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649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3779.2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廊道嵌接滤墙生物膜污水处理器及其用途,该处理器是由收水系统、一级廊道、二级廊道、三级廊道依次串联而成;一级廊道和三级廊道包括生物滤墙,滤墙上布满孔洞,孔洞的孔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两个生物滤墙的孔洞内均填充陶瓷环填料;三个廊道中都布有生物悬浮球填料和微孔曝气器。本发明采用微孔曝气,档板的安装使水流缓慢折线流动,有利于生长缓慢的硝化菌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采用生物滤墙设置不同功能菌群的过渡地带,避免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特别是自养型微生物在竞争中被淘汰。本发明在反硝化廊道之前嵌接生物滤墙和设置微曝气系统,可有效提高生物膜的微生物协同硝化-反硝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1930.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水分离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水箱和水桶,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输泥管,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楼梯,楼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对储料箱内部输送絮凝剂使储料箱下沉,储料箱的絮凝剂通过喷管喷出,当活动板与固定杆接触后,活动板对喷管进行遮盖,使喷管的喷射口径缩小并且喷射速度增加,由此能够使得藻类植物与污泥快速形成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1852.3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包括悬浮机构,所述悬浮机构包括悬浮板,所述悬浮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悬浮圈,所述悬浮板的顶部安装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顶部设置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整轴;通过设置净化绿植,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水中的废物和污染物,帮助净化水体,在曝气组件的作用下,制氧机通过加强氧气释放,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中生物生存环境,通过水生植物和撒料机构的结合可以创造有利于生物栖息的环境,提高水体的生态多样性,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7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225488.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本发明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2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672319.8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的原位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和系统及工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倾斜态网格结构和漂浮结构,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端悬于水面,下端固定于河涌或水塘的河床表面,使倾斜态网格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5°~60°的角度;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部悬挂碳素纤维,下部固定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缘设置有曝气结构。本发明可拦截下层水体中底泥悬浮物并加速其沉淀的同时生成自生动态膜,结合合理的曝气结构驯化河道微生物群落,并利用碳素纤维表面固定微生物对表层水体进行净化,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黑臭河涌原位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2646.7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态修复治理设备及其水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包括载体,载体的前段为半圆框形,后段为矩形框形;驱动设备,驱动设备安装在所述载体的底部,主要由防水外壳和内部的驱动电机组成;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轴杆与所述驱动设备内部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在水体内的垃圾较多和蓝藻爆发时,提高打捞效率且可以在打捞的同时对河道底部进行清堵,通过水面清杂结构,使得载体在水面行驶时,将水面垃圾和蓝藻等收集至集杂框内,进而可以在第一缠线筒、第二缠线筒和钢丝绳的作用下,将集杂框转动翻面,使其内部的垃圾落至集杂区,且在行驶过程中,位于载体底部的清洁防堵结构可以同时对河道底部的淤积进行清堵。
-
公开(公告)号:CN117922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12067.5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B63C11/52 , B08B1/12 , B08B1/16 , B08B1/30 , B08B1/32 , E04H4/16 , A01M21/02 , B01D21/24 , B63H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涉及水底除藻去污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除藻去污装置主体、保护壳、四个清理轮、传动带,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保护壳,四个所述保护壳中有两个相邻的保护壳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动,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外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清理轮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有四个。本发明能避免除藻去污装置换向时产生死角,同时也提高了除藻去污装置的清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2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09438.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生态环境用的浮岛装置,包括浮块,浮块是由多个矩形块状结构拼接而成,且在浮块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用的空心浮管,浮块的四边安装有倾斜板,倾斜板的中侧设置有支架板,支架板呈十字形交叉,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内部包含有电源,其中在竖向设置的支架板内侧安装有竖向伸缩杆。本发明通过设置可延伸的气垫结构,根据实际的控制和当前的风浪大小,能够将多个浮岛相互拼接为整体,必要时也能够直接附着于岸边,以提供整体的固定完整性和与岸边的固定效果,同时能够防止浮岛自身相互撞击导致浮块损坏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14710.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涉及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通过设置有固定盘、分离箱与凸轮,第二伺服电机启动,使得蜗杆段带动蜗轮转动,使得传动轴转动,使得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驱动传动杆转动,如此使得滤板上下振动,使得淤泥与碎石通过过滤孔进行分离,当滤板需要清理时,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带动固定头下移,使得固定头的顶端从连接头内部移动出,然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固定盘转动,使得固定盘带动需要清理的滤板转动至连接架的下方,另一分离箱转动至工作位置,从而在进行清理时,降低淤泥与碎石分离的工作效率受到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01649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83779.2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廊道嵌接滤墙生物膜污水处理器及其用途,该处理器是由收水系统、一级廊道、二级廊道、三级廊道依次串联而成;一级廊道和三级廊道包括生物滤墙,滤墙上布满孔洞,孔洞的孔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两个生物滤墙的孔洞内均填充陶瓷环填料;三个廊道中都布有生物悬浮球填料和微孔曝气器。本发明采用微孔曝气,档板的安装使水流缓慢折线流动,有利于生长缓慢的硝化菌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采用生物滤墙设置不同功能菌群的过渡地带,避免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特别是自养型微生物在竞争中被淘汰。本发明在反硝化廊道之前嵌接生物滤墙和设置微曝气系统,可有效提高生物膜的微生物协同硝化-反硝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