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76628.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补能弹跳滑翔式升力体气动布局的构建方法,属于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飞行器的头部区域轮廓线;步骤二:设计预定平面飞行器预设长度处轮廓线高度方向限高顶点;步骤三:设计飞行器预设长度处的底部截面;步骤四:根据步骤一、步骤三中得到的轮廓线和底部截面,连接得到该处截面曲面;并进行填充;步骤五:根据步骤一、步骤四所得曲面关于指定平面对称,得到飞行器的所有曲面;采用接合方式,将所有曲面合并为一个模型,完成飞行器设计;步骤六:在飞行器中设计发动机的轮廓线;本方案中的飞行器能够提供滑翔飞行器的高升阻比,同时可以提供较大的装填空间,有利于高速飞行下的防热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1158.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修正方法,涉及辐射换热模拟方法领域,本方法在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单元,设置该单元为黑体单元,虚拟单元可以看作非封闭系统的缺口的集合,形成一个新的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然后采用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对该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行修正,最后将增加的虚拟单元剔除,得到修正后的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的辐射传递因子,解决了非封闭系统下迭代双向统计蒙特卡罗方法的不适用问题,从而提高非封闭辐射换热系统辐射传递因子的倒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5376.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硅基材料烧蚀计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硅基复合材料中成分的质量分数,以及热环境参数;根据质量分数、热环境参数、以及通用反应方程确定实际反应方程;当实际反应方程表征在烧蚀过程中硅基复合材料表面存在液态层时,根据包括表征液态层参与反应的实际反应方程建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根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建立封闭方程组;根据封闭方程组确定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外形,可以准确对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进行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8433.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SST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88626.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激波/边界层干扰及防热研究的标模布局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飞行器左右宽度轮廓线;步骤二,确定飞行器上下表面轮廓线;步骤三,设计x=L处截面曲线;步骤四,设计x=xB处截面曲线;步骤五,设计点B之后到点C的截面曲面;步骤六,设计x=L1处的截面曲线;步骤七,设计点B之前的截面曲面;步骤八,设计点E到点E1的截面曲面;步骤九,设计点E到点E1的截面曲线下部压缩拐角区域截面曲面;步骤十,将步骤五、步骤八、步骤九得到的截面曲面关于zx平面对称;将步骤六所得曲面分别关于zx平面、xy平面对称。本发明能够设计出适用于激波/边界层干扰及防热研究的标模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963871.9
申请日:2020-09-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3/28 ,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弹道整体迭代的气动热/传热耦合计算方法。该方法迭代过程为重复热环境‑传热的单向计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该方法按照一定规则在全弹道上进行锚点选取,锚点之间的热环境可并行计算,流场计算热环境和结构场计算的温度分布通过特定插值相互耦合求解,沿弹道整体迭代若干轮后计算精度可满足特定需求。相较于沿时间方向依次进行耦合计算的方法而言,全弹道整体迭代的气动热/传热耦合计算方法计算效率提升,提升倍数为锚点数/整体迭代轮数;由于沿全弹道整体迭代为误差减小过程,相较于误差增大过程的沿时间方向依次耦合计算,收敛误差至最小范围,计算精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58573.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霜特征曲线的平板结霜厚度快速预测方法,涉及结霜预测领域,包括:步骤1:构建简化条件;步骤2:基于所述简化条件,建立无量纲霜层厚度与无量纲结霜时间之间的第一解析表达式;步骤3:构建无量纲结霜时间的第二解析表达式和无量纲霜层厚度的第三解析表达式;步骤4:将第三解析表达式和第二解析表达式带入第一解析表达式获得第四解析表达式;步骤5:获得待预测平板结霜厚度对应的结霜状态信息,基于结霜状态信息获得霜层平衡厚度和结霜特征时间,基于霜层平衡厚度和结霜特征时间,利用第四解析表达式计算获得对应的霜层厚度,本发明能够降低平板结霜厚度预测的计算量提高预测平板结霜厚度预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94920.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热流传感器及基于双温差补偿的热流修正方法,包括第一热沉、第二热沉与金属板;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呈嵌入式设置在金属板上,且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第一端一侧端面与金属板所在的平面平齐;其中,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体积不相同;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分别安装在第一热沉、第二热沉远离金属板的第二端端部,第三热电偶设置在金属板的来流方向所在的一侧;其中,第一热沉的第二端、第二热沉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金属板与来流方向相反的一侧还覆盖有隔热层。本发明在同一流场位置制造两种不同的温差,采集温差对于壁面热流带来的热流测量偏差数据,能够提升飞行器壁面热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8576.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霜相似律的平板结霜厚度预测方法,涉及结霜行为预测领域,包括:基于霜层厚度和霜层平衡厚度建立无量纲霜层厚度的第一计算公式;基于结霜时间和结霜特征时间建立无量纲结霜时间的第二计算公式;将第一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一关系式;将第二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二关系式;获得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利用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基于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预测第二低温平板在第二来流速度和第二低温平板长度条件下第二时刻的霜层厚度,本发明目的为减少低温平板上霜层厚度预测的计算量,提高预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