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9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611229814.8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渔业信息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鱼群聚集指数计算装置,其包括控制处理器和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的近红外图像采集单元、近红外光源和光照度变送器,所述近红外图像采集单元、近红外光源和光照度变送器分别设置在养殖区域水面的上方;所述近红外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鱼群的近红外图像;所述光照度变送器,用于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数据;所述近红外光源,用于根据光照强度数据为所述近红外图像采集单元补光;所述控制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鱼群的近红外图像,并进行处理以获取鱼群的聚集指数。本发明能够有效获取鱼群的聚集指数,且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鱼群聚集指数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5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79147.5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蟹防伪溯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溯源河蟹的背甲图像以及追溯码;将背甲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背甲特征提取模型,获取待溯源河蟹的背甲特征;在区块链溯源数据库中查询追溯码获取查询结果;在查询结果为追溯码存在于区块链溯源数据库的情况下,确定与追溯码对应的参考背甲特征;将背甲特征与参考背甲特征进行向量对比处理,以获取对待溯源河蟹进行防伪溯源的溯源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河蟹防伪溯源方法及系统,依托于河蟹背甲特征的稳定和唯一性,并引入区块链技术,通过对待溯源河蟹的背甲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完成防伪溯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河蟹产品可信度,降低了防伪成本,且不可复制不可伪造,提高了溯源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5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91002.X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数据追溯监管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由供应链企业广播的公钥,并接收由供应链企业提交的授权申请;根据授权申请,对供应链企业进行建链资质审核;在建链资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利用公钥对授权文件进行加密,生成授权密文;将授权密文作为建链资质审核结果发送给供应链企业,以供供应链企业利用私钥对授权密文进行解密,并根据解密后获取的授权文件构建相应的企业私有链;私钥与公钥相对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供应链的数据追溯监管方法及系统,监管部门通过对供应链企业进行建链授权的方式,管控供应链企业的网络账本操作权限,有效地避免了真实追溯数据丢失,实现了对供应链企业的敏感数据进行穿透式、全覆盖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3485.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鱼类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水下相机拍摄的待检测图像和无检测目标时的背景图像;将含有目标对象的待检图像和不含有目标对象的背景图片,分别输入预设的目标识别网络模型的主干网络和辅助网络,分别提取特征并进行主干网络和辅助网络的特征相减融合,根据相减融合后特征,输出标有鱼类定位信息的图片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目标识别网络模型,根据已知目标对象作为标签的待检图像和背景图像作为样本训练后得到。通过主干网络和辅助网络的特征相减融合,可以有效去除环境干扰,从而提高待检测目标的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4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49491.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农产品溯源信息共享-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授权查看节点的私钥对区块链网络中的键值对进行解密,获取隐私数据;键值对包括授权查看节点的公钥和二次加密的秘钥。还包括确定农产品溯源信息中的隐私数据;对隐私数据进行一次加密,获取一次加密的秘钥;将授权查看节点的公钥和一次加密的秘钥进行二次加密,获取二次加密的秘钥;将授权查看节点的公钥和二次加密的秘钥组成键值对,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农产品溯源信息共享-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对部分节点进行查看授权,仅使区块链网络中的授权查看节点获取到加密数据的二次加密密钥,在实现加密数据的共享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溯源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626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072845.X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K9/00 , H04N13/204 , F16M11/06 , F16M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包括主体单元、控制箱单元、旋转电机、伸缩电机和三维图像采集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移动平台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旋转部件和伸缩部件;所述控制箱单元由主控制器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组成,所述电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旋转电机和伸缩电机;所述控制箱单元、旋转电机和伸缩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移动平台上;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部件,所述伸缩电机连接所述伸缩部件;所述三维图像采集单元挂接于所述支撑臂,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电连接,以采集目标物体的三维图像信息。本发明可实现目标物体体况的自动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9388.X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群投饵控制方法、鱼群投饵控制装置及投饵船,该方法包括:获取鱼群摄食过程中的摄食图像;将所述摄食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鱼群的饥饿程度;根据鱼群的饥饿程度,控制投饵量;其中,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带有饥饿程度标签的鱼群摄食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后得到。该方法将所述摄食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鱼群的饥饿程度,有利于在投饵过程中获得鱼群的饥饿程度。在获取鱼群的饥饿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鱼群的饥饿程度,控制投饵量,从而实现了针对性的饵料投放,保证鱼群之间的个体均衡,有利于鱼群整体的生长。同时,既节约了饵料用量,也避免了过多的投喂对水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87816.7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目近红外相机的鱼类三维轨迹获取方法及系统,利用水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作用,可以从单目近红外相机采集的水平面图像中获取鱼类精确的三维轨迹信息;包括获取鱼类水平面图像,建立鱼类亮度与鱼类真实深度关系映射模型;根据鱼类水平面图像对应的鱼类亮度及鱼类亮度与鱼类真实深度关系映射模型,得到鱼类真实深度;包括根据鱼类真实深度及鱼类水平面图像对应的鱼类水平面坐标,获取鱼类三维轨迹。本发明采用单目的近红外相机获取鱼类的精确的三维轨迹方法,所需硬件设备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探测精度高,能准确实时地得到鱼类运动的三维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1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78359.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鱼类生长数据测量装置,包括托盘、输入装置、称重传感器、控制器和照相机;称重传感器装在托盘上,照相机与托盘和托盘的刻度尺对应设置,输入装置、照相机和称重传感器均连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拍摄指令发送给照相机,根据鱼体图像和刻度尺的图像分别计算鱼体体长、鱼体体宽、鱼体周长和鱼体面积,将接收的称重指令发送给称重传感器,接收鱼体体重;照相机据拍摄指令对托盘上的鱼体和托盘的刻度尺进行拍照,获取鱼体图像和刻度尺的图像后发送给控制器;称重传感器据称重指令对鱼体进行称重,获取鱼体体重发送给控制器。本发明基于机器视觉测量鱼体数据,耗时短,鱼体压力小,损害风险小,进食率影响小,测量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7445.7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S19/14 , A01K29/00 , G01D21/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养畜牧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若干中继模块和控制模块;每一牲畜分别对应一个中继模块,对于任一中继模块,所述任一中继模块用于获取与任一中继模块对应牲畜的位置信息,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获取每一牲畜的位置信息并对每一牲畜进行定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养畜牧定位系统及方法,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确保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解决了牲畜间距离过远时无法定位的问题,延长终端运行时间,同时通过收集放养牲畜位置信息、温度和步数,通过牲畜运动轨迹可分析草场使用情况,合理分配草场资源,通过温度数据监测动物身体状况,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可立即提醒监控人员,起到提前预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