一接收电极准确定位;解决了探测结果超过实际裂缝尺寸的问题,给出了实际裂缝的探测结果,提高了裂缝监测的准确度,并实现了水力压裂裂缝实时监测。

    一种玻璃温室除雪除尘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462848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780943.6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温室除雪除尘机构,克服了玻璃温室内光照弱、光周期不足、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其包括动力机构(1)、2个固定机构(2)与3个除雪除尘机构(3);动力机构(1)通过2个支撑架(7)固定在屋顶的两个屋脊一端的钢架上,一个固定机构(2)沿屋顶纵向固定安装在两个屋脊之间的天沟处的钢架上,另一个固定机构(2)安装在其中1个屋脊外侧的屋顶天沟处的钢架上,2个除雪除尘机构(3)安装在两个屋脊之间的屋顶上,第3个除雪除尘机构(3)安装在其中1个屋脊外侧的屋顶上;3个除雪除尘机构(3)的一端和动力机构(1)中的2套钢丝传动机构相连接,3个除雪除尘机构(3)的另一端和2套固定机构(2)相连接。

    油页岩变温热解时油气采集与热力耦合剪切流变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01095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650688.5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油页岩变温热解时油气采集与热力耦合剪切流变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台架、装夹机构、加热机构、收集机构、水平方向加载机构和竖直方向加载机构,装夹机构通过上下对称的剪切盒将待测试的岩样置于其中,加热机构通过在装夹机构表面贴置电加热片实现导电加热,并通过控制电源控制输出电能进而调节加热温度,实现岩样变温热解,收集机构的上下伸缩收集盒分别设置在上下剪切盒一侧,实现对变温热解的岩样产生的油液及油气进行收集,竖直方向加载机构设置在上剪切盒顶部,水平方向加载机构通过上伸缩收集盒向岩样施加水平剪切载荷。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油页岩变温热解条件下的流变剪切测试,并对油页岩变温热解产生的油气进行收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生菜叶下补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77443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340508.4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生菜叶下补光装置,克服了生菜叶片受光不均匀与补光成本不能控制的问题,其包括营养液箱、控制系统、水培栽培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与LED补光单元;水培栽培床包括载物夹层、定植板与9个定植杯;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条与9个齿轮;水培栽培床扣装在营养液箱顶端开口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安装在水培栽培床内,9个齿轮套装在9个定植杯上粘接固定;控制系统通过其中的支撑面板安装在营养液箱中前箱壁的右上角处,控制系统的电动推杆与驱动齿条一端焊接连接;LED补光单元的2条LED补光灯条沿定植板横向布置其上,LED补光单元的线槽安装在水培栽培床内的左端,线槽与载物夹层4号侧壁接触连接。

    一种可充分利用阳光的作物补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153035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212186.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分利用阳光的作物补光装置,为克服现有补光装置补光灯高度固定且遮光的问题,补光装置包括1号底板、1号收放机构、2号收放机构、软轴驱动机构、收放驱动机构;软轴驱动机构通过其4个2号支撑架安装在1号底板的中部,收放驱动机构通过其1号支撑板组件、2号支撑板组件安装在1号底板上,1号支撑板组件、2号支撑板组件位于4个2号支撑架的两侧,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通过其3号齿轮轴安装在1号支撑板组件与2号支撑板组件的顶端为转动连接,收放驱动机构中的大齿轮组件套装在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中的2个3号齿轮轴上;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中的2套软轴组件的下端和4个2号支撑架转动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