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菌发酵制备天然蒽醌类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996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83188.6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竹黄菌深层发酵制备蒽醌类色素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获得的深层发酵液和式(I)的蒽醌类色素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该方法包括以竹黄菌为出发菌株,进行液体摇瓶培养、液体摇瓶扩大培养、一级种子培养和深层发酵培养,和将所获得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的步骤。本发明首次实现了通过竹黄菌深层发酵技术生产式(I)的蒽醌类色素,该化合物是棕红色固体。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发酵液和蒽醌类色素可用作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本发明的色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或抑菌作用。

    竹黄菌发酵制备天然蒽醌类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438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83188.6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竹黄菌深层发酵制备蒽醌类色素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获得的深层发酵液和式(I)的蒽醌类色素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该方法包括以竹黄菌为出发菌株,进行液体摇瓶培养、液体摇瓶扩大培养、一级种子培养和深层发酵培养,和将所获得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的步骤。本发明首次实现了通过竹黄菌深层发酵技术生产式(I)的蒽醌类色素,该化合物是棕红色固体。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发酵液和蒽醌类色素可用作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本发明的色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或抑菌作用。

    一种生产三七素的菌株及方法
    30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6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08659.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三七素的菌株及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表达醇脱氢酶、胺脱氢酶、ATP依赖肽合成酶、多聚磷酸激酶2‑I、多聚磷酸盐激酶2‑II的重组细胞或者重组细胞的组合,或者将多聚磷酸激酶2‑I、多聚磷酸盐激酶2‑II替换为多聚磷酸激酶2‑III,并利用重组细胞或者重组细胞的组合催化丝氨酸和乙二酸合成三七素,使用100g/LL‑丝氨酸为底物,最高可获得173g/L L‑三七素。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高亚精胺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20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4428.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亚精胺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61位的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使获得的突变体催化丙二胺和腐胺反应的效率较野生型显著提高,其中突变体D361E提高了6.85倍。将本发明构建的突变体D361E应用于全细胞催化合成亚精胺,1L全细胞催化体系反应14h,可以获得65.3g/L的亚精胺。

    一种工程菌及其生产咖啡酸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49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810352691.X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其生产咖啡酸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能低成本生产咖啡酸的重组菌;所述重组菌同时表达4种酶,分别为酪氨酸酚裂解酶、酪氨酸氨裂解酶、L‑乳酸脱氢酶、NADH氧化酶;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重组菌还敲除了酚类物质分解基因,强化表达了乳酸转运基因、邻苯二酚转运基因、辅酶合成相关基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实现了咖啡酸的高效生产,且方法过程简单、杂质少,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短链醇脱氢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626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079155.9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链醇脱氢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醉蝶花(Tarenayahassleriana)中得到了一种短链醇脱氢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短链醇脱氢酶可以还原多种羰基化合物,且对其具有优异的亲和力,所述羰基化合物包括丙醛、戊醛、辛醛、3‑甲基丁醛、苯甲醛、3‑甲硫基丙醛、2,5‑二氯烟醛、2,4‑二甲基‑3‑戊酮、3‑甲基环己酮、(‑)‑香芹酮、(+)‑香芹酮、(‑)‑樟脑、(‑)‑樟脑、(‑)‑樟脑醌、4‑氯乙酰乙酸乙酯等,能适用于多种工业生产场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耐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羧酸酯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66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361159.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羧酸酯酶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羧酸酯酶BaCEs04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得到的羧酸酯酶BaCEs04在Zn2+,NH4+存在下,分别提高了24.3%和23.5%的酶活,其余金属离子Na+,K+,Mg2+,Ca2+,Cu2+,Fe3+对酶活几乎没有影响甚至有略微的提高,说明该羧酸酯酶在存在金属离子的环境中较为稳定。该酶在丙酮,正己烷,异丙醇中放置1h后,酶活分别提高了22%、30%、26%,说明该酶具有较好的有机溶剂耐受性。

    一种生产腐胺的工程菌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8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57654.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腐胺的工程菌及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腐胺合成途径中相关的精氨酸脱羧酶和胍基丁胺脲水解酶进行改造,获得了能够解除反馈抑制并提升酶活的两个突变体,利用所述突变体构建了基因工程菌用于腐胺的生产,在全细胞转化条件下,以精氨酸为底物,腐胺产量能达到120g/L及以上。利用两种酶的突变体进行酶转化法,以精氨酸为底物,腐胺产量能达到160g/L。本发明提供的生产腐胺的方法过程简单并且原料容易获得,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