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0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119584.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线包精密缠绕数字化模型的跨层退绕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如下流程:通过如下步骤创建光纤线包精密缠绕数字化模型;获取退绕段两端点的坐标数据;将外径较小的一端沿底筒径向向外偏移s0,记为p00;将外径较大的一端沿底筒径向向外偏移s1,使其脱离线槽到前一层光纤形成的包络面,记为p11;按照同层跨匝的方法将p00‑p11连接,创建退绕初始曲线‑1;通过各拟合点创建分段段间拟合曲线作为退绕段的最终曲线。它以便能分析解决线包跨层退绕现像存在问题和缠绕缺陷,从而提高数字化光纤线包在跨层退绕创建创建过程的速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36457.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线包的有限元建模方法,采用等效杆梁组合模型,利用可压不可拉的杆单元来模拟光纤间的接触,将光纤作为复合截面梁单元处理,根据实际线包缠绕情况,模拟实际线包缠绕过程中光纤的张力施加,逐层建模逐层求解,最终完成光纤线包的建模。解决了现有光纤线包建模方法接触单元的求解容易不收敛,无法分析线包内部多匝光纤之间的受力及分布情况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仿真速度,能够直观反应真实的线包缠绕情况并计算其内部应力,进而有效提升工程中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4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19584.6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到达角无模糊测量方法,该发明涉及微波光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激光二极管LD,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密集型波分复用器DWDM,光功率计。本发明将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分别调制在DPMZM的上下子调制器上,子调制器都工作在最小点进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通过控制主调制器偏压在上下子调制器之间引入相位差,DPMZM输出信号经DWDM分离上下边带,由光功率计测量每路功率,构建两条不同的功率相位映射曲线,无模糊映射出信号在两天线端的相位差,实现到达角无模糊测量。此方案只使用一个DPMZM和一个DWDM,结构简单紧凑,无测量模糊,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测量到达角并保持很小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06353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604628.4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模型处理与转换技术,特别是高密度机箱的结构、电磁、热耦合分析中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网格转换方法,其方法特征是:它通过如下步骤完成:1)首先将参数化CAD实体模型导入到结构分析模型中进行结构分析;2)在结构分析完成后,输出含有全部结点的坐标、位移和单元信息的结构网格文件;3)将结构网格文件输入到热分析网格和电磁分析网格进行热和电磁分析。它提供了一种当确定了每个物理场使用的具体算法甚至分析软件时,通过一套离散网格传递变形信息实现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网格转换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84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17895.4
申请日:2008-04-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2D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驱动具有多种运动方式的环境探测球形机器人。它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其目的是采用该机器人,可以使其在风力作用下,根据不同地形环境自主选择滚动和漂浮等运动方式,并具有能耗低、成本小的优点。该机器人主要包括半圆形挡板装置、隔膜布板装置、外层气囊、内层气囊、内核球体系统。内核球体系统由内核球体、氢/氦气反应或液氢/氦储存装置、充放气装置、电磁气阀、核心控制板、电源、传感器组及无线收发模块等部件组成,用于检测环境信息且与外界进行无线通信,并控制和实现充放气,使机器人具有纯滚动与漂浮两种运动状态。本发明可用于极地、沙漠等地面环境和行星表面的环境探测,也可用于侦查、娱乐、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1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1610842.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线包精细几何重构建模方法,具体为:通过工业CT设备对样品光纤线包进行扫描拍摄;将扫描拍摄的图像结合FDK三维重建算法重建出样品光纤线包的内部结构特征,得到样品光纤线包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将三维图像沿圆周方向均匀离散,并对离散后的图像进行增强、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的二维截面图像;计算二维截面图像中各连通域的形心,得到光纤纤芯截面的形心坐标;根据光纤连线重构算法,识别出光纤截面中的关联形心点并将其按次序连接,得到光纤线包精细几何重构模型;本发明建模方法,实现了光纤线包感兴趣区域的精细几何重构建模,能够准确重构出大尺寸复杂光纤线包内部的光纤真实缠绕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64156.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3/046 , G06T7/00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线包内部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工业CT设备对光纤线包拍摄后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对应光纤线包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步骤2,将三维可视化图像离散为二维截面图像堆栈,对二维截面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二值化处理;步骤3,将二值化图像中各光纤纤芯截面的形心坐标转化为三维柱坐标并重构光纤线包的几何重构模型;步骤4,定义光纤线包内部各种结构缺陷,确定各种结构缺陷在几何重构模型中的判定方法;步骤5,根据步骤4获得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异常来识别、检测光纤线包内部存在的各种结构缺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缺陷只能人为根据三维可视化图像进行观测、判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2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410073.7
申请日:2023-04-17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导光纤近场释放动力学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光纤线包和光纤结构基本参数,2)确定光纤近场释放参数3)确定释放前初始时刻的光纤模型信息;4)确定光纤释放点的运动轨迹曲线和速度曲线;5)建立光纤结构动力学模型;6)求解当前光纤结构动力学响应;7)判断光纤近场释放过程是否结束;若释放过程结束,继续执行步骤8;若释放过程未结束,返回步骤5,继续释放光纤单元,并对光纤结构进行动力学建模与求解;8)输出光纤近场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本发明建立了光纤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迭代求解策略实现了线导光纤近场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分析方法简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74184.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含伪影的光纤线包CT截面图像的二值化方法,首先采用复合正切函数对经HSV图像模型转化的源图像进行亮度调节得到第一中间图像;其次创建与目标物形态相似的平面形态结构元素获取不含目标物的背景图;再次通过第一中间图像与背景图的减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图像;再次增强第二中间图像的图像对比度得到第三中间图像;最后采用局部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算法对第三中间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去除背景噪声,得到终二值化图像。本发明含伪影的光纤线包CT截面图像的二值化方法能有效改善复杂光照下图像亮度不均,减轻伪影情况,且能高效、准确地将大量相似目标物从灰度接近的背景中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7097.7
申请日:2023-04-17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导光纤空中漂浮释放动力学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光纤结构基本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2)确定导弹飞行轨迹,包括:导弹飞行过程的弹道曲线函数、速度曲线函数和飞行总时间;3)建立光纤结构动力学模型;4)求解当前光纤结构动力学响应;5)判断光纤释放过程是否结束;若释放过程结束,继续执行步骤6;若释放过程未结束,更新光纤模型,并返回步骤3;6)输出光纤远场漂浮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本发明通过基于弹性悬链线单元建立大跨度光纤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可以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减少单元数目、降低模型自由度、提高建模与分析效率,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