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21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33737.8

    申请日:2008-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方法,将物化技术与生态浮岛技术相结合,利用人工围隔在景观水体中分割出生态净化区和强化净化区,在生态净化区种植生态浮岛,在强化净化区除了种植生态浮岛之外,还配备投药系统和曝气系统;利用潜水泵将景观水引入净化区,开启投药系统和曝气系统,通过物化吸附、絮凝沉淀等作用将污染物快速去除,与此同时,密布水面的生态浮岛起到极好的防风浪和遮光效果,为污染物的沉淀提供了较好的水力条件,沉入水底的藻类由于失去光源而不再上浮,逐渐死亡,此外生态浮岛还能够充分吸收由于污染物分解及藻类死亡而释放出的一定量的营养盐;经生态净化区处理后的优质水放流回景观水体。

    具有同步去除氮和有机物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

    公开(公告)号:CN1286741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10025074.1

    申请日:2005-04-14

    Inventor: 王欣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具有同步去除氮和有机物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由生物氧化过滤池和充氧池组成,生物氧化过滤池内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反冲曝气头、承托板、承托层和滤料层,滤料层的下部设置进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滤料层的上方有反冲排水管,生物氧化过滤池通过上下连通管与充氧池相连接,充氧池的底部安装曝气头。本发明中曝气与生物氧化过滤分别在两个独立的装置内完成,实现在生物滤池内部同时存在好氧区与缺氧区,在空气提升的作用下,污水在生物滤池内部从上到下顺次流经去除有机物的异养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优势生长区域,实现在同一反应器内部SS、BOD5、氨氮和有机氮的高效去除。本发明具有对水质适应范围广,运转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287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10444.1

    申请日:200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中心的内部导流筒、导流筒外部的生物填料区及底部泥斗,生物填料区底部为均匀开孔的承托板,承托板下部为进水空间,内部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并设置开孔的配水墙连通进水空间,进水空间及内部导流筒采用开孔法兰盘与底部泥斗连接在一起,底部泥斗中设置反冲洗曝气装置并安装排泥管。本发明将曝气装置放置在导流筒底部进行曝气,可以避免对生物载体造成扰动,导流筒底部的液体提升有助于造成生物滤池中主体溶液的循环流动,污水在导流筒内充氧后从导流筒外部自上而下流过生物填料区,在填料区形成好氧、缺氧交替的环境,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效率。

    两段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95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601335.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段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前段系统和后段系统;前段系统包括进水管层、砾石层、土壤砖块层、渗滤层、集水管层;后段系统包括进水管层、砾石层、混合填料层、植物层、出水管;污水预处理系统与前段系统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前段系统与后段系统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污水预处理系统与后段系统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本发明采用两段式污水处理方式,前段采用拦截、降解、吸附方式除污,后段强化脱氮,增强对水力负荷的承受力,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运行周期长,污水处理效率高。

    提升硬化沟渠对农田尾水氮磷污染去除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61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383085.5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7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硬化沟渠对农田尾水氮磷污染去除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沟渠内沿两侧渠壁构建若干填料-植物处理小单元,及在所述沟渠的末端设置的升降式水坝;其中,所述填料-植物处理小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吸附填料透水坝、松木桩植物生长带。本发明使农田尾水与水生植物、吸附填料充分接触反应,强化沟渠内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和填料吸附污染物功能,同时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灌溉期、非灌溉期的变换调节升降式水坝高度,使沟渠在行洪功能及污染物处理功能之间实现快速切换,将硬化沟渠改造成具有良好氮磷污染物去除能力的沟渠,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去除。

    一种分质供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418982.0

    申请日:2015-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B1/02 E03B3/06 Y02A20/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质供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分质供水系统包括饮用水供水系统和常规供水系统,所述饮用水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地深层取水模块、远距离输水模块、地下中转储存模块、居民区储水模块、饮用水过滤消毒模块、近距离输水模块,所述水源地深层取水模块、远距离输水模块、地下中转储存模块、地下中转储存模块、居民区储水模块、饮用水过滤消毒模块、近距离输水模块依次连接,饮用水过滤消毒模块设置于居民区内,形成全封闭饮用水供水系统,常规供水系统与饮用水供水系统共同并行,常规供水系统可采用现有自来水供水管网。本发明通过将饮用水与常规用水进行分管输送,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可靠。

    一种水体循环流动充氧的生态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7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440624.1

    申请日:2011-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水体循环流动充氧的生态塘系统,该生态塘系统建设双廊道式的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塘、太阳能气泵站和水体气提装置,生态塘中部设置有中间导流廊道,将生态塘划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深度处理区三个功能区,且中间导流廊道中部设置有回流廊道;太阳能气泵站设置在生态塘一旁;水体气提装置设置在好氧区和深度处理区之间,其分别与太阳能气泵站和回流廊道连接,用以将好氧区内的水气体至回流廊道输送回缺氧区内。该系统能够增加生态塘内水体流动性和水体溶解氧,较好的平衡塘内菌藻共生系统,充分发挥细菌、藻类和植物对污水的联合净化作用,并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一体化电解脱氮除磷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989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50788.6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电解脱氮除磷废水处理方法,实现在同一个电解槽中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污染物。采用石墨和铁板作为电极,通过间歇调换电极极性,交替改变电解除磷和电解脱氮过程,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污染物。本发明根据电解除磷和电解脱氮过程中的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污染物去除率等参数的变化特点进行优化整合,过程中无需添加药剂即可在短时间内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物,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