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双相黄铜抗脱锌腐蚀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8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42681.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双相黄铜抗脱锌腐蚀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线切割将双相黄铜合金加工成柱状试件;对柱状试件进行加热处理;对加热后的柱状试件进行冷却,并进行清洁及干燥处理;将柱状试件放入模具中,并进行预热处理;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方式对柱状试件进行加工。有益效果:通过对商业双相黄铜合金进行连续的ECAP挤压,在不改变试件的形状和尺寸的情况下细化双相黄铜合金晶粒,显著改善其抗脱锌腐蚀性能,同时又提高合金的强韧性,最终可以得到强韧性好,耐脱锌腐蚀性能优异的双相黄铜合金材料。

    一种石墨烯表面处理提高铜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449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483832.7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表面处理提高铜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首先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电沉积法在铜镁合金表面沉积氧化石墨烯片层;然后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片层还原为石墨烯,在铜镁合金表面获得石墨烯涂层。其中,电解液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1.5g/L,沉积电位为‑0.5~‑1.5V,沉积时间为8~12min,电化学还原电位为‑1.1~‑1.5V,时间为3000~3600s。本发明在铜镁合金表面获得致密度高、结合紧密、还原程度高的石墨烯涂层,既可改善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又能保持其优良的导电性。本发明工艺操作与设备要求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有机硅改性高强聚酯热熔胶

    公开(公告)号:CN10332007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93616.0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热熔胶组合物包括聚酯热熔胶和甲基苯基硅树脂组分,其中还添加了二月桂酸丁基锡和正硅酸乙酯或苯基硅油。通过在改性聚酯中混入有机硅基团,直链聚酯与硅树脂形成了互穿网络,改变了链状聚酯树脂化学结构,从而改善了聚酯的热性能和粘结强度。改性后热熔胶组合物粘结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软化点温度达到220℃,高低温循环(85℃和-25℃之间)10次后,金属复合板结合良好。该热熔胶可满足200℃下服役工件的胶结要求。

    一种无需增粘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757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5998.2

    申请日:2014-01-15

    Abstract: 一种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的新工艺,属于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领域。该工艺以碳酸钙为发泡剂,在熔体中加入纯镁块,通过Mg、Al和CaCO3三者之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来使熔体发泡,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可以提高熔体的黏度。由于释气反应较为缓慢平稳,相较于氢化钛作为发泡剂,该工艺解决了泡沫铝孔结构粗大的问题。该工艺具体步骤为:在铝熔体中加入纯镁块,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碳酸钙,搅拌发泡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便可获得孔隙率为50.0%~85.0%,平均孔径在1.0-2.0mm左右的泡沫铝样品。本发明无需增粘,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生产。

    一种有机硅改性高强聚酯热熔胶

    公开(公告)号:CN103320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93616.0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热熔胶组合物中包括聚酯热熔胶和甲基苯基硅树脂组分,其中还添加了二月桂酸丁基锡和正硅酸乙酯或苯基硅油。通过在改性聚酯中混入有机硅基团,直链聚酯与硅树脂形成了互穿网络,改变了链状聚酯树脂化学结构,从而改善了聚酯的热性能和粘结强度。改性后热熔胶组合物粘结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软化点温度达到220℃,高低温循环(85℃和-25℃之间)10次后,金属复合板结合良好。该热熔胶可满足200℃下服役工件的胶结要求。

    一种超细晶镁合金薄板的高成材率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976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16981.6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晶镁合金薄板的高成材率集成加工技术。属于镁合金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多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加工:将镁合金坯料置入预热后的模具中进行保温,再对坯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加工到8道次以上,得到超细晶镁合金块材;第二步,后续轧制加工:将第一步所得的超细晶镁合金块材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温度范围是100~350℃,制得镁合金薄板。本发明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细化镁合金组织提高塑性变形能力后,再利用连续轧制工艺将其加工成镁合金薄板及其宽板,生产的镁合金薄板为超细晶组织,组织均匀,强度和塑性好,成材率高。

    一种超细晶高强高导高耐热Cu-Mg-Sc铜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2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51634.X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高强高导高耐热Cu‑Mg‑Sc铜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铜合金新材料技术领域;按质量分数计,合金成分为:Mg:0.1‑0.6%;Sc:0.02‑0.10%;余量是铜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合金通过微合金化设计,结合多阶段塑性变形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真空熔炼‑固溶‑等通道转角挤压‑轧制。在变形过程中形成纳米级Cu4Sc析出相、高位错密度、高密度大角度晶界、纳米孪晶、平均晶粒尺寸2μm左右的多尺度强化结构。通过控制组织结构来提高其强韧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一种石墨烯表面处理提高铜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44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83832.7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表面处理提高铜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首先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电沉积法在铜镁合金表面沉积氧化石墨烯片层;然后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片层还原为石墨烯,在铜镁合金表面获得石墨烯涂层。其中,电解液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1.5g/L,沉积电位为-0.5~-1.5V,沉积时间为8~12min,电化学还原电位为-1.1~-1.5V,时间为3000~3600s。本发明在铜镁合金表面获得致密度高、结合紧密、还原程度高的石墨烯涂层,既可改善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又能保持其优良的导电性。本发明工艺操作与设备要求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骨固定用可降解高强韧超细晶镁锌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71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64214.3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固定用可降解的高强韧超细晶镁锌稀土合金及其大变形量等径通道转角挤压制备方法。选择Zn3.7-4.5%,稀土元素1.0-1.5%,Zr<0.5%,Mn<0.10%,Ni<0.01%,余量为Mg的镁锌稀土合金铸锭;按照挤压模具的通道尺寸切割成柱状试件;常规前处理去除表面油污、氧化膜后,将试件置入等径通道模具中随炉加热至330℃保温,连续进行≥8道次的等径通道转角挤压,相邻道次之间试样旋转180°。籍此获得的镁锌稀土合金微观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5μm,兼具生物相容性好、高强韧、耐腐蚀、可体内完全降解的优点,可用作骨板、骨钉等短期植入的可降解骨固定材料。本发明成材率高、工艺操作与设备要求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