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3582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7964.4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E04G21/14
Abstract: 用长度可调压杆实现预应力柱面索杆网壳结构成形的方法,涉及建筑领域。针对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壳结构的成形方法,现有技术中未给出明确、可靠的成形方法,这严重阻碍了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长度可调压杆实现预应力柱面索杆网壳结构成形的方法。技术要点:计算每根拉索的净下料长度、确定压杆的下料长度、确定网壳各成形阶段压杆的伸长方案、网壳结构的构件拼装、网壳结构的初步成形、网壳的最终成形;网壳结构中任意一根拉索i的下料长度计算式为:本发明方法解决了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壳结构的成形技术缺失的问题以及通过伸长杆件间接张拉预应力拉索,避免了拉索法实施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714625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789371.8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消除蠕变影响的预应力调控装置属于预应力张弦梁领域;包括第一钢板、轴承、钢螺杆、第二钢板、弹簧和转向块;第一钢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开一个圆孔,轴承嵌入在圆孔内,轴承外圈与第一钢板焊接,钢螺杆与轴承内圈焊接,钢螺杆与轴承焊接的一端两侧磨平,第二钢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能够与钢螺杆配合的螺纹孔,钢螺杆从第二钢板的螺纹孔中伸出,但是不与弹簧和转向块接触,弹簧顶端与第二钢板焊接,弹簧底端与转向块顶端焊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加载前能够人为调节预应力的大小,还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梁的蠕变程度自动调节预应力的大小,使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人为调节预应力中对梁的挠度监控和调控时间及大小不精确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742072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349194.7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的长度可调整的压杆,涉及空间钢结构领域。针对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成形时压杆自节点旋出的长度受限、节点构件过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的长度可调整的压杆。技术要点:这种用于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的长度可调整的压杆由两段管状杆件及一个连接件组成,两段管状杆件相连接一端的内管壁设置内螺纹,连接件依靠柱状的外螺纹将两段管状杆件连接为一体,通过控制连接件两端外螺纹旋入管状杆件内的长度控制压杆自身长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压件任意尺寸的伸长效果,能为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提供更大的预应力度,并且节点构件的尺寸的大幅减少,杆件的伸长作业实施快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17580569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23044407.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包括重组竹梁体一,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且钢筋一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一;重组竹梁体二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且钢筋二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二;钢筋二与钢筋一对置布置,其外部均绑扎有箍筋;钢筋二与钢筋一的伸出端均具有与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后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增强部用于增强连续梁节点刚度,其固定于连续梁初始节点内;在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梁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合理,充分利用材料性能,达到减小变形或增大跨度的目的,拓宽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范围。实现增强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刚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1849986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065998.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控预应力钢填板螺栓连接梁柱装置,包括胶合木、连接钢、预应力筋、锚具、张拉装置、转向块;其中胶合木包括木柱和木梁,木柱和木梁连接的节点位置内设置有一钢填板;转向块位于木柱的两侧,且固定设置于木梁上;连接钢固定安装于木梁的末端,连接钢的侧面设有楔形钢垫,楔形钢垫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嵌有第一轴承;张拉装置包括钢板、螺杆,钢板上设置有一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预应力筋穿过锚具、钢板、连接钢、转向块,且末端锚固于锚具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胶合木钢填板螺栓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还可通过预应力调控,对节点的变形进行恢复,减小结构损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412598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229758.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01/1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筋重组竹‑超高性能混凝土T形组合连续梁,包括T形梁主体和连接构件;所述T形梁主体包括重组竹腹板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翼板;所述重组竹腹板顶部沿梁跨方向均匀安装抗剪销栓;所述重组竹腹板内部上下各设有两根内置钢筋并向侧面伸出;所述内置钢筋伸出部分为外伸钢筋;所述相邻的T形梁主体之间通过对接焊接外伸钢筋相连;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箍筋和超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箍筋竖直焊接于外伸钢筋外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成型于外伸钢钢筋和箍筋外部;该T梁利用抗剪销栓与内置钢筋重组竹梁进行组合,可增大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提高结构承载性能,充分发挥重组竹材料的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445189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20175972.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地的移动式便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移动平台连接组件、主控盒、百叶盒连接支柱组件以及百叶盒,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组件、主控盒、百叶盒连接支柱组件以及百叶盒自上向下依次均可拆卸设置,主控盒内设有控制主板,百叶盒内设有百叶盒主板,所述主控盒和所述百叶盒内均设有监测设备,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组件连接在无人机上。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移动式环境监测装置在地面扬尘的快速追踪和监控方面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建筑工地,对工地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可用于工业区域,监测工业区域的空气质量和扬尘情况,确保生产活动的环保合规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12851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23044421.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包括重组竹梁体一,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且钢筋一的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一;重组竹梁体二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且钢筋二的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二;钢筋二与钢筋一对置布置,两者伸出端均具有与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螺纹结构,外部绑扎箍筋,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增强部固定于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外部,用于增强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刚度。本实用新型达到增加节点刚性的目的,梁所受内力弯矩分布也从简支梁变为连续梁,改善了梁的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并达到减小变形或增大跨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74313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0715527.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E04C3/292
Abstract: 一种由C型冷弯薄壁型钢与胶合木组合而成的梁,这种梁由C型冷弯薄壁型钢(1)、木构件(2)、连接螺栓(3)和结构胶粘层(4)四部分组成,其中,两个C型冷弯薄壁型钢(1)的腹板相靠,通过螺栓(3)连接,连接后截面呈“工”字形,结构胶粘层(4)将矩形截面的木构件(2)与C型冷弯薄壁型钢(1)组成的“工”字形截面的钢构件粘接为一体。组合而成的梁在截面上将抗压性能良好的木材置于组合梁的上部,以承受弯曲作用下梁中的压应力,组合梁的中部和下部采用工字形组合截面,钢材以承受拉力为主,避免了薄壁钢材受压屈曲的缺陷,能充分发挥薄壁型钢的材料强度,从而实现钢、木两类材料强度的充分利用,以适用于较大跨度需求的现代木结构的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206815637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547083.5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度双肢可调控预应力张弦梁,包括胶合木梁组,每组胶合木梁组中的每两根胶合木梁之间通过梁顶钢板和锚栓固定连接,两组胶合木梁组之间通过多组连接件固定连接,两组胶合木梁组之间还固定设置有两组金属固定件,金属固定件与倒四角锥张弦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倒四角锥张弦连接装置上固定安装有两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还分别与安装在胶合木梁组两端的锚固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倒四角锥张弦连接装置既可以作为张弦点,又可以把多组胶合木梁连成一个整体,化整为零,解决大跨度胶合木梁的加工和运输问题;通过底部的螺杆和转向块,可以施加预应力,并实现在加载前和使用过程中对预应力的随时调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