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35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0768334.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结构外设接触面耗能的装配式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结构单元,所述加固结构单元包括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所述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可拆卸连接形成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预制支撑和预制隅撑,所述预制支撑一端与竖向预制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横向预制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的连接处及预制支撑中部与所述预制隅撑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增强了抗侧刚度,提高了抗震能力,还可改善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使结构形成更合理的损伤屈服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1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16435.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流数据和可靠度理论的城市桥梁限载确定方法,针对渣土车及其他货运重载车辆对原有桥梁超载日益严重的现状,利用动态称重设备采集过往车辆数据,基于限载值随机抽样建立随机车流模型,使用影响线加载随机车流模型得到桥梁控制截面响应的极值样本,再通过广义极值分布拟合得到桥梁控制截面响应极值分布。基于设计文件、有限元软件计算及相关检测试验的恒载效应及桥梁承载力,根据可靠度理论和桥梁极限状态方程确定当前限载值对应的可靠度指标,由可靠度指标选定合适桥梁限载值。本发明为相关部门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桥梁安全管养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当前部分桥梁限载值不清楚不准确问题提供一种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6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851896.7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柱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梁和预制柱,预制梁端部和预制柱一侧固定连接;预制梁的两侧方对称设置有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方向与预制梁轴向方向一致,且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位于同一水平面;预制梁两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阻尼器一端与预制柱铰接,第一阻尼器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第二阻尼器一端与预制柱铰接,第二阻尼器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铰接。本发明采用在梁柱节点处对称设置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通过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提高了抗震效果,同时有效提高了梁柱节点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80378.9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空腹网架与空腹夹层板空间网格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结构包括沿建筑物周边设置的框架柱以及固定安装在框架柱上的空腹网架,所述空腹网架是由x与y方向空腹桁架正交组成的空间网格复合结构,在上弦的交点与下弦的交点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通称竖杆。在上弦和下弦的网格中均固定安装有空腹夹层板,分别形成上弦层和下弦层。本发明的上弦层和下弦层均可以作为建筑物的楼盖使用,从而在大型大跨度体育馆或公共建筑完成时,上弦层的顶部可以作为露天广场,上弦层和下弦层之间则派生出相同面积的大柱网商业与文化活动建筑空间,同时保证下弦层的底部空间作为大型室内会议厅或大型室内球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80376.X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空腹桁架与空腹夹层板空间网格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结构包括沿建筑物周边设置的框架柱,在框架柱上沿着建筑物的长边按一定的间距并排地固定有一组空腹桁架,所述空腹桁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弦和下弦,在上弦与下弦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柱。本发明将上弦层和下弦层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网格复合结构,其上弦层和下弦层均可以作为建筑物的楼盖使用,从而在大型大跨度室内篮球场或公共建筑完成时,上弦层的顶部可以作为露天广场,上弦层和下弦层之间则派生出相同面积的大柱网商业与文化活动建筑空间,同时保证下弦层的底部空间作为大型室内会议厅或大型室内球场不受到任何影响,实现建筑使用面积成倍增加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768334.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结构外设接触面耗能的装配式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结构单元,所述加固结构单元包括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所述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可拆卸连接形成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预制支撑和预制隅撑,所述预制支撑一端与竖向预制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横向预制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预制柱和横向预制梁的连接处及预制支撑中部与所述预制隅撑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增强了抗侧刚度,提高了抗震能力,还可改善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使结构形成更合理的损伤屈服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6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51896.7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柱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梁和预制柱,预制梁端部和预制柱一侧固定连接;预制梁的两侧方对称设置有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方向与预制梁轴向方向一致,且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位于同一水平面;预制梁两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阻尼器一端与预制柱铰接,第一阻尼器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第二阻尼器一端与预制柱铰接,第二阻尼器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铰接。本发明采用在梁柱节点处对称设置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通过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提高了抗震效果,同时有效提高了梁柱节点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57842.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刚度可控装配式节点构造,包括柱端钢节点,以及与柱端钢节点连接的梁端钢节点;所述柱端钢节点包括柱端板,柱端板一侧设置有柱端连接构件,另一侧设置有柱端框架,所述柱端框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矩形框,矩形框内部可插入钢筋并与钢筋连接,各矩形框两端均可连接柱端板;所述梁端钢节点包括梁端板,梁端板一侧设置有梁端连接构件,梁端连接构件与柱端连接构件铰接,梁端连接构件能够相对于柱端连接构件在竖向相对转动。本发明能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锚固”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耗能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刚性连接节点难以实现延性变形、恢复能力差、残余刚度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437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92006.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10/776 ,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的建筑群体震后损伤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研究区并获得相应地区地震前后的雷达图像,并获得雷达图像所包含的雷达数据集;利用D‑InSAR处理地震前后雷达图像,获得研究区雷达视线方向LOS向形变图;分解LOS向变形,获得地震主方向变形;绘制建筑的变形分级图;获取地震前后研究区的光学遥感图像,定位地震后倒塌建筑;在变形分级图中定位倒塌建筑,将光学遥感图像与变形分级图进行对比,定位倒塌建筑的确切位置;对建筑的震后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倒塌建筑的位置信息以及变形分级图,评估震后损伤情况。本发明针对城市建筑群,通过InSAR与光学遥感图像的集成,提高了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218520.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混凝土桥梁震后损伤快速评估智能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区域内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信息;对收集到的桥梁信息参数进行概率分布拟合;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方法,生成桥梁样本;基于桥梁样本,进行地震动进行随机配对;通过弯矩‑曲率分析与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得到每个桥梁的抗震能力模型与地震需求;比较桥梁的能力模型与地震需求获得损伤状态;将参数信息,地震动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将损伤状态作为输出变量,采用XGBoost算法训练学习;不断添加算法中弱分类器,直到整体模型具有最好的准确率。本发明避免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可以适合于区域大规模桥梁在地震后的损伤状态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