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6419.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55 , G06N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协议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系统和应用,属于工业协议的模糊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工业控制系统协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VAE‑WGAN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训练集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保存损失最低的解码器模型为解码器训练模型;并通过解码器训练模型生成大量测试用例,将一组符合高斯正态分布的随机噪声矩阵作为生成器模型的输入,获取模糊测试方法中的测试用例;发送测试用例到测试目标,同时监听接收回复数据包;分析异常日志信息。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协议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系统和应用,能够从实际的协议消息序列中学习协议的语法格式,并生成符合协议规范的测试用例。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369498.5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魏世忠 , 冀保峰 , 张国赏 , 毛丰 , 于华 , 贺苏晨 , 彭先龙 , 李春国 , 陶发展 , 刘江辉 , 石如星 , 张冠星 , 张晓辉 , 张志勇 , 赵长伟 , 郝庆乐 , 臧卫杰 , 文红 , 黄开枝 , 宋康
Abstract: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加工多工艺数据反馈方法,具体方法为:利用修改CTS‑to‑self帧对传统节点设置网络分配矢量使传统节点进入sleep或doze状态,以兼容传统设备,利用修改RTS帧对AP/接入点发送热加工多工艺请求数据传输,分为两个时隙,第一个时隙传感设备将数据反馈传输至中继节点;第二个时隙传感设备将数据直接反馈至源端,接入点AP将数据以正交频率反馈传输至源端,最后源端将收到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解决多工艺的数据高效传输难题,解决了现有工业物联网下数据传输效率低,传输距离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7192.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G06F18/211 , G06F18/243 , G06F18/25 , G06N5/01 , G06N5/04 , G06N20/2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情境安全基础框架及网络攻击行为特征分析方法,工业情境安全的基础框架包括基于物理通信安全的物理感知通信层、基于数据服务安全的元数据信息交互层、基于工业情境安全的工控情境分析层与基于数字应用安全的工业服务应用层,工控情境分析层中内置用于获取工控攻击目标的概率推理模型,概率推理模型中使用被拉格朗日乘数法优化过的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分类算法模型分析攻击意图。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的一种工业情境安全基础框架及网络攻击行为特征分析方法,用于系统性地分析工业互联网攻击行为、目标和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984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872595.5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6/9536 , G06K9/62 , G06V4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情感计算和网络众包的并行推荐方法,大致包括:准确、高效的基于表情识别的用户意图检测方法;支持用户意图检测和网络众包的协同推荐算法;分布式平台上推荐算法的推测并行化方法;本发明基于用户表情识别、深度学习、推测多线程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探索利用用户的表情和社交网络特征构建目标用户的兴趣模型,研究分布式平台上符合用户动态兴趣的推荐方法,旨在构建一个实时、高效、并行的推荐方法,提高推荐系统的执行效率,为用户在购物、医疗、旅游、交通等方面广泛应用、安全持久发展,提供必要和亟需的计算基础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369217.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冀保峰 , 魏世忠 , 张国赏 , 毛丰 , 于华 , 彭先龙 , 贺苏晨 , 李春国 , 刘江辉 , 陶发展 , 张高远 , 石如星 , 张志勇 , 刘勇 , 张冠星 , 郝庆乐 , 刘少勋 , 文红 , 黄开枝 , 王毅
Abstract: 基于无线物联网的热加工单工艺数据采集方法,利用对传统节点设置网络分配矢量以兼容传统设备,设计了不同工艺的标准化传输模式,利用对传统节点设置网络分配矢量使传统节点进入sleep或doze状态,以兼容传统设备,修改的RTS帧对AP/接入点发送热加工单工艺请求数据传输,由于铸造、锻压、焊接和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过程数据量大,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设计了不同工艺的标准化传输模式,在不改动现有无线物联网网机制IEEE 802.11ah的前提下,当存在较多无线物联网覆盖时,利用现有无线物联网架构实现数据高效安全可靠传输,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解决单工艺的数据高效传输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69498.5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魏世忠 , 冀保峰 , 张国赏 , 毛丰 , 于华 , 贺苏晨 , 彭先龙 , 李春国 , 陶发展 , 刘江辉 , 石如星 , 张冠星 , 张晓辉 , 张志勇 , 赵长伟 , 郝庆乐 , 臧卫杰 , 文红 , 黄开枝 , 宋康
Abstract: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加工多工艺数据反馈方法,具体方法为:利用修改CTS‑to‑self帧对传统节点设置网络分配矢量使传统节点进入sleep或doze状态,以兼容传统设备,利用修改RTS帧对AP/接入点发送热加工多工艺请求数据传输,分为两个时隙,第一个时隙传感设备将数据反馈传输至中继节点;第二个时隙传感设备将数据直接反馈至源端,接入点AP将数据以正交频率反馈传输至源端,最后源端将收到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解决多工艺的数据高效传输难题,解决了现有工业物联网下数据传输效率低,传输距离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5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0616072.7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情境分析的群体任务分配方法,首先,遍历任务列表和用户列表并获取用户的历史操作行为和历史信息,进一步计算用户在不同意图下的行为模式即用户的频繁功能体验,如果行为模式与任务类型相关,将符合要求的用户ID存入用户集合L1中,然后计算用户任务适合度,并按照用户任务适合度的高低对用户集合L1中的用户排序,取排序后前个用户存入L2集合中,为L2集合中的用分配任务,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不再有新的未分配任务为止。本发明通过分析用户当前在社交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记录即可获得用户频繁的功能体验,在充分了解用户的频繁功能体验下分配相应的群体任务会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03458.7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K9/62 , G06F16/35 , G06F16/55 , G06F40/216 , G06N20/00
Abstract: 一种多模态融合敏感信息分类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对文本和图片进行敏感性初级检测,步骤2、基于情感对文本敏感性进行判定,步骤3、图文融合的多模态敏感性检测,本发明结合文本和图片两种模态,检测和分类敏感信息。需要分别对文本和图片进行敏感性检测,结合情感极性和强度对敏感信息的影响,能准确判断出内容的敏感性。根据合适的融合方法解决图文敏感问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84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2595.5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6/9536 , G06K9/00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情感计算和网络众包的并行推荐方法,大致包括:准确、高效的基于表情识别的用户意图检测方法;支持用户意图检测和网络众包的协同推荐算法;分布式平台上推荐算法的推测并行化方法;本发明基于用户表情识别、深度学习、推测多线程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探索利用用户的表情和社交网络特征构建目标用户的兴趣模型,研究分布式平台上符合用户动态兴趣的推荐方法,旨在构建一个实时、高效、并行的推荐方法,提高推荐系统的执行效率,为用户在购物、医疗、旅游、交通等方面广泛应用、安全持久发展,提供必要和亟需的计算基础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74750.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方法,由系统环境构建和实施版权保护两部分组成,构建系统环境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数字内容保护系统框架,用户在社交平台中注册账号,API通过SDK调用智能合约从中间CA中申请证书并返回,用户在进行发布、转发及查询时进行数字版权内容的验证、处理并返回,采用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数字作品完整地将对应数字作品从上传(确权)、发布(用权)、转发(传播)、以及查询,对整个版权信息的生命周期中的传播路径轨迹详细记录,为版权信息验证及溯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传播机制可以使得版权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