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文件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21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426210.6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文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1:在非易失性内存上划分区域,包括superblock、inodetable、data和journal区域;步骤2:在inodetable区域中,根据索引节点树进行元数据的索引;在data和journal区域中,根据数据块索引树分别进行文件数据块索引和日志块索引;步骤3:文件系统接收用户写入请求数据,构建元数据信息,通过B树组织数据,将写入请求数据和元数据信息存入非易失性内存;步骤4:文件系统接收用户的读取请求,通过多级哈希表,系统快速检索相应数据并返回给用户。本发明避免了用户态与内核态转换的上下文开销,简化了I/O操作;方便数据与元数据的访问,提高了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性能,从而提升系统的文件读写性能。

    面向RDMA与非易失性内存的网络访问编程框架部署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78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6712.8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RDMA与非易失性内存的网络访问编程框架部署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M1:客户端请求包括RDMA缓冲区数据填充及一次基于CRC32的校验码计算;步骤M2:进行服务端请求处理,服务端请求处理包括RDMA缓冲区轮询及请求处理触发;步骤M3:在客户端读写阶段中,客户端读写通过RDMA单边读写单元直接访问远程机器的非易失内存,读写特定地址。本发明能够提供普适的使用RDMA技术远程访问非易失性内存的功能接口;本发明能够通过日志结构的数据存储与访问机制可保证高并发性及远程原子性;本发明能够支持使用者自定义业务逻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面向PM的访存请求解析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227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223262.3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PM的访存请求解析装置,包括访存请求解析模块、优先级解析模块、命令解析模块和执行模块,访存请求解析模块,用于将访存请求根据其内部的列地址、行地址、Bank号、读写标志的统计特征分发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中,以便所述访存请求能够被合理调度;优先级解析模块,用于将访存请求解析模块中所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按照被调度的次序进行优先级划分,在所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内部按照FR‑FCFS调度;命令解析模块,用于将来自优先级解析模块的访存请求转化为具体的访存操作命令,结合PM阵列当前的状态信息将所述操作命令发送出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命令解析模块中发出的操作命令对PM阵列执行具体的操作。

    一种面向PM的访存请求解析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22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3262.3

    申请日:2016-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604 G06F3/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PM的访存请求解析装置,包括访存请求解析模块、优先级解析模块、命令解析模块和执行模块,访存请求解析模块,用于将访存请求根据其内部的列地址、行地址、Bank号、读写标志的统计特征分发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中,以便所述访存请求能够被合理调度;优先级解析模块,用于将访存请求解析模块中所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按照被调度的次序进行优先级划分,在所述不同特性的请求队列内部按照FR?FCFS调度;命令解析模块,用于将来自优先级解析模块的访存请求转化为具体的访存操作命令,结合PM阵列当前的状态信息将所述操作命令发送出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命令解析模块中发出的操作命令对PM阵列执行具体的操作。

    基于存储级内存的内存数据快速持久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689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59531.3

    申请日:201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8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存储级内存的内存数据快速持久化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平坦的混合内存架构,通过用户层和内核层的协同设计实现。包括:将一定容量的SCM以及存储于此SCM上的数据抽象为一块持久区域;在用户层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响应应用程序对持久区域的访存;扩展内核的Buddy system,实现异构混合内存管理;在设计持久区域管理器,实现包括持久区域的持久映射、持久区域元数据管理等功能。本发明可以避免在传统存储架构下,数据持久化所需的数据线性化过程,同时可实现持久数据的直接访问和原地更新,简化了传统架构下软件栈的层级调用,可有效缓解I/O瓶颈,提高持久数据的访存性能。

    利用支持体系结构动态变化的图文法验证体系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393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7707.6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支持体系结构动态变化的图文法验证体系结构的方法,通过对通用图文法中图的形式化定义进行扩展,引入了接口、接口标签集、状态及附加属性,能够从高层抽象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连接方式以及系统结构配置及属性等要素,更完整地支持软件体系结构的建模、分析和动态演化。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如构件和连接,映射成为图中的节点和边,利用Breeze图文法图重写规则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重配置,并利用Breeze图文法的形式化基础,推导验证体系结构重配置前后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应对软件系统在功能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庞大、运行于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变化的用户需求这四方面的挑战。

    面向体系结构的综合化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5097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12333.8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综合化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通过在软件体系结构层级利用模糊数对FMEA中的三个风险因子(出现频度、严重程度和发现指数)进行评估;其中,出现频度和发现指数通过结合构件复杂度和专家经验来确定,同时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来区分不同风险因子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理想贴近度(TOPSIS)方法中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概念,获得更加合理和准确的风险优先数排序,从而实现一种综合化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失效模式风险因子评估技术。本发明可以在软件设计初期帮助开发人员发现系统潜在的设计缺陷,从而保证后期软件开发的质量。

    普适服务动态更新中服务对象状态转移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9297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300513.6

    申请日:2010-01-21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普适服务动态更新中服务对象状态转移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对象代理管理模块和对象状态转换模块,其中:对象代理管理模块包括:普适环境监听子模块、服务对象代理管理子模块和服务对象引用查询接口子模块,对象状态转换模块包括:对象状态提取子模块、对象状态注入子模块和对象状态转移执行子模块;该方法包括:服务注册监听、触发更新事件、提取旧服务对象源状态、注入目的状态到新服务对象。本发明占用的时间和空间小,性能高,且能解决包括普通成员、数组、列表、哈希表在内的一切状态形式的状态转移问题,因此本发明的适应性很广。

    Java程序可动态更新化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9778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710170767.9

    申请日:2007-11-22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技术领域的Java程序可动态更新化实现方法,首先,对被动态更新程序中需要动态更新的类定义进行改造,增加更新支持方法,参数为类装载器,该方法用于实现对类对象的子对象逐个判断;对动态更新程序中更新类定义进行修改,增加更新方法,用于实现对该新类对象下的变量进行初始化,该方法的输入参数为类装载器和旧对象;再次,利用Java反射机制对被更新程序的部分方法调用、数据域存储以及对象建立进行修改,从而实现程序的运行恢复;最后,对主类增加更新支持方法并在主方法循环中增加更新检测点。本发明以避免需要采用停机、更新、重新启动的软件更新,避免由于停机中断服务造成的损失。

    微观交通仿真中行人行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912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43431.6

    申请日:2007-07-05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微观交通仿真中行人行为仿真方法,首先,用智能体技术及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建立交通环境模型及各种行为原子模型集合;其次,建立各交通实体智能体与所属路段及路段交叉口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行人智能体与交通环境的通信,获取交通环境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知识过滤并重组为内部概念表示,通过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对环境及自身愿望进行推理,得到行人需要执行的进一步行为计划;最后,执行该行为计划,形成一个仿真步长,从而实现行人行为的有效仿真。本发明加速仿真系统行为计划的产生,同时,推理出的行为特征对行人行为的仿真比较贴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