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91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19587.4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鹏 , 王建新 , 周征 , 胡栋材 , 肖德鑫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刘宇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 G01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能微焦点X射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成高能电子束的电子源组件和用于被电子束轰击生成高能X射线的旋转靶设备,电子源组件生成的高能聚焦电子束轰击到旋转靶设备上生成高能微焦点X射线。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电子源和直线加速器相配合,提供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再通过螺线管和强聚焦四极透镜组的聚焦,将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横向尺寸在打靶位置聚焦到比较小的尺寸,并通过束斑测量组件对电子束横向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控制,将束斑尺寸控制到0.1mm以下,实现高能微焦点X射线输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02706.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标准球进行扇束CT重建体素尺寸校正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01、确定初始位置,在任一穿过标准球球心的直线上确定任意一点为初始位置;S02、第一次图像重建,在初始位置进行第一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1;S03、第二次图像重建,沿初始位置所处的穿过标准球球心的直线上移动h1距离后进行第二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2;S04、确定标准球球径R是否已知,若已知,则执行步骤S06,若未知,则执行步骤S05;S05、第三次图像重建,沿第二次图像重建是移动方向再次移动h2距离后进行第三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3;S06、体素尺寸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体素尺寸;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准确的对体素尺寸进行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2291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1319587.4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鹏 , 王建新 , 周征 , 胡栋材 , 肖德鑫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刘宇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 G01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能微焦点X射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成高能电子束的电子源组件和用于被电子束轰击生成高能X射线的旋转靶设备,电子源组件生成的高能聚焦电子束轰击到旋转靶设备上生成高能微焦点X射线。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电子源和直线加速器相配合,提供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再通过螺线管和强聚焦四极透镜组的聚焦,将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横向尺寸在打靶位置聚焦到比较小的尺寸,并通过束斑测量组件对电子束横向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控制,将束斑尺寸控制到0.1mm以下,实现高能微焦点X射线输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17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4847.7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柱模体的扇束CT扫描平面共面校准方法,属于CT成像技术领域,在旋转平台边缘相间隔的固定两个等高的圆柱体,以旋转平台、X射线源为参照物,建立空间三维坐标系;设置旋转平台的初始位置,使两个圆柱体均脱离扫描平面,开启X射线源进行线扫描,旋转平台匀速升降,线阵探测器采集线扫描投影数据;分别调节X射线源与线阵探测器的相对高度、线阵探测器两个端部的相对高度,直至两个圆柱体在线扫描投影数据中同时出现,视为扇束CT扫描平面共面,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扫描平面偏离理论模型影响扇束CT成像精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33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19588.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 , 王建新 , 肖德鑫 , 李鹏 , 胡栋材 , 周征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旋转靶,包括用于分散电子束打靶能量的旋转靶和用于测量电子束束斑大小的束斑测量组件,所述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均可相对移动,使电子束在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的束斑。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靶盘,分散电子束轰击靶盘的能量,通过在打靶前设置束斑测量靶以及移动机构,确保打到旋转靶上的电子束束斑分布尺寸可精确测量与控制,从而实现产生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3305833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2730699.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 , 王建新 , 肖德鑫 , 李鹏 , 胡栋材 , 周征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旋转靶,包括用于分散电子束打靶能量的旋转靶和用于测量电子束束斑大小的束斑测量组件,所述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均可相对移动,使电子束在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的束斑。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靶盘,分散电子束轰击靶盘的能量,通过在打靶前设置束斑测量靶以及移动机构,确保打到旋转靶上的电子束束斑分布尺寸可精确测量与控制,从而实现产生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3305834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2735994.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鹏 , 王建新 , 周征 , 胡栋材 , 肖德鑫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刘宇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 G01B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能微焦点X射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成高能电子束的电子源组件和用于被电子束轰击生成高能X射线的旋转靶设备,电子源组件生成的高能聚焦电子束轰击到旋转靶设备上生成高能微焦点X射线。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电子源和直线加速器相配合,提供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再通过螺线管和强聚焦四极透镜组的聚焦,将长宏脉冲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横向尺寸在打靶位置聚焦到比较小的尺寸,并通过束斑测量组件对电子束横向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控制,将束斑尺寸控制到0.1mm以下,实现高能微焦点X射线输出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