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583668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21651.8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钢制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转动挡块与部分球形体的切割面紧贴在一起,转动限位块固定在球形凹面壳体的端部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58366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15326.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带有水平翼缘的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临时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临时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水平翼缘与锚板之间用至少一根以上的弹簧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491831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91310.9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主要由框架柱、框架梁、倒V形支撑、可更换耗能构件、平台梁、自复位耗能隅撑、高强预应力拉索和阻尼器组成,倒V形支撑的上端安装平台梁,下端安装在梁柱节点,可更换耗能构件安装在框架梁与平台梁之间,自复位耗能隅撑安装在每层框架顶部的角部位置,框架柱和基础之间断开,高强预应力拉索的上端锚固在框架柱,下端锚固在基础,框架柱和基础之间设置阻尼器。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施工方便,能够在强震时有效保护主要结构构件的安全,同时有利于震后对受损的构件修复更换,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204491830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90399.7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恢复功能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主要由框架柱、框架梁、倒V形支撑、自复位耗能隅撑、高强预应力拉索和阻尼器组成,框架梁由可更换耗能构件和非屈服段组成,倒V形支撑的上端安装在可更换耗能构件的两侧,下端安装在梁柱节点,自复位耗能隅撑安装在每层框架顶部的角部位置,框架柱和基础之间断开,高强预应力拉索的上端锚固在框架柱,下端锚固在基础,框架柱和基础之间设置阻尼器。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施工方便,能够在强震时有效保护主要结构构件的安全,同时有利于震后对受损的构件修复更换,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203701330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05252.9
申请日:2014-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摇摆剪力墙,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耗能阻尼器和摇摆隔震支座构成,竖向耗能阻尼器对称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脚部并锚固在基础内,摇摆隔震支座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底部的中部位置并锚固在基础内,摇摆隔震支座由两个沿竖向能发生相对运动但不能沿水平方向发生相对运动的钢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施工方便,能够在中震或大震时有效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同时有利于震后对受损的构件修复更换,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