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2040.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本发明方法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5759.8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连续地质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波场共偏移距数据;基于预先确定的局部倾角场的估算值,确定地震波场共偏移距数据中的绕射波数据;其中,局部倾角场的估算值基于局部平面波方程以及预先确定的滤波原理确定;基于绕射波数据,确定待处理区域的成像结果。本发明中,从理论出发确定局部倾角场的估算值,降低了实际数据对局部倾角场的干扰,提高了对绕射波的分离效果,从而提高了不连续地质体检测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3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1128876.9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角度域下的共成像道集;共成像道集包括多个成像道集;每个成像道集对应一个成像点;每个成像道集包括多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包括时间参数;对每个成像道集进行下述处理:按照时间参数对采样点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时间切片,计算每个时间切片的每一采样点的衰减因子与衰减系数,对每个时间切片的若干采样点及若干采样点对应的衰减系数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每个时间切片的成像结果,将其进行集合,得到每个成像点的成像结果,将每个成像点的成像结果进行集合,得到共成像道集的成像结果。本发明有效地压制了反射波和噪声,增强了绕射波,提高了绕射波成像结果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5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91537.8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的成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共偏移距数据;对地震共偏移距数据进行分离处理,分离之后得到共偏移距绕射波数据;提取共偏移距绕射波数据对应的绕射波振幅值,并将振幅值组成成像向量;将成像向量进行成像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结果;本发明将分离出的共偏移距绕射波数据的振幅值作为出发点,通过成像处理,可得到高质量的成像结果,进而通过该高质量的成像结果对地质层的分析判断,也使得分析判断的结果更加准确,减少了施工风险,实用性好。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绕射波进行成像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严重导致绕射波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3588.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能蒙西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炮集地震绕射波分离方法及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指定地理区域的二维单炮地震数据;利用平面波方法对二维单炮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虚震源点的空间坐标;基于二维单炮地震数据和虚震源点的空间坐标,确定虚震源空间中的地震数据和目标反射波提取函数;目标反射波提取函数为连续函数;基于虚震源点的空间坐标、虚震源空间中的地震数据和目标反射波提取函数,确定目标反射波波场数据;从二维单炮地震数据中剔除目标反射波波场数据,得到绕射波波场数据。目标反射波提取函数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分离过程中绕射波的损失和反射波的残留,因此,有效地缓解了现有绕射波分离方法存在的绕射波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362040.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本发明方法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366969.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炮集数据去噪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地理区域的地震炮集数据、动校正速度和叠后地震数据;基于动校正速度计算地震炮集数据对应的零偏移距信息;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表射线参数;基于零偏移距信息、动校正速度和地表射线参数构建地震炮集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炮集数据的局部倾角对地震炮集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待处理地理区域去噪后的地震炮集数据。本发明方法是通过零偏移距信息、动校正速度和地表射线参数间接构建地震炮集数据的局部倾角场,所以受噪音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抗噪性和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可实现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去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19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814686.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地震剖面波场分离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目标检波器收到的初至波的时距曲线,得到地震波在目标地层的均方根速度;目标检波器为设置在目标地层的测井下的检波器;基于均方根速度和地震波的走时,计算目标地层的下行波同相轴倾角和上行波同相轴倾角;地震波的走时为地震波从炮点到达目标检波器的走时;基于下行波同相轴倾角和上行波同相轴倾角,利用平面波分解方法分别提取下行波场和上行波场。本发明实施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对交点处的倾角估计值不同,导致的对波场分离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878253.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成像区域的倾角道集;基于倾角道集确定目标成像点的振幅数据集;结合预设双阶权函数和目标成像点的振幅数据集确定目标成像点的绕射波成像结果;基于待成像区域内所有成像点的绕射波成像结果确定待成像区域的综合绕射波成像结果。本发明方法中,绕射波振幅对应的预设双阶权函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反射波振幅对应的预设双阶权函数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反射波能量,使得绕射波成像更为聚焦,从而实现绕射波高精度成像,有效地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绕射波成像方法存在的成像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443218.7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及装置,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通过从地震数据中提取角道集,在角度方向上对角道集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幅谱和相位谱;令相位谱为零,然后进行傅里叶反变换,从而以反射波的真倾角迁移至零倾角为基准,将所述角道集按倾角进行迁移,得到迁移后的角道集,这样反射波能量分布在零倾角附近,绕射波能量分布在宽角度范围;设计截断函数,将零倾角附近处的能量置零,这样有效的压制了反射波,得到绕射波;最后,进行叠加成像,得到绕射波成像结果;本发明避免了倾角场的求取,实现了反射波的有效压制,成像质量高,简单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