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46758.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7K14/32 , A23L3/3526 , A23K20/147 , A61K38/1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素Thurisin A2及其应用。所述细菌素Thurisin A2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或液相多肽合成法合成,也可以将所述细菌素Thurisin A2的编码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得到。其结构简单,安全低毒,合成较容易,能高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且对真核动物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具备生物安全性,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饲料添加剂、抗菌药物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18978.4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酵废菌渣交互回用的ε‑聚赖氨酸‑纳他霉素协同生产方法,利用纳他霉素发酵废菌体提取诱导物,在ε‑聚赖氨酸发酵中添加以诱导ε‑聚赖氨酸大量合成;同时,将ε‑聚赖氨酸废菌体进行提取,其提取物添加到纳他霉素发酵中以诱导纳他霉素大量合成。本方法有助于将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的废菌体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具有促进两种产物合成的功效,在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具备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3种生物防腐剂生产线的企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18602.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霉变水果为碳源发酵合成ε‑聚赖氨酸的方法,是以霉变水果为碳源,在ε‑聚赖氨酸的发酵过程中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方式投加,以促进ε‑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与传统ε‑聚赖氨酸液态发酵相比,本发明所示的以染霉水果为碳源的ε‑聚赖氨酸发酵方法能够显著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生产强度,在染霉水果无害化、资源化以及ε‑聚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6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25363.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专一、高效抑菌活性的细菌素Toyoncin,合成所述细菌素Toyoncin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共213个核苷酸组成;所述细菌素Toyoncin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共编码70个蛋白质。所述细菌素Toyoncin产自东洋芽胞杆菌XIN-2,其对两类食源性病原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专一、高效的抑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69887.4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源饱和脂肪酸添加的纳他霉素发酵工艺,通过添加对细胞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缓释前体来源——饱和脂肪酸,其在细胞内进行β氧化利用时将产生大量乙酰CoA前体和NADH,从而保障纳他霉素大环内酯前体和ATP的供应,促进产物合成。由于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固态,且不溶于水,其浓度不会影响发酵液中的细胞生长和代谢,因此本工艺中不需要进行严格的饱和脂肪酸浓度控制。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水平,并大幅降低在发酵液中精密调控前体浓度的检测和补料操作负荷,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122027.2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7K14/32 , A61K38/16 , A61P31/04 , A23K20/147 , A23L33/1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素Bacin A4及其应用。所述细菌素Bacin A4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或液相多肽合成法合成,也可以将所述细菌素Bacin A4的编码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得到。其结构简单,安全低毒,合成较容易,能高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于抗菌药物、饲料、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46765.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细菌素的苏云金芽胞杆菌XIN‑LX43、其产物及其应用。该菌的分类命名为Bacillus thuringe nsis XiIN‑LX4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719;产自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XIN‑LX43的细菌素Thurisin A5,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该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修饰有甲酰基。本发明结果证明,细菌素Thurisin A5对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四类食源性病原菌具有高效的抗菌活性,且对真核动物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对真核动物体细胞无毒性,具备生物安全性,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药物等,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1331.5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07K14/32 , A61K38/16 , A61P31/04 , A23K20/147 , A23L3/3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素Bacin A1及其应用。所述细菌素Bacin A1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或液相多肽合成法合成,也可以将所述细菌素Bacin A1的编码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得到。其结构简单,安全低毒,合成较容易,能高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于抗菌药物、饲料、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618602.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霉变水果为碳源发酵合成ε‑聚赖氨酸的方法,是以霉变水果为碳源,在ε‑聚赖氨酸的发酵过程中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方式投加,以促进ε‑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与传统ε‑聚赖氨酸液态发酵相比,本发明所示的以染霉水果为碳源的ε‑聚赖氨酸发酵方法能够显著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生产强度,在染霉水果无害化、资源化以及ε‑聚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618607.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淮北师范大学
IPC: C12P13/02 , C12N1/38 , C12N1/20 , C12N1/18 , C12N1/14 , C12R1/19 , C12R1/125 , C12R1/865 , C12R1/645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微生物诱导子的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方法,筛选了对ε‑PL合成影响最大的几种微生物源诱导子,并优化了此类诱导子的最佳添加量、添加时间、最佳诱导子合成时间、诱导子的保存方式、诱导子的提取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ε‑PL的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与传统ε‑PL液态发酵相比,本发明所示的添加微生物诱导子的ε‑PL发酵方法能够显著提高ε‑PL产量、生产强度,在ε‑PL工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