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一次性多通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05316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33416.7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一次性多通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一次性印刷电极阵列上层层组装普鲁士蓝复合物、纳米金和捕获抗体制得多通道免疫传感器。在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上组装高比例的酶和二抗,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葡萄糖氧化酶功能化纳米复合物探针,用于夹心免疫分析。将纳米复合物探针与多通道免疫传感器结合,实现了双重信号放大和蛋白质的高灵敏免疫检测。普鲁士蓝作为有效的电子传递媒介体催化还原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气氧化葡萄糖产生的过氧化氢,获得电流信号。该方法避免了检测溶液中溶解氧的干扰,安培检测过程不需除氧,具有检测浓度范围宽、重现性好、结果准确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动化进样分辨的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5902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024426.5

    申请日:2008-03-24

    Inventor: 严枫 刘宏 鞠熀先

    Abstract: 一种自动化进样分辨的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该检测系统的温育体系由试管(1)、搅拌子(2)、磁珠(3)和恒温磁力搅拌器(11)组成;多通道进样体系由进样通道(4)、磁铁(12)和玻璃管(13)组成;溶液传输体系由蠕动泵(14)、连接管(10)、多功能注射阀(15)和多位阀(16)组成;信号采集体系由检测通道(9)、平面镜(17)和光电倍增管(18)组成;该方法是在功能化的磁珠表面固定多种捕获抗体,和待测物以及示踪抗体特异性地反应,形成夹心复合物;用磁铁收集并洗去过量的酶标抗体后通入化学发光底物液,再将其顺序注射进检测通道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的巯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29896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21007.1

    申请日:2007-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姜晖

    Abstract: 一种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的巯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分析步骤为:(a)制备量子点修饰的工作电极(2);(b)将工作电极(2)、参比电极(3)和对电极(4)(以下简称三电极)一起浸入缓冲液(8)中,分别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1);(c)将三电极和反应池(7)置于光电倍增管(9)中,通入高纯氮,用计算机(11)同步启动工作站(1)和检测仪(10)工作;(d)加入浓度2-60μM的巯基化合物,混匀后扫描,获得与浓度相对应的发光强度,绘出一条工作曲线;(e)弃去缓冲液(8),重复步骤(b)、(c),加入待测浓度的巯基化合物,根据发光强度峰值,利用步骤(d)的工作曲线可确定待测巯基化合物的浓度。该方法具有成本低、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自动化通道分辨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21530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21074.3

    申请日:2007-03-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付志锋

    Abstract: 一种自动化通道分辨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该检测系统中温育系统的试管(6)中放置磁珠(7)和搅拌子(8),并置于磁力搅拌器(9)上;溶液传输系统由蠕动泵(11)、连接管(10)和多位阀(5)组成;信号分辨采集系统由检测通导(12)、光门(13)、磁铁(14)和化学发光检测器(15)组成;该分析方法是在功能化的磁珠表面固定多种组分的包被抗体,和待检测物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示踪抗体反应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用缓冲液洗净未结合的过量酶标抗体后通入化学发光底物液,以光门遮蔽检测通道,分别检测不同通道中组分的浓度,检测完成后冲出磁珠进入下一分析流程。该方法速度快、成本低、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于环境监测、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

    硅烷交联壳聚糖膜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5160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41176.8

    申请日:2004-07-05

    Abstract: 硅烷交联壳聚糖膜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池:将该传感器与化学发光流动池结合,制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池;化学发光流动池是由上层的塑料板、下层透明板和硅橡胶垫圈构成;在上层的塑料板开有二个通道,作为液体传输的进口和出口;在其内侧刻有一凹槽,用来嵌入免疫传感器;下层板为透光性较好玻璃或有机玻璃板,并直接放置在光电倍增管上方;中间采用硅橡胶垫圈形成反应池,免疫反应和发光检测均在此反应池中发生;免疫传感器的构造为在硅烷化载体表面制备壳聚糖膜,固定抗原分子,构造新型免疫传感器。本发明分析速度更快速,适用于临床在线快速检测;重现性好。

    一种无试剂安培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438482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3053.4

    申请日:2003-03-26

    Inventor: 严枫 戴宗 鞠熀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试剂安培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其制备步骤是将待测抗原溶解在缓冲溶液中,对载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在其表面滴涂上述溶液,悬于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的液面上方,密闭此体系恒温水浴可获得免疫传感器。对待测抗原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可得到待测抗原的测定标准曲线,以及通过电化学信号的降低,在测定标准曲线上可查出相应浓度。此方法无需向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入媒介体或其它试剂,避免了媒介体等对电极的污染,简化了分析体系,分析反应也可一步完成,具有很好的精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一种用于细胞环境中选择性标记游离糖蛋白的聚糖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03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189720.3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细胞环境中选择性标记游离糖蛋白的聚糖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聚合物包裹的半乳糖氧化酶(GO)作为聚糖重构探针(GO‑PN)。探针上聚合物对酶活性中心的屏蔽效应随底物尺寸改变而不同。当底物为细胞时,细胞表面锚定的糖复合物(包括糖蛋白、糖脂等)难以接近探针的酶活性中心,因此聚糖重构难以发生;而当底物为游离糖蛋白时,糖蛋白上的糖链可以接近酶活性中心,糖链末端的半乳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被GO氧化生成醛基。基于该原理,探针可在细胞和游离糖蛋白的混合物中选择性重构糖蛋白的聚糖。醛基可进一步与酰肼修饰分子反应,实现细胞环境中游离糖蛋白的聚糖标记。

    基于邻位诱导免疫分析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化学发光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0771111.2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吴洁 敖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邻位诱导免疫分析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化学发光筛选方法。该化学发光筛选方法的检测溶液包括一对抗原‑DNA偶联物、双链DNA探针、模板DNA、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核酸连接酶及聚合酶。分配在96孔板中的杂交瘤单细胞培育1天后,取其上清液与检测溶液反应,如为特异性杂交瘤细胞,上清液中会有其分泌的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识别,可同时结合检测液中的抗原‑DNA偶联物对,继而基于邻位效应,引发核酸组装及滚环扩增反应,产生大量焦磷酸根离子(PPi)。PPi能络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u2+复合物(HRP‑Cu2+)中的Cu2+恢复HRP的活性。通过HRP催化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对分泌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定量分析并完成对特异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一种在活细胞表面选定位点原位聚合高分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3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2815.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活细胞表面选定位点原位聚合高分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代谢标记技术在活细胞特定生物位点(如蛋白、脂类、聚糖)引入生物正交的点击反应基团,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链转移剂(CTA)共价连接在细胞膜上选定的生物位点上,将锚定了CTA的活细胞与含有单体、游离CTA和过氧化氢的溶液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铵启动芬顿‑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Fenton‑RAFT)聚合反应,即可在活细胞的选定位点生长高分子,该发明在细胞疗法,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药物递送以及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酸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的质谱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0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742136.5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酸性磷酸酶(ACP)定量检测的质谱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复杂样品中ACP的定量检测。该质谱传感芯片以ITO导电玻片为载体,提出了一种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多价非共价相互作用,将生物素化的聚乙二醇(PEG)、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的磷酸肽层层组装在ITO玻片上制备质谱传感芯片的新方法。酸性条件下,ACP使磷酸肽底物脱磷酸化,通过MALDI软电离,获得生物素化肽的分子离子峰,从而实现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定量分析。首次提出复杂真实样本中ACP的质谱定量检测,为临床诊断蛋白酶的定量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