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接出口的综合管廊丁字交叉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830963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56892.1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接出口的综合管廊丁字交叉节点,丁字交叉节点包括以交叉口为端头的主线管廊以及穿越所述交叉口的支线管廊,其特征在于支线管廊位于交叉口两侧的标准段通过接入段下穿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管廊交叉节点,在两层管廊交叉节点中间层板预留洞口;主线管廊在交叉口处局部抬高,在交叉口侧壁预埋套管,与外部直埋市政管网衔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条管廊成丁字交叉时,以交叉口为端头的管廊内市政管线接出的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口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60254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20602463.1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它由外侧围护结构和内部衬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围护结构为环形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部衬砌为与外部环形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紧贴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所述环形钢筋混凝土内部衬砌采用逆作法无支撑施工而成。它主要解决现有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适用的基坑深度较浅、其余围护形式时内衬顺作法,即从底面向上逐层施工,内部加设多道内支撑,完工后需逐道拆除,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本实用新型具有无支撑施工,节约大量内支撑及支撑制作、安装工作,施工简单,节约投资;同时,在开挖过程中,外围围护结构与及时施工的内衬结构共同作用,既能大大减小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的厚度,又能大大减小基坑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电力隧道十字分舱断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440029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1766312.X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隧道十字分舱断面结构,电力隧道十字分舱断面结构包括外围结构、纵向隔离结构、承托件和预制横向隔板,所述外围结构通过若干盾构管片环拼接形成,所述盾构管片环由若干盾构管片拼接形成,所述纵向隔离结构包括预制十字型构件,所述预制十字型构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围结构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外围结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承托件,所述预制横向隔板固定于所述预制十字型构件的中部位置和所述承托件的顶面。本实用新型将隧道的外围结构隔离出相对独立的四个舱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电力隧道内部有限的空间,方便电缆架设和人工检修;采用预制结构,构件工厂化制作,装配式安装,质量和精度可得到有效保证。

    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829361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755323.5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位于主线管廊第一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通过第一接入段下穿主线管廊,并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接着又通过第二接入段连接至位于主线管廊第二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两侧的主线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节点段连接,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上游的支线管廊排水舱连接至排水舱节点段,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下游的支线管廊另起排水舱。本实用新型形成了既有平交的排水舱部分,又有其他舱下穿立体交叉的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形式,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两条管廊交叉处雨污水的排出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处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综合管廊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7181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88120.X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舱、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管道舱靠近所述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单向防火门,所述单向防火门与所述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逃生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管道舱之间设有进风装置,所述管道舱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设有排风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在管道舱靠近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单向防火门,并在单向防火门与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置第二逃生通道,形成了逃生通道全线布置的逃生安全系统,满足了较长距离无法设置直通地面的逃生口和通风口的地下综合管廊的逃生及天然气管道舱的通风要求。

    一种顶管注浆装置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06566U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20214134.8

    申请日:2009-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其特征在于顶管注浆孔设有内螺纹,注浆管设有外螺纹,注浆管端部设有蝶形导叶。蝶形导叶焊接在注浆管的一个端面上,导叶与注浆管轴线的夹角为50~60°。该注浆装置还设有与注浆孔相配合的螺栓堵头。带有压力的泥浆经蝶形导叶反射后,可沿管道周长环向更好的摊铺。且采用螺栓堵头封堵,不破坏管道外侧的防腐涂层,并用厚浆型环氧树脂形成良好的密封防腐效果,可有效减少管道顶进时的摩擦阻力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具有构造简单,布置紧凑,施工方便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