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8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1269597.5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B7/04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961 , H04B7/0456 , H04B7/0617 , H04B7/0623 , H04B7/0693 , H04B7/0848 , H04B7/0877 , H04B17/309 , H04W52/0229 , H04W52/0245 , H04W52/028 , H04W52/0283 , Y02D70/00 , Y02D70/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毫米波传输系统的自适应参数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交互应开启的射频链路数目。根据开启不同数量射频链路时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开启不同数量射频链路时的总功耗,所述接收端计算出应开启的射频链路数目。本发明在权衡功耗与速率的条件下,自适应地选择应开启的射频链路数目,达到功耗与速率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31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296946.8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电器的系统,其包括:与至少一个电器电连接的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对电器进行控制;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生成所述电器相应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同步至与所述控制部件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将所获取的每一个所述电器的状态信息呈现给用户;并基于所述用户的操作获取改变相应电器的状态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提供给所述控制部件,以供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对相应的电器进行控制。由上可见,利用所述控制部件与电器的电连接关系,不仅能够实现对电器的控制,还不需要对电器进行任何改造,降低电器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6749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5289.0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通信控制装置、电器设备及其网络控制方法,所述电器设备通过配置的通信控制装置而具有网络智能配置功能,可使得电器设备能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点用户名、密码,并通过与无线接入点的交互与配置以建立端口映射,穿透至少一层无线接入点,从而与外网建立网络通信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WLAN通信应用中WLAN接入点用户名密码置为空、提前烧制用户名密码到设备中、提供键盘输入等方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设备的安全、灵活与体积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1115552.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边沿检测的高效宽带频谱感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采集的时域数据的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对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进行归一化,根据归一化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的均值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并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值;对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值进行小波变换,并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估计值的小波变换系数的小波边沿检测器;设定给定虚警概率时的边沿信号检测门限,根据边沿信号检测门限以及小波边沿检测器将整个待检测频率范围分成若干频段;利用能量比较多频段检测算法将各频段分类成被占用或空闲。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快速确定空闲频段,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495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084275.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04W64/00 , H04B17/318 , G01S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多融合室内定位方法及其系统。其中,该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WiFi指纹,构建WiFi指纹库;采用聚类算法对收集到的WiFi指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分类算法对聚类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分类,并对其所在的子区域进行判别;根据二次分类后的数据得到每个子区域的回归方程,利用该子区域的回归方程求解出待定位点的坐标。该定位方法及其系统既避免了定位精度易受物理环境因素影响的局限,又克服了传统定位方法速度慢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5552.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边沿检测的高效宽带频谱感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采集的时域数据的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对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进行归一化,根据归一化平均对数功率谱密度的均值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并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值;对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的估计值进行小波变换,并计算中心化对数功率谱密度估计值的小波变换系数的小波边沿检测器;设定给定虚警概率时的边沿信号检测门限,根据边沿信号检测门限以及小波边沿检测器将整个待检测频率范围分成若干频段;利用能量比较多频段检测算法将各频段分类成被占用或空闲。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快速确定空闲频段,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5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92182.0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黎曼流形优化的毫米波混合模/数波束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轭梯度投影到切线空间上得到黎曼梯度;沿黎曼梯度在切线空间中搜索点,利用Wolfe-Powell准则确定步长,将搜索点回溯到黎曼流形;满足停止条件时,通过计算得到模拟波束成形矩阵和数字波束成形矩阵。本发明在减小算法复杂度的同时,避免了搜索过程中遗漏极小点的问题,从而大大缩减了计算时间和减小了误码率,解决了混合波束成形无法达到全数字波束成形频谱效率以及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048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828273.4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竞争的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层接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初始时各站点处于随机接入状态;监听确认信息;根据确认信息判断是否有新的站点成功发送;若是,则进入下一时隙组,处在随机接入状态的站点在下一时隙组中重新竞争;成功发送站点进入确定性接入组并更新时序信息;若否,则站点竞争;在下一时隙组中,确定性接入组中站点根据发送时序信息发送;监听确认信息;根据确认信息判断确定性接入组中站点是否发送完;若发完,则随机接入组的站点竞争发送并进入确定性接入组;若未发完,则确定性接入组继续发送至确定性接入组发送完成,循环至随机接入组站点进入确定性接入组;网络进入确定性状态,各站点根据时序信息在新时隙组中发送。
-
公开(公告)号:CN109996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74207.2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网信道资源的智能调度方法及接入控制器和服务器,所述整网信道资源智能调度方法包括:获取整网中STA侧的测量信息或/和AP侧的测量信息;判断各AP的负载是否超过自身传输极限;若是,则判断超过自身传输极限的AP所负载的各STA是否满足附属关系切换条件;若满足,则执行STA的附属关系切换决策;若不满足,则执行AP的时间资源调度决策;若否,则不动作或继续判断各AP的负载是否超过自身传输极限。本发明实现了网络吞吐率和终端公平性之间很好的平衡,不会因为仅片面的要求网络吞吐最大化,而使得低速用户无法传输,也避免了调整后仅部分用户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323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10228053.9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节点的分簇方法,包括:选取簇内节点,计算选取的簇内节点传输感知数据时产生的能量消耗e,计算该簇内节点所在的分簇中所有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计算将该簇内节点剔除出去后的分簇将簇内剩余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判断E是否小于E’与e的和,若是,保留该簇内节点;若否,剔除,判断是否存在生成的新分簇,若否,创建新分簇,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新分簇内;若是,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已存在的新分簇内;获取最终分簇信息。本发明在保证簇内节点的相关性的同时,也保证簇内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性,提升数据汇聚算法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