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1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40698.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时采集的视频帧生成显著图;对显著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提取出视觉显著区域;在视觉显著区域内提取潜在运动目标的特征角点,并计算特征角点相位差,得到运动目标感知结果,建立背景数据集,从中提取出运动目标,并将运动目标的二值化图作为检测结果。通过提取视觉显著区域,进而算特征角点相位差,从而得到运动目标感知结果,运动目标感知是自上而下的提供运动目标可能性信息,能够解决传统背景相减法中动态背景造成的干扰,利用运动感知结果能够有目的的在背景相减法中进行背景更新,提升背景数据集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定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6603.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CN)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1/03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钼‑硫硒化镍非晶薄膜包裹硫硒化镍晶体纳米棒结构的一体式电极、制备方法及其电解水应用,制备方法如下:称取硒源在水合肼中溶解,进行搅拌;而后加入硫源和氟化铵,并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搅拌;然后加入钼源,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硼氢化钠,低速搅拌;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将表面活化处理好的泡沫镍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在烘箱中进行水热,反应结束后急冷,反复清洗样品,而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钼‑硫硒化镍非晶薄膜包裹硫硒化镍晶体纳米棒结构的一体式电极。钼‑硫硒化镍非晶薄膜包裹硫硒化镍晶体纳米棒结构是纳米片紧密包裹纳米棒,纳米片为钼掺杂硫硒化镍非晶结构,纳米棒为硫硒化镍晶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90096.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调整的多传感器融合水下SLAM系统及方法,包括多模态传感器模块、数据预处理与同步模块、自适应权重调整模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块、SLAM计算与地图更新模块和SLAMS结果输出模块,所述自适应权重调整模块实时监测多模态传感器模块的各个传感器的数据质量,根据水下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各个传感器的权重。本发明能够在光线不足、障碍物复杂或水体浑浊的环境中实现稳定的水下定位和导航,尤其适用于水下勘探、检测和复杂地形建模等任务。与传统SLAM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实时调整传感器权重,克服了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显著提升了SLAM系统在不同水下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70388.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采集航空发动机轴承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的信号源,所述信号源包括但不限于:振动信号、声信号、温度、湿度、电流;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统一去噪处理,得到初始一维信号X0;对初始一维信号X0,经过MCNN模块进行一维特征提取;对初始一维信号X0进行图像转换,得到初始二维图像T1,对初始二维图像T1,进行二维特征提取;将提取出的一维特征与二维特征进行融合,生成多模态特征H1;将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H1输入LSTM网络进行故障的诊断分类。本发明通过将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输入LSTM分类模块进行故障的诊断分类,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轴承的故障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33648.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1/0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方米级不锈钢表面改性的双金属硫化一体式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锈钢基底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乙醇超声清洗,用稀盐酸溶液加热浸泡,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干燥得到表面清洁的不锈钢基底;(2)将两种过渡金属阳离子盐和硫源溶解在水溶液中室温搅拌使其混合均匀;(3)将步骤(1)所得表面清洁的不锈钢基底放入步骤(2)的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将所得样品用水洗清后干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制备的一体式电极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可实现平方米级制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碱性电解水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7032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2511.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RRT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栅格地图并针对障碍物对栅格地图进行膨胀处理,获取各智能体的起点和终点,基于膨胀处理后的栅格地图采用传统RRT算法对多智能体分别进行路径规划,获得各智能体对应的RRT搜索路径;对所述RRT搜索路径进行优化处理;多智能体按照多智能体协同策略沿优化处理后的RRT搜索路径进行变速移动,直至多智能体均由各自起点到达终点。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改善了传统RRT算法路径规划的质量,减少路径冗余,降低路径转向数,并能够提升智能体在规划路径上运行的安全性与平稳性,提高多智能体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0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696180.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DS下基于海龟的海洋信息感知系统,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领域,包括:微型北斗模块,水质传感模块,主控模块,供电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终端连接模块;微型北斗模块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和数据传输;水质传感模块用于获取水质环境信息;主控模块分别与微型北斗模块和水质传感模块连接,用于存储信息,并判断是否进行数据传输;供电模块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微型北斗模块的传输数据;终端连接模块用于显示海洋信息。发明通过北斗进行定位和数据传输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海洋资源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到海龟的活动范围、迁徙的路径以及生存环境,还获得了许多以前未采集到的海洋环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980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2539.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23C22/68 , C25B11/061 , C25B11/075 , C25B1/04 , C23C22/7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方米级不锈钢表面原位生长双金属磷化物一体式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锈钢基底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乙醇超声清洗,然后用稀盐酸溶液加热清洗,最后去离子水冲洗后得到表面清洁的不锈钢基底;(2)将磷源和过渡金属阳离子盐溶解在水溶液中常温搅拌使其混合均匀;(3)将步骤(1)所得表面清洁的不锈钢网放入步骤(2)的金属盐溶液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将所得样品用水洗清后干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问题较低,制备的一体式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可实现大规模制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碱性电解水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4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637664.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25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语义引导图像融合的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行人可见光图像IV输入可见光检测分支得到可见光检测损失,并优化可见光检测分支;行人红外图像II输入红外光检测分支得到红外光检测损失,并优红外光检测分支;行人可见光图像IV和行人红外光图像II输入融合分支后得到融合后图像IF和融合损失,融合后图像分别输入可见光检测分支和红外光检测分支得到检测驱动损失,上述训练过程中得到的融合损失和检测驱动损失共同优化融合分支;融合图像输入固定检测网络得到检测结果:基于语义特征引导的图像融合训练网络推理得到的融合后图像输入一个固定检测网络后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目标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06986.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仿生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水空跨介质仿生机器人,包括:壳体、往复摆动机构、翅膀模块、腹鳍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壳体包括前端壳体和后端尾部,所述前端壳体通过往复摆动机构与后端尾部相连接,所述翅膀模块安装在前端壳体上方顶部,腹鳍模块安装在前端壳体下方后侧,控制系统安装在前端壳体内部并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所述往复摆动机构转动从而带动后端尾部摆动以进行巡游推进,控制腹鳍模块旋转以进行上潜下浮,以及控制翅膀模块开合以实现破水滑翔。本发明机器人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能在空气和水中实现多种的运动姿态,能符合多种环境下的运用场景,尤其在需要水空跨介质信息采集发送、信息勘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