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魏菇与胶红酵母共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9379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232385.X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阿魏菇与胶红酵母共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阿魏菇活化种子液;(2)制备胶红酵母活化种子液;(3)共发酵:将阿魏菇种子液按体积比3~5%的接种量接种至共发酵培养基,于24~26℃振荡培养1~4d,摇床转速150~200r/min;再按体积比2~6%的接种量接种上胶红酵母活化种子液,于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培养3~6d,结束发酵,即得含漆酶的发酵液。本发明共培养液体发酵工艺可显著提高阿魏菇的产漆酶水平,所产漆酶酶活性高,符合产业化生产需求。

    一种制备分子量窄分布糊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61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4774.7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分子量窄分布糊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淀粉与水混合均匀,调节pH至5.8~6.0,加入高温α-淀粉酶;置于99℃水浴槽中搅拌均匀,碘试为浅棕色即合格;灭酶;配置成浓度为1.5~10%(w/w)糊精溶液;在糊精溶液中添加乙醇至乙醇20%(v/v),协同添加聚乙二醇与氯化钠,静置,离心,沉淀,洗涤,干燥获得组分1;上清液中,添加乙醇至终浓度为30%(v/v),协同添加聚乙二醇与氯化钠,静置,离心,沉淀,洗涤,干燥获得组分2;重复上述过程,至乙醇浓度为90%(v/v);组分1、2等即为所述各级分子量窄分布糊精。凡提及经有机溶剂逐级或协调聚乙二醇与盐沉淀分离淀粉或糊精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一种酿酒酵母基因表达系统及其构建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302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05035.9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整合型酿酒酵母基因表达系统,包括一种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从5’-3’依次包括以下可操作性元件:pMD19-Tsimple质粒骨架、rDNA同源重组序列、外源基因表达盒和筛选标记基因表达盒;所述外源基因表达盒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启动子、外源基因插入酶切位点以及转录终止子;所述筛选标记基因表达盒包括启动子、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录终止子。所述酵母为酿酒酵母。本发明的表达载体可实现在酿酒酵母中的整合型稳定表达,对酿酒酵母的基础理论研究及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429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51325.X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本发明成功构建了一株磷脂酶A1基因来源于液化沙雷氏菌CICC No.21538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 CCTCC M 2012423,用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来制备溶血性磷脂酶A1,其制备方法包括斜面培养、种子培养、自发诱导培养(包括添加渗透性物质)以及粗酶液的提取。利用本发明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制备磷脂酶A1,具有产酶量和酶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工艺放大等优点,在油脂精炼、磷脂改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56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42060.X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方法。该方法以鼠灰链霉菌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AMP脱氨酶基因序列,在其两端加入酶切位点和组氨酸标签,并亚克隆至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9K以构建重组质粒,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接种至发酵培养基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取发酵液上清,即得AMP脱氨酶表达产物。本发明首次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鼠灰链霉菌来源的AMP脱氨酶,实验结显示该重组酶具有较高的酶活,且酶活性稳定,易于纯化,可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为AMP脱氨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液态型凝乳酶制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1035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25662.7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态型凝乳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解淀粉芽孢杆菌CCTCC NO:M2011045或枯草芽孢杆菌CCTCC NO:M2010259为发酵菌株制备发酵液;(2)板框压滤,固液分离;(3)蒙脱石吸附;(4)微滤;(5)超滤浓缩;(6)向浓缩酶液中添加终浓度20~40%(w/v)的蔗糖或海藻糖,终浓度10~30%(w/v)的甘油或山梨醇以及终浓度0.01~0.05%(w/v)的氯化钙,混匀,制得成品。本发明方法凝乳酶活力回收率高,同时能有效去除酶液中的蛋白酶等杂质和残留菌体,所制酶制剂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稳定性,酶专一性强,保存期长,安全无毒。

    一株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及用其制备木葡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1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225605.1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及用其制备木葡聚糖酶的方法。用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B20 CCTCC M 2012194作为发酵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制备木葡聚糖酶,其制备方法包括在斜面培养基上进行菌种活化,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最后得到含木葡聚糖酶的发酵液。本发明以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B20 CCTCC M 2012194发酵制备木葡聚糖酶,具有发酵时间短、生产条件易于控制、产物易于分离纯化、产酶量高的优点。

    一种利用阿魏菇液体发酵产漆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490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094741.1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阿魏菇液体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阿魏菇为生产菌株,经液体发酵产漆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斜面培养,(2)种子培养,(3)液体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种子按4%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基中组成(单位克/升):葡萄糖15-20,玉米粉10-20,麸皮10-15,KH2PO43,MgSO4·7H2O2,起始pH为7.0-9.0,在摇床转速150转/分钟,22-26℃条件下培养7天。本发明成功的实现了利用阿魏菇生产漆酶这一目标,其发酵水平达到或超过其他侧耳类真菌的发酵水平。这为微生物发酵产漆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阿魏菇在发酵工业上的应用开发出一种新方向。

    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4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51325.X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本发明成功构建了一株磷脂酶A1基因来源于液化沙雷氏菌CICC No.21538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 CCTCC M 2012423,用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来制备溶血性磷脂酶A1,其制备方法包括斜面培养、种子培养、自发诱导培养(包括添加渗透性物质)以及粗酶液的提取。利用本发明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制备磷脂酶A1,具有产酶量和酶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工艺放大等优点,在油脂精炼、磷脂改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株红球菌及应用该菌株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073560.0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株红球菌及应用该菌株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的方法,属于微生物与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菌株,命名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JB3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064。应用该菌株可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步骤为:1、斜面培养;2、种子培养;3、降解脱色:将培养好的种子离心收集菌体,将收集的菌体全部转移到脱色培养基中,在温度25~37℃、pH值6.0~9.0的条件下对三苯甲烷类染料(以结晶紫和孔雀石绿为典型代表)进行降解脱色。本发明首次将红球菌(Rhodococcus sp.)JB301成功应用于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脱色当中,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于染料污染的治理以及人类健康的保障都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