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7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72281.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 辽宁智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钻孔电荷传感器自适应居中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煤岩电荷传感器、煤岩电荷监测仪、筒状安装架和三个径向伸缩居中定位机构,煤岩电荷传感器设置在筒状安装架内部,三个径向伸缩居中定位机构沿筒状安装架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煤岩电荷监测仪通过导线与煤岩电荷传感器连接。本发明在使用后定位板可回缩变径,方便退出卸压孔,工程实用价值显著。本发明可实现煤岩电荷传感器在卸压孔内自动居中布置不接触煤岩体,同时不阻挡电荷传感器感应电荷的运移通道。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煤岩电荷监测质量和钻孔径向范围监测的均匀性,提高测试数值的精确度,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385160.5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带钢厚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采集的钢板数据信号;2)特征提取;3)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卡尔曼滤波思想,将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值反馈给输入层,形成一种反馈极限学习机算法。同时运用混合蛙跳算法对反馈极限学习机算法的随机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一种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用于带钢出口厚度的预测中,并与传统极限学习机以及混合蛙跳极限学习机进行结果对比,以此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提供了一种的预测误差小,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好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405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10821.3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基于手机移动传感网络的矿震监测系统及群智定位方法,步骤为:1)建立数据库,初始化数据;2)记录手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对震动信息进行监测;3)对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特征值进行区分;4)当确定为震动时,对该段信号降噪;5)计算降噪处理后的震动信号初始到时;6)将震动信号初始到时、移动手机终端GPS定位、手机编码信息通过蜂窝网络或wifi网络上传至中心机;7)对上传的同一时间段的震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网络中区域范围内同一时间段确定为震动的手机数量超过一定比例,则判定为矿震触发事件,计算矿震发生时间和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提供了一种监测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成本低廉的矿震监测系统及群智定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85160.5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带钢厚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采集的钢板数据信号;2)特征提取;3)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卡尔曼滤波思想,将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值反馈给输入层,形成一种反馈极限学习机算法。同时运用混合蛙跳算法对反馈极限学习机算法的随机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一种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用于带钢出口厚度的预测中,并与传统极限学习机以及混合蛙跳极限学习机进行结果对比,以此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提供了一种的预测误差小,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好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11404867.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绝缘材料、传感器电路PCB板、传感器外套组成,传感器电路PCB板的阻抗匹配电路与敏感元件连接,用于接收信号;积分电容放电电路、偏置补偿电路、电荷积分电路与阻抗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处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与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经放大后,通过信号输出接口向外输出。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抗干扰、适用性强,能够在恶劣的矿山环境下保持良好特性等特点,在煤矿冲击地压、岩爆等岩石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05024.X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标定系统及方法,包括有信号发生模块、极板电压监测模块、感应电荷量采集模块和屏蔽接地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有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极板电压监测模块包括有电容式平行极板、电压表和数据采集器,感应电荷量采集模块包括有传感器敏感元件、带电监测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屏蔽接地系统包括屏蔽箱和接地连接线。本发明创造通过上述结构,配合相应方法,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方式、监测准确、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标定系统及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标定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2165.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1V1/28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1V1/30 , G01V1/3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动力灾害防治领域,为一种基于岩石变形局部化状态的矿震时间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矿震与变形局部化之间的联系。然后,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声发射监测技术获取岩石变形破坏的详细物理信息。随后,通过扩展的Saito理论构建了时间预测模型,并引入了声发射空间聚集性指标来识别变形局部化开始的关键时间点。通过分析声发射事件,确定了“平静期”这一重要的前兆特征,并将其作为预测模型的关键参数,成功预测了岩石的失稳破坏时间。基于微震事件,在现场实例应用中较为准确的提前预测出矿震发生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063243.X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16H50/70
Abstract: 一种基于穴位‑疾病网络的关键穴位节点挖掘方法,属于信息系统与实证医学交叉领域。包括基于临床针灸处方建立一个有权无向的穴位‑疾病网络,基于穴位‑疾病网络提出一个高特异性的关键节点挖掘方法,结合中医取穴原则,本发明以经络分布特性为基础将局部区域对网络的贡献进行了平衡,并根据关键节点的评价指标选出对全局拓扑有高影响力的关键穴位。本发明利用信息系统领域复杂网络理论对人体各区域经络的关键穴位进行定位和挖掘,从新视角定位等对人体多类常见疾病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穴位,明确人体各局部经络中的其它关键穴位,辅助实证医学研究人员在资源约束下找到针对特定疾病的最佳处方用穴。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8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3242.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模态可穿戴传感器的体域认知任务决策方法,属于体域网智能信息系统领域。通过在数据融合范式中引入域适应技术,构建体域网跨域信息融合集成的迁移融合框架,设计面向迁移融合框架的基于动态域评估的域适应算法,通过定义和表征泛化体域认知任务的跨域问题模型,引入多类别迁移约束,学习目标域适应矩阵用于最小化迁移成分在学习的潜在子空间中的分布差异。为基于动态域评估的域适应算法引入定量评估领域知识权重的解决方案,包括从分布评估到域评估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通过调整域适应与融合算法的关联性解决体域网多域偏移问题,使整个迁移融合框架适配不同体域认知任务的多模态数据分析过程,提高多模体域认知任务的分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70190.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 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卸‑运一体化双列单元支架,包括单元支架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在两架所述单元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横梁的下方设置有运输钢梁,所述运输钢梁至少由两个所述第一横梁进行支撑,所述运输钢梁下方设有移架小车,所述移架小车通过小车滚轮能够在运输钢梁上产生滑移,所述移架小车下方设有悬挂机构,同时,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方设有能够与所述悬挂机构相互配合的悬挂体;有益效果:可对支架进行自动搬移;也可搬运生产物品;能够很好的克服支架底梁陷入巷道底板而带来的搬运不便等问题;在移架之前能够进行支架的快速收拢,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支架搬移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动搬运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