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54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48713.1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缺氧处理条件下,使废水与含活性污泥的物料接触,进行废水的缺氧处理;(2)将接触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好氧处理;(3)将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返回步骤(1)作为部分所述含活性污泥的物料,其中,返回至步骤(1)中的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中的至少60重量%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不大于1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进行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促进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效能,并且不需要投加药剂和强化O池的曝气,具有运行成本低,无副产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47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857152.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0G6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加氢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处理工艺为经加热的含烃原料进入沸腾床加氢反应单元,在氢气和沸腾床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并经分离后得到气相第1料流和液相第2料流;得到的液相第2料流进入稳定单元,稳定处理并经分离得到的第22料流和氢气进入固定床加氢反应单元,在固定床加氢处理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后得到目的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加氢处理系统包括沸腾床加氢反应单元、稳定单元、固定床加氢反应单元、分离单元。所述组合工艺大幅提高了固定床加氢反应单元的运转稳定性,解决了固定床加氢反应单元与沸腾床加氢反应单元运转周期不匹配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整套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减少检修周期内的停工次数,实现加氢技术的升级换代。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0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975432.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氢处理分馏装置中的换热系统和柴油加氢精制分馏系统及其应用和分馏方法,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蒸汽发生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设置于第一分离塔塔顶气出口,包括第一换热器,用于回收塔顶气的热量;所述蒸汽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换热介质出口连通,包括汽包发汽换热器,用于产生蒸汽;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与所述蒸汽发生单元的蒸汽出口连通,并设置于第二分离塔的塔底物料出口,包括第二换热器,用于回收第二分离塔的塔底物料的余热对所述蒸汽发生单元产生的蒸汽进行过热。本申请换热系统能够将加氢工艺中的热量充分回收、增加蒸汽产量和防止管线被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30278.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泡分离装置及三相分离器,涉及石油加工技术领域。气泡分离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两端开口,所述罩体的内径沿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罩体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用于引导流体从所述第一端呈螺旋状前进流动至所述罩体内,以形成旋流场。本发明提供的气泡分离装置及三相分离器,通过设置罩体具有多个通孔,在通孔中小直径气泡发生碰撞和聚并,在通孔靠近罩体第二端的孔口处形成直径较大的气泡;通过在罩体的第一端设置导流机构,使流体从第一端呈螺旋状前进流动至罩体内,以形成旋流场,提供了足够的剪切力实现孔口处大直径气泡的脱离,充分地除去了流体中的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1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4310.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40 , H01M50/403 , H01M50/411 , H01M50/449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改性隔膜含有基膜和由单体A和单体B聚合而成的超薄限域层;超薄限域层厚度为15‑85nm,孔径为0.5nm‑8.5nm;单体A选自哌嗪、双酚和多元胺中的至少一种,单体B为酰氯化合物。该改性隔膜含有纳米级别厚度和孔径的超薄限域层,可通过物理限域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抑制多硫化物的跨膜传输,在避免离子电导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界面相容性、库伦效率和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5221.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再生器喷燃烧油装置和方法。该再生器喷燃烧油装置包括沉降器(1)、再生器(2)和喷料机构,所述沉降器(1)的底部通过待生斜管(3)与所述再生器(2)的底部连通,所述待生斜管(3)上设有待生滑阀(4),其中,所述喷料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待生滑阀(4)与所述再生器(2)之间的所述待生斜管(3)上,并且,所述喷料机构与劣质油管线连通,用于将经蒸汽雾化后的劣质油喷入所述待生斜管(3)内。该再生器喷燃烧油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有效混合催化剂和劣质油,减少了催化剂损失,也消除了劣质油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1044.9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地,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碳五抽余油生产汽油调和油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碳五抽余油、氢和部分催化汽油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预加氢处理,使所述混合物料中的二烯烃转化为单烯烃,然后将预加氢处理后的物料与剩余部分催化汽油混合,并进行S Zorb脱硫。本发明在S Zorb装置前增加一套预加氢处理系统,将乙烯碳五抽余油中二烯烃转化为单烯烃后,与催化汽油一起进入S Zorb装置吸附脱硫,生产高标号清洁汽油调和油,拓宽了碳五烯烃组分的加工路线。项目实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5564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610896009.4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碳五抽余油的预加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碳五抽余油进行预加氢处理所得的物料、该碳五抽余油进行预加氢处理所得的物料的应用以及碳五抽余油的预加氢处理的系统。一种碳五抽余油预加氢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碳五抽余油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预加氢反应,所述预加氢反应的温度为100‑150℃,所述催化剂为不含有重金属的加氢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碳五抽余油在加氢的过程中容易结焦、聚合的难点,并且能够合理地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原料成本和能量损耗,并且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3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81663.8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黑处理领域,公开了用于处理碳黑浆液的装置及碳黑浆液的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输送泵、母管、回流控制阀、喷射单元和燃烧炉;输送泵的入口与碳黑浆液供给源连通,用于输送碳黑浆液并使碳黑浆液增压;输送泵的出口与母管的入口连通,母管的出口与碳黑浆液供给源连通,母管带有回流控制阀;输送泵出口与回流控制阀入口之间设置单组或多组喷射单元,每组喷射单元包括带有阀门和喷枪的管线,阀门用于控制输送泵出口与回流控制阀入口之间的碳黑浆液流入喷枪,喷枪用于将碳黑浆液喷射至一台或多台燃烧炉,在燃烧炉内进行燃烧。通过该装置可以连续、稳定地处理碳黑浆液,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管路堵塞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8907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01224.1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厂气的处理方法及其实施设备,该方法包括:(1a)将氢气含量为45体积%以上的炼厂气进行脱水,并将脱水后的炼厂气进行变压吸附,收集未被吸附的氢气,将经过变压吸附产生的解吸气进行压缩和冷却,得到第一气液混合物;(1b)将氢气含量为10体积%以下的炼厂气进行压缩和冷却,得到第二气液混合物;(2)将第一气液混合物和/或第二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气相依次进行水洗、脱水和过滤,得到富乙烷气,将分离出的液相进行脱水。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炼厂气的处理方法,可以回收较高纯度的氢气,而且回收的富乙烷气中碳二和碳三含量较高,且空气、甲烷含量明显较低,可直接用作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