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90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39080.9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合流三通风管的汇流几何区域内安装一个导流板;从气流流动方向看,导流板的前端及两侧接触边与风管内壁焊接,导流板由前部分的导流弧形弯板和后部分的导流直板组成;导流板的具体形状由局部构件具体尺寸决定,即由两支管的直径D1、D2,渐扩管的长度L,支管间的夹角β和汇流管的直径D3之间的几何关系,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确定导流弧形弯板的弧长L1,导流直板的长度L2,导流直板距离汇流管上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1和距离汇流管下象限点的垂直距离d2。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的合流三通风管,节能降阻效果明显,进一步降低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成本。

    具从动旋流通道矿用除尘风机及其从动旋流通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686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039911.5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从动旋流通道矿用除尘风机及其从动旋流通道设计方法。本发明的具从动旋流通道矿用除尘风机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风机段、从动旋流除尘段、脱水段;所述风机段包括集流口、局部通风机,所述从动旋流除尘段包括雾化喷水喷嘴、旋流导流叶片、集水槽,所述脱水段包括脱水板、集水槽。本发明的矿用除尘风机从动旋流除尘段的尺寸结构参数、以及局部通风机的运行参数,与该矿用除尘风机从动旋流除尘段的除尘效率,满足一定的公式;为使除尘效率更高或更贴近工程需要,依据公式,优化组合设计从动旋流除尘段的结构参数与局部通风机的运行参数。本发明能优化从动旋流通道类除尘风机,有利于工程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

    一种煤矿采空区微流动的实验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0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676359.6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煤矿采空区微流动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区动态供风和预混示踪气体的方法,捕捉压差驱动效应对采空区内部流场的影响,采空区内部释放示踪气体的方法,捕捉气体浓度差扩散效应采空区内部气体浓度运移的影响。其实验装置包括采区动态通风子装置,示踪气体释放子装置,示踪气体浓度测定子装置,采空区模型子装置,通过测定采空区内及工作面的示踪气体浓度,并获取其连续实时的浓度数,实现对压差驱动-浓度扩散耦合采空区微流动过程的模拟,定量研究采空区内瓦斯涌出或突出对采区通风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可研究采区动态通风对采空区内部流场流动的扰动特征,研究多种通风方式对采区通风和采空区内部微流动的影响规律。

    一种开式热源塔防冻液浓缩升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61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33440.9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空调供暖行业的一种开式热源塔防冻液浓缩升温系统,它包括浓缩罐以及两个以上开式热源塔构成的热源塔群;所述的浓缩罐底部设有储水池,浓缩罐内部的储水池上方设有隔板,将浓缩罐划分为左、右两个区。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优点:初投资少,操作简单方便,设备少、施工简单,可以直接在任何开式热源塔系统中利用;在整个升温浓缩过程中不需要其他设备;大量节省防冻剂,减少了防冻液排放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不需要其他的浓缩装置,直接利用自然热源进行浓缩,对系统供暖效率无影响;大大节省了热源塔热泵系统开机运行时间,提高了系统供暖效率。

    一种结合受水动力影响的ROV姿态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6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48638.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受水动力影响的ROV姿态稳定控制方法,涉及无人遥控潜水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控制方法先建立结合水动力、船舶运动以及脐带缆涡激振动的相互独立的三维ROV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反步控制和滑模控制设计,加入事件触发机制优化控制输出;再采用Volterra自适应多步混沌预测算法提前获得船舶升沉时间序列的变化轨迹,并为主动式升沉补偿系统控制器中的事件触发机制提供条件参数。本发明的结合受水动力影响的ROV姿态稳定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完成控制任务,并且还存在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热湿交换过程中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510474.X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热湿交换过程中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法,涉及通风与喷雾湿式除尘技术领域。前述方法包括:构建喷雾液滴群粒径分布分形模型;以喷雾液滴群为对象,确定喷雾液滴群累计个数占比与液滴尺寸的标度关系;对雾化场内所有单一液滴面积进行积分,并利用分形的标度关系,得到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计算公式;根据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求得雾化场内尺寸不同的所有液滴表面积之和,即为热湿交换过程中空气与液滴群之间的换热面积。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热湿交换过程中空气与液滴群之间的换热面积。

    一种微纳米气泡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强化喷雾降尘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8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28146.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纳米气泡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强化喷雾降尘的方法,采用微纳米气泡和表面活性剂可以实现相互增益的效果,微纳米气泡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相对在清水中停留时间长、表面积大、与粉尘接触会更加充分,解决了传统喷雾除尘采用水雾吸附粉尘的方法降尘,喷头雾化效果较差,对粒径较小的粉尘吸附能力不强的技术问题,相较于清水对粉尘的润湿性能更强,对于无组织排放的空间内所有粒径的粉尘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提高了对微细粉尘的降尘效率,不仅可以降低喷雾降尘成本,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较低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经过微纳米气泡增益就可以达到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有效降低了企业控尘成本。

    便捷式更换滤膜的粉尘采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13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41406.3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捷式更换滤膜的粉尘采样器,包括开设有进风口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固定滤膜用的固定组件,壳体于固定组件上方设有取料通孔,取料通孔上铰接有用于启闭其的密封盖,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密封盖上,固定组件包括基座、滑动环和压杆,基座上开设有至少部分与进风口相对的透风孔,滑动环和压杆分设在透风孔的轴向两侧,滑动环可沿透风孔的径向移入或移出透风孔,压杆可翻转抵压或脱离滑动环,压杆在滑动环移入透风孔时翻转抵压在滑动环上与滑动环配合固定滤膜。其通过设于透风孔相对两侧的滑动环和压杆实现滤膜的固定以及无接触取样,避免接触式取样造成的粉尘脱落,提高检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