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068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749621.5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的方法,具体反应过程为将粗糙后的铜片置入硝酸银溶液中,经过铜与银离子的置换反应使得铜表面附着银而成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机物,所制得的基底纯净,无杂质,避免了现有基底存在的有机物干扰红外测试结果的现象;制备的银基底增强效果显著,并且基底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并且制备方法中原料易得,所有反应在室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设备要求低,制作成本很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分子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4191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159738.4

    申请日:201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以单分散的、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为芯核微球,表面包覆聚苯乙烯撑类荧光共轭高分子聚合物的壳层。其制备方法是:用Wessling毓盐聚合物前驱体法,在溶液中合成得到带正电荷的聚苯乙烯撑类荧光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前驱体,加入单分散的、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后,在温度为90~150℃的真空条件下处理0.5~2小时,再经洗涤、干燥,得到聚苯乙烯撑类共轭高分子荧光微球。本方法合成共轭高分子的非均相反应简单和可控,有效提高了微球荧光性能的稳定性。

    一种轻质烧结微晶板及其烧结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453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345879.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轻质烧结微晶板及其烧结工艺,包括玻璃颗粒制备、球磨分级、布料、烧结晶化和冷加工等步骤;布料包括将玻璃颗粒铺满耐火模具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底部,第一凹槽的深度为5mm‑20mm,第二凹槽的深度为3mm‑40mm,第一凹槽中的玻璃颗粒的粒径与第二凹槽中的玻璃颗粒的粒径不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玻璃溶液的调整为包括40%~70%的SiO2、8%~20%的CaO、4%~12%的MgO、5%~20%的Al2O3和2%~8%的Na2O,然后将玻璃溶液水淬,对水淬得到的玻璃颗粒进行筛分布料,从而实现大尺寸轻质烧结微晶板的烧结成型,防止因烧结过程收缩,而使得玻璃颗粒之间无法可靠的结合的一起,显著加强增强结构和微晶板本体的结合程度,提高轻质烧结微晶板的承载能力。

    一种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7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04005.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利用及微晶玻璃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本发明以萤石尾矿和铬铁合金渣作为原料,通过添加硼砂作为助熔剂和液相生成剂制备出主晶相为透辉石和钙长石的CaO‑SiO2‑MgO‑Al2O3系微晶玻璃,并具有较佳的抗折强度、硬度、密度和吸水率等性能,既解决了两种废料的回收利用和污染问题,又产生了高经济价值,相比较常规熔融法无需使用过多晶核剂促进析晶以及过多的试剂参与,工艺更简便以及成本更低。

    含铁原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1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91831.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铁原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铁原料及焦炭破碎并烘干;S2:将上石墨坩埚和下石墨坩埚分别装料并依次置于炉膛内;S3:连接热电偶、荷重、位移传感器和称重系统;S4:设置管式加热炉的控温程序,开始升温;S5:连接气路,按照一定温度通入不同气体并保温;S6:保温结束,控温程序进入降温阶段;S7:记录、处理软熔‑滴落过程特征参数,软熔过程曲线及滴落过程曲线;S8:实验结束,取出上石墨坩埚、下石墨坩埚及最终滴落物。本发明实现了含铁原料软熔‑滴落过程的连续实验,大大丰富了对含铁原料滴落过程的研究手段。

    一种回收铜渣中铁和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3589.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铜渣中铁和铜的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铜渣中添加添加剂混匀后制备出团块干燥得到干团块;2)将干团块在900‑1100℃的氧化性气氛中焙烧10‑30min;3)将干团块在渗碳气体中进行渗碳,渗碳温度在550‑850℃、渗碳时间60‑300min,渗碳结束后在惰性气体或者渗碳气体中冷却;4)将团块在湿式球磨机中球磨,然后再在磁选机中进行湿式磁选,得高品位的碳化铁;5)将尾矿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第一道浸出液,在一定温度下浸出,再进行过滤,得到高品位的铜精矿;6)将铜精矿中加入第二道浸出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浸出后过滤得到富含铜离子的溶液,优点是能高效分离和回收铜渣里铜和铁。

    一种利用二次铝灰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及其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6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2939.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次铝灰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及其工艺方法,涉及固体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二次铝灰在850‑900℃下煅烧1.5‑2.5h,得到煅烧二次铝灰;再将所述煅烧二次铝灰、萤石尾矿和石英砂混匀,经研磨得到混合精料;所述煅烧二次铝灰、萤石尾矿和石英砂的质量比为12‑14:4‑6:1‑3;最后将所述混合精料装模施压后,进行烧结,得到所述莫来石多孔陶瓷。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利用固体危险废物二次铝灰成功制备出孔隙率高、孔径小、各项力学性能优异和产业化前景远大的莫来石多孔陶瓷,其中二次铝灰的应用比例在六成以上,充分地发挥了二次铝灰的再使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