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1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62673.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的地震初至联合拾取方法,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估算稳定因子;计算各时间样点的对数累积变化率;计算AIC值大小;对AIC进行排序并与参考道初至进行比较,确定最终初至时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的地震初至联合拾取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实现强噪音环境中能快速准确地拾取地震初至信息,具有计算效率高、抗噪性强、识别精度高且易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拾取效率和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在实际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创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1368.6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参数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原始炮集地震数据;基于原始炮集地震数据计算与其对应的包络数据;采用储层参数高分辨率预测模型对原始炮集地震数据和包络数据进行储层参数高分辨率预测,得到高分辨率的储层参数,其中,储层参数高分辨率预测模型为递进式的多任务学习网络。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储层参数的预测方法中,是通过储层参数高分辨率预测模型实现的对储层参数的高分辨率预测,且储层参数高分辨率预测模型为递进式的多任务学习网络,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储层参数,另外,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过程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645817.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密度地震数据的采集成本较高、勘探精度较低的问题。具体为:利用各个地质模型的稀疏地震数据和高密度地震数据,对表征稀疏地震数据和高密度地震数据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得最终训练出的地震数据重建模型可以根据待重建的稀疏地震数据获得高密度地震数据,从而实现了地震数据的重建,进而降低了高密度地震数据的采集成本,提升了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勘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19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14686.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地震剖面波场分离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目标检波器收到的初至波的时距曲线,得到地震波在目标地层的均方根速度;目标检波器为设置在目标地层的测井下的检波器;基于均方根速度和地震波的走时,计算目标地层的下行波同相轴倾角和上行波同相轴倾角;地震波的走时为地震波从炮点到达目标检波器的走时;基于下行波同相轴倾角和上行波同相轴倾角,利用平面波分解方法分别提取下行波场和上行波场。本发明实施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对交点处的倾角估计值不同,导致的对波场分离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063186.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1/58 , G01N27/333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源头到末端的降氟方法及装置,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先检测矿井水流经检测位置处的氟含量;其中,检测位置位于矿井水的流动路径中的任一位置,流动路径为从源头到末端形成的路径;然后将氟含量高于预设氟含量阈值的矿井水确定为高氟矿井水,并将高氟矿井水所在的检测位置确定为目标检测位置;最后在目标检测位置对高氟矿井水进行降氟处理,得到降氟的矿井水。本发明在氟含量高的目标检测位置对高氟矿井水进行降氟处理,而不是在末端对高氟矿井水进行统一的降氟处理,因此本发明的降氟处理及时,可以实现精准的去氟。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6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763081.3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前地震数据拼接方法及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对至少两个区块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面元大小相同的叠前地震数据;在至少两个区块的重叠区域任意选择一条Inline线作为拼接界限;基于所述拼接界限,对面元大小相同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目标层位对齐的时差校正;对时差校正后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振幅均衡处理;将振幅均衡处理后的叠前地震数据基于拼接界限进行拼接,得到拼接的叠前地震数据。本发明利用目标层位对齐的方法将不同区块在不同时期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时差校正以消除叠前地震数据的时差差异,并且利用振幅均衡处理消除了振幅差异,进而使得拼接无痕迹,提高了拼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82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777505.1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的智能解释方法,涉及地震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原始地震振幅数据的预先解释结果,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构造赋值的方法生成标签数据体,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地质构造。考虑了层位及不同种类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构造处的层位解释更加清晰,对不同构造的地质解释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77579.8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N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构造解释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目标区域的地质信息;其中,地质信息包括多个地震属性的信息;基于多种预先确定的敏感属性提取出地质信息中与敏感属性对应的敏感信息;基于预先确定的第一学习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计算,获得待测目标区域的构造解释结果。因此能够实现对待测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自动识别,避免了人为主观干涉地质构造解释工作,能够减少人为主观判断过程中耗费的大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8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77505.1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的智能解释方法,涉及地震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原始地震振幅数据的预先解释结果,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构造赋值的方法生成标签数据体,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地质构造。考虑了层位及不同种类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构造处的层位解释更加清晰,对不同构造的地质解释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030242.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地震分频技术的煤系地层砂岩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地层的原始地震数据;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目标地层的主频率范围;利用谱分解法,对原始地震数据提取分频地震数据体;根据分频地震数据体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得到反演数据体;利用反演数据体对目标地层进行层位追踪,并通过时深转换得到目标地层的空间展布情况。本发明可以实现获得更加精密的空间展布,达到突出砂岩的效果,对于准确预测砂岩展布具有积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