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2360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199310.X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阴极保护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保护管路预留孔洞,从被保护管道内部采取垂直顶管法将阳极块或电缆套管顶出被保护管道。本发明可解决顶管施工时,包括穿越江河湖海时,金属管道阴极保护装置敷设和更换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是针对金属管道顶管时,无法埋设阳极块和连接电缆而开发的,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可更好地维护顶管金属管道,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078709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0910199629.2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活性炭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利用沉淀工艺本身对水中浊度物质和外加活性炭的浓缩分离作用,将富集的污泥和活性炭回流至混合池,获得污泥和活性炭颗粒浓度都很高的混合液,利用两种载体的沉积网捕和吸附作用,强化对浊度物质和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改进了以往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活性炭利用率低的弊端,赋予了常规沉淀工艺对臭味、色度、有机物较强的去除能力。具有出水水质好,药耗少,污泥含固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控制灵活和对原水水质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本发明是针对III类及III类以上原水开发的,具有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双重功能,为劣质原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可单独用于常规处理工艺中,也可在原水水质较差时,与深度处理工艺组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7870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199629.2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活性炭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利用沉淀工艺本身对水中浊度物质和外加活性炭的浓缩分离作用,将富集的污泥和活性炭回流至混合池,获得污泥和活性炭颗粒浓度都很高的混合液,利用两种载体的沉积网捕和吸附作用,强化对浊度物质和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改进了以往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活性炭利用率低的弊端,赋予了常规沉淀工艺对臭味、色度、有机物较强的去除能力。具有出水水质好,药耗少,污泥含固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控制灵活和对原水水质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本发明是针对III类及III类以上原水开发的,具有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双重功能,为劣质原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可单独用于常规处理工艺中,也可在原水水质较差时,与深度处理工艺组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59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7682.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收集调蓄工艺,进入高位雨水管的雨水,首先经过初期雨水收集渠道进水孔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并由初期雨水收集渠道收集后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至市政污水系统或排至外部的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待初期雨水收集渠道收集完成后,高位雨水管的雨水则经后期雨水调蓄渠道进水孔进入后期雨水调蓄渠道,由后期雨水调蓄渠道收集后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出到上层高位雨水管实现雨水的错峰,或排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本发明可收集初期雨水,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至市政污水厂或生态净化湿地等后续处理后再排放至水体,避免其污染水体、控制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360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0910199310.X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顶管阴极保护埋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保护管路预留孔洞,从被保护管道内部采取垂直顶管法将阳极块或电缆套管顶出被保护管道。本发明可解决顶管施工时,包括穿越江河湖海时,金属管道阴极保护装置敷设和更换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是针对金属管道顶管时,无法埋设阳极块和连接电缆而开发的,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可更好地维护顶管金属管道,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6885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110071728.X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本发明将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整合,提高对火灾事故的控制及应变能力,控制中心可根据火情不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调度,实现为一种能适应火灾发生时各种突发情况的灭火安全保障系统,能够完整地,有效地适应各种隧道突发火灾。
-
公开(公告)号:CN202390890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48402.7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城市二次供水等对水质安全保障要求较高条件下使用的具备自动消毒功能的安全水箱,包括水箱,该水箱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和放空管,其特征在于水箱内设置导流隔板,将水箱分隔成蛇形通道,进水管与该蛇形通道的入口端连接,出水管与该蛇形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出水管连接有回流管,该回流管上设有增压泵,回流管接回蛇形通道的入口端,在该回流管上设有消毒剂投加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隔板优化水流条件,以减少水箱死水区;通过设置液位计和进水管上的电动阀门控制水箱进水,并按照进水时间确定是否补消毒剂后回流;出水管上设置紫外线消毒,确保出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202390882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48397.X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安全给水系统,它主要包括水池,水池的输入端与系统进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系统进水管上设置消毒剂投加点、电动阀门和手动阀门,水池的输出端通过低层增压管路系统与低层直供管路配水系统连接,水池的输出端还通过水箱进水管路系统与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水箱的输出端通过水箱出水管路系统与高层水箱供水管路配水系统连接,水箱的输出端设置紫外消毒器。本实用新型针对城市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要求,通过设置水池补充消毒液消毒和水箱出水紫外线消毒的双重保障措施确保系统水质安全;通过分别设置低层直供管路系统和高层水箱供水管路系统实现系统节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6428783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21457445.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分质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上部设高位雨水管,下部设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分别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高位雨水管与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连接;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内分别设置提升排出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渠道通过提升排出系统连接至市政污水系统或外部的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后期雨水调蓄渠道通过提升排出系统连接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或连接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本实用新型可收集初期雨水,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至市政污水厂或生态净化湿地等后续处理后再排放至水体,避免其污染水体、控制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1952817U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20036971.3
申请日:2011-02-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跳车检查井盖板,其特征在于:环状盖座内壁处设有环形封闭插槽,环形封闭插槽的顶部设有缺口,盖板边缘处设有插板。盖座上设插槽,盖板上设插板,插入插槽以固定盖板,插紧方向与车轮推力方向相同,越推越紧,防止跳车,当盖板设于市政道路等防盗要求较高处,盖板可采用铸铁或钢骨架覆盖复合材料制成,盖板上设有拉孔,采用专用工具才能将盖板打开;当盖板设于隧道等管理要求严格,本身防盗措施齐备的路段时,可采用铸铁盖板,上设拉孔、拉手便于打开清理,产品整体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