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174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524414.4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无砟轨道整体道床裂缝产生及发展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现场测量得到的无砟轨道的几何尺寸和物理属性,建立无砟轨道的有限元模型;对无砟轨道的轨枕块施加耦合力来描述列车荷载,计算无砟轨道受力情况;计算出的无砟轨道轨枕四角、轨枕中部、枕角周围位置的等效应力确定裂缝出现的位置;在所述无砟轨道的有限元模型上,按照裂缝萌生的位置预制一裂缝;应用扩展有限元方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预制裂缝继续发展情况。本发明既通过力学方法确定了裂缝出现的位置,又可以通过在确定的出现位置处预制裂缝,分析荷载作用下预制裂缝继续扩展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0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34531.X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地基土体支承作用的桩板结构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第一假设条件;根据第一假设条件计算得到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第一竖向位移以及承载板的中跨部分所受的剪力、弯矩和第一地基反力;确定第二假设条件;根据第二假设条件计算得到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第二竖向位移及其所受的第二地基反力;计算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总竖向位移及其所受的总剪力、总弯矩和总地基反力。本发明的桩板结构解析计算方法考虑承载板下方的地基土体的支承作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桩板结构的施工用料,从而降低桩板结构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03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34531.X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地基土体支承作用的桩板结构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第一假设条件;根据第一假设条件计算得到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第一竖向位移以及承载板的中跨部分所受的剪力、弯矩和第一地基反力;确定第二假设条件;根据第二假设条件计算得到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第二竖向位移及其所受的第二地基反力;计算承载板的中跨部分的总竖向位移及其所受的总剪力、总弯矩和总地基反力。本发明的桩板结构解析计算方法考虑承载板下方的地基土体的支承作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桩板结构的施工用料,从而降低桩板结构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8952.3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轨道-桩板结构的动力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应用ABAQUS软件对高速列车车辆的结构、无砟轨道结构和桩板结构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轨道-桩板结构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该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本发明的方法考虑了承载板下方的土体对承载板的支承作用以及土体对桩的约束作用,使得桩板结构的造价明显降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建立的高速铁路列车-轨道-桩板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结构更加完善,模型更加细致,各项参数均可以按照实际设计参数和现场实测数据取值,可以得到各细部结构在动力学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能有效指导桩板结构的合理设计、铺设和养护维修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4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461748.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13 , G06F18/213 , G06F18/27 , G06N20/10 , G01M17/08 , E01B35/00 , E01B35/1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车辆振噪联合测试的地铁钢轨波磨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获取列车运行数据;根据列车运行数据计算列车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随里程的变化关系;将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按里程进行单元区段划分,获得各区段车体加速度和车内噪声特征;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数据特征进行处理,实现钢轨波磨的识别;根据车速、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的频率及振幅,实现钢轨波磨波长以及幅值的识别。本发明提高了钢轨波磨的检测效率以及准确性,可方便、快捷地识别钢轨波磨及其具体特征,节省了地铁轨道的养护维修成本,对于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以及指导轨道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981352.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振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基坑,试验基坑内的下部设置有隧道结构模型,试验基坑与隧道结构模型之间设置有大型激振系统,大型激振系统电性连接有智能振动控制系统;试验基坑内填充有土体,土体内设置有监测系统的监测端,智能振动控制系统与监测系统的终端设置在试验基坑外;大型激振系统包括可调节底座,可调节底座与试验基坑内的底部固定连接,可调节底座伸入隧道结构模型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节横梁,可调节横梁上设置有振动部,振动部与隧道结构模型的内壁抵接。本发明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能够准确模拟列车振动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81352.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振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基坑,试验基坑内的下部设置有隧道结构模型,试验基坑与隧道结构模型之间设置有大型激振系统,大型激振系统电性连接有智能振动控制系统;试验基坑内填充有土体,土体内设置有监测系统的监测端,智能振动控制系统与监测系统的终端设置在试验基坑外;大型激振系统包括可调节底座,可调节底座与试验基坑内的底部固定连接,可调节底座伸入隧道结构模型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节横梁,可调节横梁上设置有振动部,振动部与隧道结构模型的内壁抵接。本发明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能够准确模拟列车振动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6750.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端头井‑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包括:若干个管片模型,若干所述管片模型相互连接形成管片结构,管片模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凹槽;环梁模型,管片结构的一端与环梁模型相连接;侧墙模型,环梁模型与侧墙模型相连接;支撑钢架,侧墙模型与支撑钢架相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出端头井‑隧道连接部位结构,还可以单独模拟管片、侧墙及环梁结构,普适性强,有效模拟管片结构的预留防水层,体现渗漏病害发生时防水层的受力状态,使模型试验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1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321443.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道床道砟侵入物多尺度分析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在指定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区域,建立细颗粒、道砟子模型,设置周期边界将细颗粒模型导入道砟子模型。利用颗粒删除法生成了近似全空隙填充的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借助子模型组合法将细颗粒‑道砟子模型组装成道砟箱模型,利用颗粒等质量替换法进行沙粒粒径敏感性分析,确定合理的细颗粒粒径模拟尺寸。借助邻近网格填充法、子模型组合法生成了不同细颗粒含量的道床离散元模型。利用3个球体构建不同圆度的不规则细颗粒模板,利用中心坐标颗粒替换法,生成含有不规则细颗粒的道床模型。本发明通过自编fish语言函数实现了三维空间含细颗粒的铁路道床快速建模和道砟空隙的快速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7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3145.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缝渗漏水病害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隧道内在隧道壁上钻孔设置注浆管A和注浆管B,所述注浆管A末端深入到隧道的变形缝内,且位于二衬的背贴止水带和中埋止水带之间;注浆管B的末端位于二衬和初支之间的脱空区;步骤2,利用注浆管B将脱空区的积水排出降低水压;步骤3,从注浆管A向变形缝内注入沥青浆料,并保持压力令沥青浆料流入到背贴止水带与二衬之间的缝隙内;步骤4,从注浆管B向脱空区内注入水泥基浆料;步骤5,拆除注浆管A和注浆管B;步骤6,向中埋止水带背水方向的变形缝内注入沥青浆料填补变形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