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循环机、飞机空调及飞机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80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0833.2

    申请日:2023-12-13

    Inventor: 伍旋 赵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机、飞机空调及飞机,其中空气循环机,包括:膨胀部,膨胀部包括温控外壳以及处于温控外壳的容置腔内的涡轮,温控外壳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送风风道以及与送风风道连通的高温空气进口;送风风道内还设有搅拌混流组件,且搅拌混流组件处于高温空气进口远离膨胀部的一侧,搅拌混流组件包括搅拌叶轮,用于搅拌混合流经其的空气;温度检测部件,其温度检测头处于送风风道内,且处于搅拌叶轮远离膨胀部的一侧。本发明利用搅拌叶轮实现对送风风道内的高低温气流的充分混合,送风风道内流经的气流温度更加均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更加准确,进而能够保证送风风道送出的气流温度与温度控制目标值更加接近,从而提升了空调舒适性。

    一种带有自适应补偿密封的阀板及蝶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93926.2

    申请日:2023-09-15

    Inventor: 伍旋 李华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自适应补偿密封的阀板,包括阀体、驱动装置和密封环,密封环套设在阀体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环向外膨胀,以补偿密封间隙。本发明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提供弹力使密封片向外膨胀并与阀体流道内壁摩擦挤压,形成密封所需比压,能够有效的对密封环的磨损进行补偿,阀门密封环的使用寿命更高,并降低阀门内泄露的风险,通过对密封环的自适应补偿,能够延长阀门的维护周期,使维护成本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蝶阀,具有上述优异的效果。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0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4552.8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所述第二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所述第三组分为1,1,2,2‑四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的一种;在所述制冷剂中,所述第一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三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三预设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均大于零,且总和为百分之百。本申请为采用三种组分组合而成的制冷剂,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同时该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290相近,可燃性大大降低。该制冷剂相比于R290其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优于R290的安全等级。

    制冷剂净化回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4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9890.3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剂净化回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制冷剂净化回收设备包括:待回收装置、蒸发器、第一换热机组和储存容器,储存容器通过主管路与待回收装置可控连通,蒸发器设置在主管路上,第一换热机组分别与蒸发器及储存容器热交换连接。根据本发明,当蒸发器内进行制冷剂蒸发吸热时,蒸发器就会借助第一换热机组从储存容器处吸收热量,则储存容器内的温度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气压降低,进而产生了类似于负压的效果,使得制冷剂的净化回收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相当于蒸发器产生的冷量通过第一换热机组传递至储存容器内,使得蒸发器产生的冷量没有被浪费,而是被应用于提升制冷剂的净化回收速度。

    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038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87350.X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该接水结构包括进风通道(1)和设置在进风通道(1)内的接水挡板(2),进风通道(1)包括位于下侧的进风口(3)和位于上侧的出风口(4),接水挡板(2)位于进风口(3)和出风口(4)之间,接水挡板(2)包括导流板(5)和设置在导流板(5)底部的接水槽(6),导流板(5)的两侧与进风通道(1)的侧壁密封配合,接水槽(6)的顶部设置有接水开口(7),接水槽(6)除接水开口(7)外的其它部分均与进风通道(1)的侧壁密封配合。根据本申请的接水结构,能够适应冷却单元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接水,有效防止水滴滴落,提高接水效果。

    机载空调蒸发风道和机载辅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15091.X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载空调蒸发风道和机载辅助冷却系统。该机载空调蒸发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风道本体(1)的进风口(2)处设置有叶片,叶片能够相对于风道本体(1)翻转,叶片在风道本体(1)进风时打开进风口(2),在风道本体(1)停止进风时封闭进风口(2)。根据本申请的机载空调蒸发风道,能够有效排出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受飞机飞行姿态影响而飞出风道外,提高排水可靠性。

    机载蒸发风道和机载辅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66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50918.2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载蒸发风道和机载辅助冷却系统。该机载蒸发风道包括风道本体(3)和设置在风道本体(3)内的导风引流结构(19),风道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4),进风口(4)处设置有环形止挡结构(7),环形止挡结构(7)用于对流经风道本体(3)内壁的冷凝水进行止挡,风道本体(3)靠近环形止挡结构(7)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水口(8),导风引流结构(19)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导风引流结构(19)的迎风侧设置有防止冷凝水沿着导风引流结构(19)流出进风口(4)的挡水结构(20)。根据本申请的机载蒸发风道,能够避免冷凝水直接从蒸发风道的进风口排出,提高冷凝水的排水效果。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7604444U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21440462.1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储液器包括进管接头、出管接头和上封头;进管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压板和第一接头部,第一接头部部分插设于第一容纳腔中,另外部分与第一进管固接,第一接头压板套在第一接头部外周并与上封头固接,第一接头部与第一进管形成一体结构能相对第一接头压板转动;和/或,出管接头包括第二接头压板和第二接头部,第二接头部的部分插设于第二容纳腔中,另外部分与第一出管固接,第二接头压板套在第二接头部外周并与上封头固接,第二接头部与第一出管形成一体结构能相对第二接头压板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自动补偿进出管的安装误差,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空调系统的强度和可靠性。

    一种换热组件和空调器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52675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2186744.X

    申请日:2022-08-18

    Inventor: 伍旋 徐如好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和空调器,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和接水结构,接水结构位于换热器的下方,且接水结构包括主体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主体部为挡板结构,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于换热器的下方的位置或与换热器的下端相接、另一端朝向下方延伸,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另一端朝向上方进行弯折,而形成第一储水槽,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的第二侧面、另一端朝向上方进行弯折,而形成第二储水槽,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相背的两个侧面。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换热器发生大角度倾斜时通过两侧的储水槽结构有效地接住水,减小甚至防止换热器中的冷凝水直接向下落入下方风道中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