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206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47470.7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文明
IPC: E0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逐步调低悬索桥施工期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包括支座顶板、支座底板、沙槽、细沙和阀门;所述支座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钢桁梁下弦杆的下面,支座顶板下面设有支座橡胶层,支座橡胶层下面设有支座底板;所述沙槽为由沙槽侧板四面合围设在沙槽底板上,形成一个上面开口结构,沙槽内设有细沙,所述支座底板设在细沙的顶面上,沙槽侧板的内轮廓与支座底板的周边留有缝隙,沙槽侧板上设有用于将细沙排出的阀门;所述沙槽底板放置在桥塔下横梁顶面,并与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细沙的厚度与沙槽底板厚度之和就是支座需要垫高的高度。本发明利用沙槽套箍细沙,使其能够支撑支座底板,利用阀门同步对称排出细沙,可实现支座的无级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3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52808.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25 ,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HPC‑普通混凝土叠层复合桥面板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UHPC预制板、水平向预埋钢筋、U形竖向预埋筋、叠层现浇混凝土、纵横向整体钢筋网、湿接带混凝土及钢梁翼缘板剪力钉;所述钢梁翼缘板剪力钉焊接在钢梁的翼缘板表面上,所述UHPC预制板支撑于钢梁的翼缘板上,相邻UHPC预制板之间的水平向预埋钢筋搭接;所述钢梁的翼缘板和UHPC预制板的上面设置纵横向整体钢筋网,并浇筑叠层现浇混凝土,UHPC预制板之间浇筑湿接带混凝土。本发明桥面板具有结构受力性能优异、桥面重量轻、性价比高、剪力传递连续、不需要横向预应力、可无支架施工等优点,有利于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协同工作,提高组合梁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99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30886.7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文明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颤振时域计算方法,它在自激力时域化的基础上,利用重启动迭代技术求解桥梁在自激力作用下的耦合隐式振动方程。首先在每一个时间步内迭代以求出该时刻结构运动状态的精确解,以此为基础求解该时刻的自激力并施加于结构节点上,以此逐步向前推进,求得结构最终时程响应。为了准确计入动力学的时间积分效应,在迭代求解每一时间步结构精确振动状态时采用重启动技术,即每次迭代时动力计算的起点都是上一时间步的精确结果,而不是相邻上次迭代的结果。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大跨度桥梁的耦合隐式振动方程精确求解,以及颤振临界风速和颤振频率的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052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10717021.5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文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风雨联合作用下桥梁主梁静力三分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风洞中将主梁节段模型水平放置,在其下面安装2根竖向连杆,使每根连杆上端与节段模型底面固端连接,下端各与一个测力天平连接;在风雨共同作用下测出两个天平的水平力和竖直力,它们的水平力之和、竖直力之和、背风侧与迎风侧天平的竖直力之差与两连杆间距的乘积,除以节段模型长度就分别获得了阻力D、升力L和升力矩M。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测试风雨联合作用下的主梁静力三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4047.2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文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平行双幅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它在已有单幅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对双幅桥梁上游和下游主梁之间气动干扰效应的考虑。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或风洞试验中把上游和下游两个桥梁主梁断面同时纳入模型,可以识别出计入气动干扰效应的桥梁主梁断面的静三分力系数。利用迭代的方法采用上游和下游主梁断面的静三分力系数分别计算上游和下游桥梁的静风稳定。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平行双幅桥梁的静风稳定精细化分析,更准确地获得上游和下游桥梁的静风失稳临界风速,以及各级风速下的内力和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402688.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桥梁风与温度荷载联合设计值的确定方法,步骤为:收集桥梁附近气象观测站的30年以上风速与气温的极值样本组;按炎热季和寒冷季将风速与气温的各个极值样本组分割成两个子样本组;建立各个子样本组中风速与气温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根据各个子样本组的联合分布计算风速与气温的两变量重现期;绘制各个子样本组的两变量重现期等值线;按荷载规范先设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取值,对应的风速与气温组合构成一组基本风速与气温联合设计值;将基本风速换算至桥梁计算基准高度处设计风速、气温换算至结构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对规范规定的大跨桥梁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风荷载、温度荷载进行适当折减的目标,避免了大跨桥梁的设计过于保守。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376857.3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主缆分索股无应力长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主缆成桥参数获取空缆状态主缆线形参数;然后确定用于表述分索股线形的未知数;接着根据主跨跨中高程闭合、边跨及主跨高差和跨径闭合条件建立耦合方程;再将边、主跨参数表达成未知数的函数,并代入方程求解,获得各分索股的边、主跨的线形参数及无应力长度;再根据锚跨跨径、高差闭合以及散索鞍力矩平衡条件建立锚跨耦合方程,将锚跨参数表达成未知数的函数,代入方程求解获得锚跨线形参数,得到锚跨无应力长度。最终通过此方法获取全桥主缆分索股无应力长度,为设计生产悬索桥主缆提供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07770.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分布活载作用于悬索桥的主梁时,全桥内力和变形响应的计算方法。首先在已知悬索桥恒载状态的基础上,确定表示全桥关键几何形态和内力参数的独立基本未知量,接着用基本未知量表示主缆、主梁、桥塔和吊杆的响应,随后根据几何相容、无应力长度守恒、受力平衡等条件列出与基本未知量数量相等的控制方程,最后用非线性规划求解的方法解出未知量,即可得到全桥响应。本方法完全摒弃了传统方法中将吊杆视为连续薄膜的假定,创新性地计入了以下因素的影响:桥塔纵桥向弯曲、桥塔扭转、吊杆伸长和倾斜、主梁纵桥向刚体位移等,更加符合悬索桥真实的受力状态。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通过几个关键参数的调整,即可得到结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0250670.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吊杆力和主缆线形联合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悬索桥中跨左切点和各个吊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表示各段主缆的悬链线;(2)假定一组吊杆力,即为每个所述吊杆力赋予一个初值;(3)利用解析法计算中跨主缆的成桥线形和内力;(4)根据步骤(3)计算的数值建立所述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吊杆力,用欧几里得范数检验与所述吊杆力假定值的误差,若所述误差超过限值,带着新算的吊杆力返回步骤(2),否则得到所述悬索桥的中跨主缆线形和精确的吊杆力;(5)利用所述中跨主缆内力的水平分量作为已知条件计算边跨主缆线形。该发明可以获得悬索桥精确的吊杆力及相应的主缆成桥线形,其中主缆成桥线形中包含了切点的精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864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0647886.7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断面非线性自激力的识别方法,根据自激力频谱的倍频特征,将升沉运动引起的自激升力Lse,h、升力矩Mse,h,扭转运动引起的自激升力Lse,α、升力矩Mse,α写成级数表达式;利用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将级数表达式化简为仅含sinωt和cosωt的表达式;消去sinωt与cosωt,即可获得Lse,h、Mse,h、Lse,α和Mse,α的非线性表达式;将上述表达式中相应的项进行合并,即可获得弯扭耦合运动产生的非线性自激力表达式。本发明建立的非线性自激力表达式,可以只考虑一阶成分退化为传统的线性自激力表达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多个高阶成分,从而准确地表达非线性自激力。为了准确地识别表达式中的非线性自激力系数,提出了分次渐进识别法,即分次渐进地用最小二乘法识别待定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