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性激光冲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0888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8858.7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特指一种自适性激光冲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其适用于金属焊接及焊缝强化。本发明包括参数输入系统、激光与焊接参数匹配数据库系统、机器运动控制系统、焊接参数控制系统、激光参数控制系统、焊接装置、机械运动装置、激光跟踪焊接伺服系统、激光焊接综合控制系统和工作台十部分组成。本发明对焊件边焊边冲,通过激光与焊接参数匹配数据库选择匹配参数,由控制系统控制工艺参数,根据激光冲击的时差和焊接与激光冲击的相对位置同时完成对焊件的焊接和激光冲击强化。本发明能实现焊接与激光冲击强化同时进行,且能够调节激光冲击和焊接的时序以及位置,因此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激光跟踪焊接。

    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69719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37968.2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及激光器件领域,其特别适用于既要求不能破坏零件表面状态,又要求具有高防伪性的关键零件的打标与识别,比如航空金属零部件。其将激光冲击波作为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力源,能直接对金属零件发生塑性变形,可通过改变液晶掩膜的灰度、激光脉冲能量、脉冲宽度、脉冲形状以及不同规格的柔性贴膜,来获取不同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塑性变形力以实现三维塑性变形,实现激光冲击波打标的三维高防伪性;并在标记区形成残余压缩应力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而不烧蚀零件表面,保证了激光冲击波打标的无损性。

    一种激光冲击复合约束层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415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37965.9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复合约束体及其上的吸附装置和卸荷口组成,复合约束体是由座板、压紧螺母、密封圈、玻璃约束层以及由流水经进水嘴和出水嘴依次连接组成的。卸荷口设置在流水约束层内壁,复合约束层装置通过4个吸附装置及密封圈与试件连接成一体,吸附装置由推板、弹簧、活塞杆、活塞、活塞环、排气口及密封圈依次连接组成,其作用是将复合约束层装置与试件紧密连接起来,并保证在激光冲击时不分开。本发明将玻璃约束层与流水约束层复合起来,外部是玻璃约束层,具有刚性好、增效效应显著的优点,内部是流水约束层,具有柔性好、易于实现多点和多次连续冲击的优点。

    一种考虑激光冲击效应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8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069674.1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挤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激光冲击效应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设计方法,步骤如下:根据原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和其实际工作状况确定激光冲击试样的热处理硬度和表面粗糙度,以此来制作与原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材料相同的试样;确定合适的激光冲击参数,进而对试样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冲击完成后分析计算在试样表面产生的微凹坑深度;根据微凹坑深度设计新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的尺寸;对所述新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进行激光冲击,最终得目标挤压模具。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的设计改进之后,在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使用初期其圆角及工作区表层已具有残余压应力层,提高了它的使用寿命和制造精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一种挤压模具关键部位的激光冲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3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070799.6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表面改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挤压模具关键部位的激光冲击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挤压模具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通过对挤压模具工作时受力受热以及摩擦磨损的分析,得到挤压模具容易产生裂纹源以及容易发生磨损失效的挤压模具关键部位;由关键部位的位置和轮廓形状选择激光冲击参数和冲击路径进行激光冲击;激光冲击完成后,测定关键部位表面尺寸变化量;由尺寸变化量设计新的关键部位尺寸;对新的挤压模具关键部位再次激光冲击,最终得到目标挤压模具。采用本发明所述激光冲击方法,使挤压模具关键部位提高抗应力腐蚀、抗疲劳及抗磨损性能的同时,也满足模具的制作要求;提高了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一种考虑激光冲击效应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69674.1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挤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激光冲击效应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设计方法,步骤如下:根据原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和其实际工作状况确定激光冲击试样的热处理硬度和表面粗糙度,以此来制作与原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材料相同的试样;确定合适的激光冲击参数,进而对试样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冲击完成后分析计算在试样表面产生的微凹坑深度;根据微凹坑深度设计新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的尺寸;对所述新的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进行激光冲击,最终得目标挤压模具。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的设计改进之后,在法兰内球笼挤压模具使用初期其圆角及工作区表层已具有残余压应力层,提高了它的使用寿命和制造精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一种可变式复杂模具表面的激光自动冲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8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1068.3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设计制造及表面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可变式复杂模具表面的激光自动冲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透射镜、45°全反镜、激光发射器、激光器电源、计算机、数控系统、三轴联动装置和机械手,计算机连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同时连接激光器电源和三轴联动装置,三轴联动装置连接机械手。数控系统根据工件的待冲击区部位进行数控编程,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冲击路径,计算机通过数控系统同时控制激光器电源和三轴联动装置,进而使机械手带动工件在激光束的焦点下沿着制定好的冲击路径冲击,直至冲击完成。本发明实现了复杂模具尤其是非连续冲击区的自动调整冲击,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复杂模具,其使用寿命得到较大提高。

    一种自适性激光冲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0888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578858.7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特指一种自适性激光冲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其适用于金属焊接及焊缝强化。本发明包括参数输入系统、激光与焊接参数匹配数据库系统、机器运动控制系统、焊接参数控制系统、激光参数控制系统、焊接装置、机械运动装置、激光跟踪焊接伺服系统、激光焊接综合控制系统和工作台十部分组成。本发明对焊件边焊边冲,通过激光与焊接参数匹配数据库选择匹配参数,由控制系统控制工艺参数,根据激光冲击的时差和焊接与激光冲击的相对位置同时完成对焊件的焊接和激光冲击强化。本发明能实现焊接与激光冲击强化同时进行,且能够调节激光冲击和焊接的时序以及位置,因此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激光跟踪焊接。

    一种基于液态支撑的纠偏钻头

    公开(公告)号:CN10302876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579672.3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加工领域,特指一种基于液态支撑的纠偏钻头,通过在钻头内部,沿中心线钻一通冷却液的盲孔,在钻刃上,沿径向钻均布微孔,三个均布微孔的轴线互成120°,并与通冷却液的盲孔相贯,钻孔时,将钻柄在机床上安装好,将切削液的管路与通冷却液的盲孔口处密封连接,切削液从通冷却液的盲孔口处高速注入,从三个均布微孔处等速高速射出,射到钻的小孔内壁处,形成液态支撑,消除了钻孔时由于被加工工件的内部缺陷而导致的钻刃偏心的现象,保证了钻刃的对中性,进而保证了所钻孔的质量,同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流场板的配合式成形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1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9657.9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燃料电池领域,特指一种燃料电池金属流场板的配合式成形方法和装置,尤其适用于具有复杂结构的超薄金属流场板的微成形。成形方法是根据预先设计的微型金属流场板的结构和流道截面形状,设计上模头为凸模,下模头为凹模,两模头中心线重合,上下模头相向并且配合相容,下模头固定,上模头可纵向移动。根据流道走向规划好上下成形模头的运动路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X轴和Y轴向平台的移动,实现上下成形模头的运动,完成整个流场的成形。成形装置包括底座、X轴向平台、Y轴向平台、压边装置、控制系统和成形系统。本发明能实现任意复杂形状微金属流场板的成形,有助于推动微型金属流场板在微型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