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5243.X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18 , G06F18/23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隧道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与系统,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隧道的地质勘察数据和历史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案;根据历史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案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历史数据向量集;根据历史数据向量集进行机器学习建模,并基于目标隧道的地质勘察数据进行预测处理,得到支护设计需求报告;根据支护设计需求报告进行支护结构的拓扑化设计,得到支护结构的拓扑模型;根据拓扑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得到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力导向算法优化支护结构的拓扑关系,实现了支护单元之间的协调布局,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和成本,为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更为智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1855.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边坡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降雨诱发边坡滚石的模拟方法,确定潜在待分析坡体,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建立坡体、滚石及实际刚性防护结构的二维数值模型,根据工程地质调查确定坡体、滚石及实际刚性防护结构的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根据气象资料总结可能作用于坡体的最大降雨量及最危险降雨周期,然后通过二维数值模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采用强度折减法模拟在此最大降雨量下或最危险降雨周期内带滚石边坡的临滑极限状态,进而计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模拟装置中建立对应的模拟坡体、滚石层和模拟刚性防护结构进行对比验证。本发明科学合理,通过二维数值模型模拟得出滑坡体与滚石群相互作用下的潜在冲击力及冲击范围提高模拟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6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659212.5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体工程微震监测到时的智能拾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的步骤:数据源→方法提出→分析比较结果→验证→结论;方法提出包括框架概述、两阶段P波和S波到达时间拾取方法和图像回归方法;两阶段P波和S波到达时间拾取方法包括目标检测方法、像素时间变换方法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验证阶段包括卷积核和全连接层的影响、多指标综合评价、误差分析和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可以减少负微震信号样本数,提高S波到达时间拾取的精度。最后,验证了模型结构对两阶段法的影响,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避免了单一参数对模型的片面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212683.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青松 , 张拥军 , 阎明东 , 吴应明 , 王平安 , 李曙光 , 刘飞 , 龚斌 , 刘洪治 , 芦睿泉 , 张利军 , 杨登峰 , 管晓明 , 刘思佳 , 夏煌帅 , 张伟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复杂地层隧道突涌水灾害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及流固耦合原理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以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弹性模量及超前管棚注浆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和基于灰色关联PAM改进RBF神经网络对青岛地区突涌水灾害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样本维数,在保持数据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消噪的同时降低了迭代的运行难度,通过PAM聚类与梯度下降法规避了传统模型需要人为调节及迭代速度慢的问题,可以提高隧道或地下工程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青岛地铁隧道施工突涌水的预防治理提供有效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394244.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17/1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盾构施工的地层复合比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勘察数据和历史勘察数据;基于预设的地层剖面图简化处理方法对历史勘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历史简化断面图集合;基于历史简化断面图集合内地层的形状和分布状态将历史简化断面图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分类后的历史简化断面图集合;将分类后的历史简化断面图集合分别进行参数分析得到分类复合比计算公式,并基于所有分类复合比计算公式确定目标地层复合比通用公式;根据第一勘察数据和目标地层复合比通用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地层复合比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升对性质相差较大的不同地层交叉分布情况下的目标地层复合比计算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6990.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临沂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近区支护结构爆炸药量临界值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爆破区安全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爆破区的多组实测振速数据,根据多组所述实测振速数据拟合关于爆破区的初始振速预测公式;将爆破区分割为爆破远区和爆破近区;对所述初始振速预测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爆破近区的振速预测公式;由振速预测公式构建爆破近区的冲击荷载计算模型,将获取到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代入所述冲击荷载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爆破近区支护结构的爆炸药量临界值。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预测爆破近区的振动响应规律,其预测值明显低于实测值且误差较大,导致对隧道爆破近区的爆炸药量临界值预测不准确和支护结构易受到破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180635.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浅埋煤层大采高开采技术领域。针对浅埋煤层大采高顶板初次来压时的支架阻力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埋煤层大采高顶板初次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方法,将基本顶视为带边裂纹的岩梁,在外荷载作用下裂纹扩展贯通,通过断裂力学中研究裂纹的方法来研究基本顶岩梁的垮落及支护条件,经过理论推导得到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参数均可以通过实测或间接计算得到。支架工作阻力通过断裂力学方法计算得到,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6215.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爆破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爆破点位置参数信息和建筑物位置参数信息,建筑物与爆破点之间存在第一传播介质和第二传播介质;根据第一信息建立介质探索数学模型,求解介质探索数学模型得到介质参数,介质参数包括两个第一传播介质影响系数和第二传播介质影响系数;根据介质参数、爆破点位置参数信息和建筑物位置参数信息计算得到建筑物的安全评价。在申请通过对建筑物与爆破点之间实际具有多少介质而考虑多种不同属性介质层的爆破振动,进而更加精确的评价建筑物的安全,从而尽可能的解放生产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5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277555.6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矿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它包括操作终端和数据处理单元,操作终端通过电信号连接有云服务器,数据处理单元与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数据处理单元包含有人像采集模块等,数据处理单元有多个,且均通过云服务器与操作终端相连,数据处理单元为集成厢式单元且可拆解布置。各个数据处理单元将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模块并判断变化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不在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并在操作终端上显示报警信息;同时通过GPS模块从而检测矿车的位置信息;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采集的图片和视频信息等,并且可以通过操作终端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路径。本发明具备实时监控与报警及联防调度能力,监测能力强且增加矿下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382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202618.1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E01D2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体桥球铰支撑状态下偏转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通过水平力V与重力、摩擦力的静力关系公式来进行风险评估:当拆除临时主梁与桥墩之间的临时固结设备,在仅有球铰支撑时,具有如下的水平力V的计算公式:V=G tanθ+FT sec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考虑外部千斤顶顶升力情况下,结构系统自平衡体系的力学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更加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