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7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14106.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B17/04 , A61B34/30 , A61B34/10 , A61B34/20 , G16H40/60 , G06V10/80 , G06T17/2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辅助创口缝合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创口区域的多模态感知数据,构建创口的多模态三维表示,基于创口的多模态三维表示,确定多个缝合点;对于每个缝合点,计算候选缝合点,同时对于相邻缝合点,生成针尖在创口内部的针尖轨迹,并在针尖轨迹上进行采样,得到与创口形态和组织属性相适应的缝合方案;基于得到的缝合方案,得到缝合机器人的最优控制序列,同时通过坐标变换和反馈控制律构建鲁棒补偿控制律,将最优控制序列和鲁棒补偿控制律集成到缝合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利用缝合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的输出转化为执行器控制指令,控制缝合机器人辅助创口缝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4800.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nventor: 朱海燕 , 彭亚文 , 杜文娟 , 李雯 , 刘于于 , 阚庭 , 刘佳玉 , 白杨 , 彭耀军 , 徐茂林 , 梁彦超 , 丁新焕 , 黄晶晶 , 马唯一 , 王猛 , 潘博 , 朱绍宁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凝胶层、支撑层和防护层,所述水凝胶层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份制备而成:聚乙烯吡咯烷酮10‑15%,聚己内酯5‑8%,羧甲基纤维素钠2‑4%,壳聚糖1‑3%,抗菌剂0.5‑1.5%,抗氧化剂0.1‑0.3%,生长因子0.01‑0.1%,温敏性聚合物0.1‑0.5%,石墨烯量子点0.05‑0.15%,自愈合聚合物0.5‑1.5%,pH敏感性材料0.5‑1.5%,纳米二氧化钛0.1‑0.3%,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支撑层为多孔聚乳酸薄膜,厚度为0.1‑0.3mm;所述防护层为透气性聚氨酯膜,厚度为0.2‑0.4mm,通过抗菌剂与纳米二氧化钛和石墨烯量子点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敷料的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42906.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度指标的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肠内营养耐受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无创检测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环境参数,结合多维指标参数集,能够精准评估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在步骤S1至S3中,经过数据预处理与数据融合,通过耐受性评估模型计算初步营养耐受风险值及校正值,能够对患者的营养耐受情况进行精准评估,为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获取综合耐受评估值。医护人员能够依据该值对患者的肠内营养进行一级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通过个性化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提升了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和康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449539.0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射病降温担架,涉及医用担架技术领域。一种热射病降温担架,包括外壳、遮挡切换组件、降温治疗组件和驱动调节组件,所述驱动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外壳外侧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发明通过升降底板下表面的移动轮可以对整个担架进行推移,再通过支撑架上的降温治疗组件可以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再遮挡切换组件可以配合驱动调节组件可以对支撑架上方的遮挡板起到调节的效果,一遮挡板可以调节至支撑架上方就可以对患者起到遮阳效果,对患者起到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被二次晒伤,二遮挡板可以调节至支撑架的两侧,达到扩大担架面积的效果还提高担架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152966.2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B5/00 , A61B5/0205 , G16H50/30 , G16H10/60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8/2415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康复设备,其通过获取和分析患者在康复运动前后的生命体征数据,来智能化地评估康复效果的等级,为重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辅助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5853.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nventor: 朱海燕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5/70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16H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胸部疾病辅助诊断方法,包括步骤:X光片预处理及图片筛查,包括格式转化、高斯噪声处理、卷积神经处理与像素值映射;图像分割,包括基于特征提取的图像分割以及基于深度编解码网络的图像提取分割;胸部图像判断;算法辅助诊断预测。本发明采用实例分割模型,多层深度编解码网络对目标进行分割提取,有效地提升了分割地精度,使得后续胸部图像判断及算法预测的过程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92567.1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源性的分泌性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分化因子15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并与第一试剂混合,以形成待测混合液;将待测混合液静置预设待测时长,以形成待测静置液;取待测静置液,并将待测静置液与第二试剂混合,以形成测试混合液;将测试混合液静置预设测试时长,以形成测试静置液;将待测静置液与测试静置液混合,以形成测试液;阻断测试液,并测试测试液中待测样品的结合活性,以确定对应待测样品的生长分化因子15的浓度。本发明利用配置若干试剂对生长分化因子15进行检测,并跟随检测取对应的参照样本,有效提升了对生长分化因子15浓度变化趋势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1577.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北京璇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优临床救治路径推荐的方法和系统,包括所述特征因子管理模块中的特征因子数据是指在搜寻历史相似病例、以及最优救治路径计算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各个因子数据,其包括用于寻找拼配历史相似病例的因子数据,包括从病历、主诉、诊断、检查/检验/体征结果数据中提取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用于计算最优救治路径的因子数据。该最优临床救治路径推荐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流程挖掘技术,还原、呈现历史相似病例的临床救治流程路径,并通过流程路径对比的方式进行最优化路径搜索和推荐;并同步结合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病情发展情况,“实时”获取患者的相关指标,动态的计算、推荐后续相应的最优临床救治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63562.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救援机器人电源快速更换结构,涉及救援机器人领域,包括开设在机器人上的电源腔和安装在电源腔内的电源,所述电源腔的顶部端口设有盖槽,所述盖槽的顶端端口设有电源盖,所述盖槽下侧壁的前后两部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内部转动嵌套有转柱,所述转柱的顶部与电源的顶部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转柱的柱身与电源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电源的上侧中部开设有内扣槽。本发明能够实现救援机器人内电源的快速更换,减小更换电源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更换电源的效率,且电源安装稳定牢靠,避免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得震动导致电源在电源腔内发生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8846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83472.5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北京璇星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16H50/70 , G16H10/20 , G06F18/23213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心跳呼吸骤停风险评估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临床数据对心跳骤停风险评估的预警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S1:对医院数据库系统中的急诊科室患者数据进行采集和筛选;S2:将数据集中非猝死患者的数据表示为特征向量;S3:选取各个类簇中离簇心最近的数据点平衡非猝死患者数据与猝死患者数据的数据量;S4:将所有的猝死患者数据与欠采样得到的非猝死患者数据输入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患者是否猝死;S5:统计逻辑回归模型得到的特征权重,分析患者数据对最终预测结果的影响大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医院内各个科室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的风险概率,以及分析患者数据中各项特征对预测心跳骤停的重要性大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