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0140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80064496.5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确保送风机的选定的自由度,并且恰当地发挥调湿装置中的湿度的调节功能。调湿装置具备:吸附器(20);用于将空气供给到吸附器的送风机(14);以及切换使被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脱离而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脱离模式和使水分吸附到吸附材料而对空气进行除湿的吸附模式的模式切换部(30、40)。吸附器具有供空气流入或流出的一对通风面(201、202)。模式切换部在维持送风机中的空气的吸入方向以及空气的吹出方向的状态下切换脱离模式和吸附模式。并且,模式切换部使吸附器中的空气的通风方向逆转,以使得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入面的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出面,在吸附模式时作为空气的流出面的另一方的通风面在脱离模式时成为空气的流入面。

    流体吹出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35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80031665.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1)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管道部(10),该管道部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且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格栅部(20),该格栅部收容于流通路,并对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进行调整。格栅部具有能够转动地配置于流通路的至少一片调整翅片(22、24、26),并且设有副流路(230、245、247、250),该副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副流路以使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朝向一致的方式附设于至少一片调整翅片。

    吹出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881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80030629.1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区分向车室内吹出的主体风和附加价值风地朝向乘员吹出的吹出装置。吹出装置具有区分区域(21),该区分区域(21)以与送风路(20)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该送风路(20)构成为向所述车室内吹出主体风。该区分区域(21)构成为能够将与主体风不同的附加有价值的附加价值风区分于所述主体风而朝向乘员吹出。

    加湿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48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680043794.7

    申请日:2016-07-12

    Inventor: 小松原祐介

    Abstract: 加湿装置具有吸附材料组件(4)与送风部(2)。吸附材料组件具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组件使通过的空气所含的水分吸附于吸附材料,或者使吸附于吸附材料的水分向通过的空气脱离。送风部(2)向吸附材料组件吹送空气。在使吸附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时,送风部取入在车辆顶板(11)与车室内的顶棚内装部件(12)之间区划形成的顶棚内空间(13)内的空气,将该空气向所述吸附材料组件吹送,由吸附材料吸附该空气中的水分。

    加湿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01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78909.0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加湿装置(1)具备:壳体(40),该壳体具有第一空气通路(43)和第二空气通路(44),该第一空气通路向收纳具有吸附材料(30a)的吸附材料组件(30)的吸附材料组件收纳部(45)导入空气,该第二空气通路从吸附材料组件收纳部排出空气;以及珀耳帖元件(21),该珀耳帖元件具有吸热面(21b)以及通过来自该吸热面的热的移动而发热的发热面(21a)。珀耳帖元件以发热面配置在第一空气通路、吸热面配置在第二空气通路的方式收纳于壳体。

    加湿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4728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80013432.4

    申请日:2014-01-13

    Inventor: 小松原祐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其构成为,在使水分吸附到吸附材料(12a)的吸附工序时,使车室内部空间(R)的空气通过散热器(13)的周围来进行冷却后使其流入吸附材料模块(12)。另一方面,使水分从吸附材料(12a)脱离的脱离工序时,不加热或者冷却车室内部空间(R)的空气而使其流入吸附材料模块(12)并加湿,然后,使被加湿的空气通过散热器(13)的周围来进行冷却后向车室内部空间(R)吹出。由此,以由散热器(13)将车室内部空间(R)的空气冷却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抑制被加湿的空气的温度不必要地上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