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2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45957.0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爆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雷管连续起爆延时时间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建模参数和第一函数,第一函数用于计算不同爆破延时时间下炮孔处传递至目标处的振速,爆破延时时间包括当前炮孔与下一个炮孔之间爆破的延时时间;根据建模参数建立至少一个数值模型,数值模型用于模拟计算单个炮孔起爆传递至目标处的振速;利用至少一个数值模型计算不同爆破延时时间下爆破处传递至目标处的振速,得到振速信息;根据振速信息对第一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振速计算公式;根据振速计算公式计算当前炮孔与下一个炮孔之间的爆破延时时间,本发明为采用电子雷管单孔连续起爆技术时当前炮孔与下一个炮孔之间的爆破延时时间提供了计算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356990.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临沂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近区支护结构爆炸药量临界值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爆破区安全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爆破区的多组实测振速数据,根据多组所述实测振速数据拟合关于爆破区的初始振速预测公式;将爆破区分割为爆破远区和爆破近区;对所述初始振速预测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爆破近区的振速预测公式;由振速预测公式构建爆破近区的冲击荷载计算模型,将获取到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代入所述冲击荷载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爆破近区支护结构的爆炸药量临界值。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预测爆破近区的振动响应规律,其预测值明显低于实测值且误差较大,导致对隧道爆破近区的爆炸药量临界值预测不准确和支护结构易受到破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27023.6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N3/084 , G01V1/30 , G06N3/086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掘进参数的地层振动加速度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隧道机械掘进技术领域,包括确定与振动加速度预测相关的多个影响参数;采集不同现场的多个影响参数值和对应的振动加速度,构建多组样本数据集;根据多组样本数据集分别搭建对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每个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重和阈值;利用样本数据集训练对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计算完成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将精度最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振动加速度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确定推进系统的参数与振动加速度的关联性,从而预测出隧道掘进时的地层振动加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601008.4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临沂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孔的减振率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减振孔的计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根据第一爆心距、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拟合计算,得到第一拟合系数和第二拟合系数;根据第二爆心距、第二信息、第一拟合系数和第二拟合系数计算,得到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在第一次爆破下第二检测点的爆破理论振速;根据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计算,得到第五信息,第五信息为第一高度对应的第一次爆破减振率。本方法能够直接确定减振孔的减振效果,从而对减振后的爆破振速起到预测作用,对掌子面前方可能存在的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9032.4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1C5/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层隧道施工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施工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单线隧道设定横断面的第一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对第一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设定横断面的地表沉降曲线;根据地表沉降曲线确定地层损失;获取双线隧道的设定观测点的第二地表沉降实测数据;通过双线隧道地表沉降叠加原理,确定第二地表沉降实测数据的地表沉降最大沉降值修正系数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根据地层损失、地表沉降最大沉降值修正系数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确定修正后的双线隧道地表沉降Peck预测公式;通过修正后的双线隧道地表沉降Peck预测公式预测双线隧道地表沉降值。本发明降低了表层沉降预测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12847.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大岩质基坑卸荷变形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实测数据的变化特征,对基坑开挖周边影响范围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周边地表的竖向变化反映各因素的影响效果以及对基坑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估;本发明在研究基坑开挖变形机理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基坑实际监测数据,利用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岩质基坑变形特征和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现场监测数据,构建岩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分析,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3364.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矿山安全通风设备,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端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蜗杆正反转动带动蜗轮正反转动,蜗轮正反转动将带动曲柄杆正反转动,曲柄杆正反转动将配合连杆使得动力杆在两个滑移槽内前后移动,在动力杆前后移动调节过程中移动到转动筒外侧面边缘移动到大位置时活动塞在抽吸筒内移动的行程最大,同时电机二的电力消耗最大,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矿山安全通风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将抽吸风力的强度进行调节,进而不能根据矿井下具体的新鲜空气含量控制设备运转行程来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转耗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59212.5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体工程微震监测到时的智能拾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的步骤:数据源→方法提出→分析比较结果→验证→结论;方法提出包括框架概述、两阶段P波和S波到达时间拾取方法和图像回归方法;两阶段P波和S波到达时间拾取方法包括目标检测方法、像素时间变换方法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验证阶段包括卷积核和全连接层的影响、多指标综合评价、误差分析和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可以减少负微震信号样本数,提高S波到达时间拾取的精度。最后,验证了模型结构对两阶段法的影响,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避免了单一参数对模型的片面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4220.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764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后建筑物新生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爆破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第一图像信息和建筑参数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建立建筑物三维模型,并对建筑物三维模型进行爆破影响模拟得到建筑物的易损伤部位;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在一次爆破后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均由无人机拍摄;根据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对易损伤部位进行裂缝区域重建提取得到新生裂缝。在本申请中通过运用无人机贴近建筑物摄影测量、建筑物固有频率探索及模型参数调整准确预测出易损伤部位。并基于易损伤部位识别出新生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63915.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岩分区的深部圆形巷道精准支护方法,它首先获取圆形巷道围岩力学参数及巷道尺寸;通过围岩力学参数及尺寸确定巷道围岩最小破坏区宽度;再基于轴变论理论计算巷道围岩最大破坏区宽度,根据最小破坏区宽度、最大破坏区宽度以及侧压力系数确定所需加固围岩范围;再根据所需加固围岩范围确定最小破坏区范围和最大破坏区范围;最后在最小破坏区范围和最大破坏区范围分别有针对性的加固,这样既不会发生最大破坏区围岩局部因应力过大而破坏,导致塑性区范围较大从而发生巷道失稳的情形,也避免了支护力过大导致支护强度过剩造成支护成本增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