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43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519685.5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碳化硼粉末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钛,再将这些碳化硼粉末与炭黑粉末、酚醛树脂粉末及工业酒精混合,经球磨、烘干、制粒后,得到前驱体混合粉末,随后,将前驱体混合粉末在模具中制成前驱体压坯,在前驱体压坯上放置粉体或块体的硅,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硅熔渗反应烧结,随炉冷却,清除表面多余的硅,即得到所述的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有效解决了常规工艺所必须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烧结的问题,生产能耗和制备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碳化硼/铝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699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68587.6

    申请日:2016-03-23

    Inventor: 杨亚云 林文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4/10 C23C4/18 C23C26/02 G21F1/02

    Abstract: 一种碳化硼/铝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硼酸粉末溶解于85~90%的热水中,得到硼酸水溶液;b、将碳化硼粉末加入到所述硼酸水溶液中得到粉末胶体,c、将所述碳化硼喷涂粉料采用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喷涂到金属基体表面,d、在步骤c中得到的涂层表面放置Al?Si或Al?Mg合金块体或者粉末,得到铝合金结合碳化硼复合涂层。本发明具有将表面改性后的B4C粉末喷涂到基体表面上,再将铝合金充填到涂层孔隙中,提高铝合金与碳化硼陶瓷的润湿性和结合力,得到全致密且与基体实现紧固结合的碳化硼/铝复合涂层和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容易进行工业放大的优点。

    一种基于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4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9685.5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碳化硼粉末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钛,再将这些碳化硼粉末与炭黑粉末、酚醛树脂粉末及工业酒精混合,经球磨、烘干、制粒后,得到前驱体混合粉末,随后,将前驱体混合粉末在模具中制成前驱体压坯,在前驱体压坯上放置粉体或块体的硅,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硅熔渗反应烧结,随炉冷却,清除表面多余的硅,即得到所述的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有效解决了常规工艺所必须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烧结的问题,生产能耗和制备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纤维结构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459329.X

    申请日:2013-09-30

    Inventor: 王婕丽 林文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结构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致密均匀、呈现明显的纤维结构特征,其中钼含量根据重量百分比所述的钼含量为55%~90%,其余为铜。制备方法为将钼纤维通过铺制、叠配制成适度蓬松的二维纤维毡;将纤维毡进行模压压制得到三维纤维预制体,压制压力控制在20-80MPa范围内;将铜锭和钼纤维预制体一起放置于ZrO2烧结舟中,铜放置于钼纤维预制体上面,在真空环境下,真空度保持在1×10-3Pa以上,在温度为1180℃~1350℃下,保温0.5h~2h;随炉冷却至160℃以下出炉,将所得钼铜合金坯表面的富铜除去,即得到纤维结构的钼铜复合材料。

    一种金属封装陶瓷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88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50307.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封装陶瓷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质量分数分别为65%~90%的金属铝粉、5%~30%的金属钛粉及2%~5%的冰晶石进行机械混合,得到金属混合粉料;第二步:将形状规则的陶瓷块体均匀整齐的排列在模具中,陶瓷块体之间的间距为0.8~1.5mm;第三步:将第一步制得的金属混合粉料密实填充到第二步得到的陶瓷块体的间隙中,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第四步,将复合材料预制体放入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过程中,真空度保持在10-2Pa~10Pa之间,烧结温度700~900℃,烧结时间为10~60min,烧结后随炉冷却,得到金属封装陶瓷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复合材料中的金属与陶瓷结合致密。

    一种立方氮化硼-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2924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88170.X

    申请日:2012-11-27

    Inventor: 林文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方氮化硼-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将60~80%的立方氮化硼颗粒、10~15%的粘结剂,10~15%的碳粉,0~10%的硅粉湿混12~24h,得到混合粉体;混合粉体在300℃和20~45MPa压力下成形得到生坯;生坯经热处理后,得到立方氮化硼复相陶瓷毛坯;将毛坯放置于石墨坩埚中,在毛坯上放置适当数量的粉体或块体的硅,在优于10-2Pa的真空环境下,在1480~1550℃下保温1h,得到烧结坯;烧结坯随炉冷却后得到致密的立方氮化硼-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该工艺是一种获得高致密度、高含量立方氮化硼-碳化硅复相陶瓷的低成本高效率制备方法,制备的复相陶瓷可以但不限于作为超硬材料应用于多种耐磨工程领域。

    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295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3931.6

    申请日:200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配制浓度为0%~50%的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学试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新鲜制备出的的纳米金属颗粒转移至化学试剂中,在室温~100℃下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静置,然后采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或过滤、阴干获得表面具有氧化层的纳米金属颗粒粉,再采用XRD或TG分析或DSC分析或能谱分析的方法得出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金属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对纳米金属的稳定化处理,利于纳米金属的转移、存放、运输、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