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115760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1060712.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王建新 , 吴岱 , 肖德鑫 , 罗星 , 黎明 , 杨兴繁 , 单李军 , 李鹏 , 沈旭明 , 和天慧 , 胡栋材 , 徐勇 , 周奎 , 王汉斌 , 劳成龙 , 白燕 , 闫陇刚 , 陈立均 , 刘宇 , 刘婕 , 周征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IPC: H05G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射线源,该X射线源包括用于产生长脉冲低能电子束的电子源、用于加速低能电子束的超导直线加速器以及用于通过电子束作用产生X射线的X射线靶,所述电子源通过第一束流传输线与超导直线加速器连接,所述超导直线加速器通过第二束流传输线与X射线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基于常温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源无法提供长脉冲的X射线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72067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65726.8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阴极制备用进气装置,包括储气瓶、减压阀、三通Ⅰ、微漏阀Ⅰ、低压储气室、角阀Ⅰ、三通Ⅱ、真空泵、微漏阀Ⅱ、极高真空腔体、角阀Ⅱ、真空计和进气管路;储气瓶上安装减压阀,减压阀后连接三通Ⅰ,三通Ⅰ的一路经过微漏阀Ⅰ连接至低压储气室,微漏阀Ⅰ用于调节低压储气室内气体的气压;三通Ⅰ的另一路连接角阀Ⅰ后经过三通Ⅱ的一个接口与真空泵连接;采用两级减压方式,一级减压使储气瓶内的气体压力从约10MPa降低至低压储气室内的10kPa,二级减压使低压储气室内的气体压力从10kPa降低至极高真空腔体内的5×10-8Pa以下,而且,极高真空腔体内气体压力在5×10-9Pa~5×10-8Pa范围内可调。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光阴极制备用进气装置提高了光阴极的量子效率和暗室寿命,激活得到的GaAs光阴极量子效率从5%提升至10%左右,暗室寿命也从几十小时上升至400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13305833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2730699.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 , 王建新 , 肖德鑫 , 李鹏 , 胡栋材 , 周征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旋转靶,包括用于分散电子束打靶能量的旋转靶和用于测量电子束束斑大小的束斑测量组件,所述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均可相对移动,使电子束在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的束斑。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靶盘,分散电子束轰击靶盘的能量,通过在打靶前设置束斑测量靶以及移动机构,确保打到旋转靶上的电子束束斑分布尺寸可精确测量与控制,从而实现产生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004306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784517.4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重频低压超辐射产生装置,包括:磁体,其为两端设置有封盖的圆柱体空腔;返波管,其设置在所述磁体内与所述磁体形成同轴结构;阴极,其设置在磁体内,且与返波管的另一端相对设置以向返波管发射电子束;天线,其与磁体密封连接;真空泵,其与所述装置的内部连通;其中,返波管内沿阴极的电子发射端依次设置有反射腔、漂移段、慢波结构和阻抗变换。本实用新型利用BWO(返波管)的超辐射机制可以产生C波段窄脉冲的宽谱微波辐射,这样的微波辐射可以同时满足在电磁干扰方面的频谱覆盖和远距离辐射两方面的要求,而且体积比较小,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同时,采用低压即可实现阴极电子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213305834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2735994.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鹏 , 王建新 , 周征 , 胡栋材 , 肖德鑫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刘宇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 G01B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能微焦点X射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成高能电子束的电子源组件和用于被电子束轰击生成高能X射线的旋转靶设备,电子源组件生成的高能聚焦电子束轰击到旋转靶设备上生成高能微焦点X射线。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电子源和直线加速器相配合,提供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再通过螺线管和强聚焦四极透镜组的聚焦,将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横向尺寸在打靶位置聚焦到比较小的尺寸,并通过束斑测量组件对电子束横向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控制,将束斑尺寸控制到0.1mm以下,实现高能微焦点X射线输出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