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9860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80040906.6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G01R31/36 , H01M10/052 , H01M10/48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10/0445 , H01M10/443 , H01M10/448 , H01M10/48 , H01M2010/4292 , H02J7/008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锂二次电池包含: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系含锂复合氧化物,将充电后的所述正极放电到以锂金属为基准是2.7V以上3.4V以下的第1电位VDp1时结束放电。这样就可以在确保锂二次电池的容量的情况下提高充放电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9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1963.1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44 , H01M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44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1)、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的负极(2)、配置在正极(1)和负极(2)之间的多孔质绝缘层(3)、非水电解液。在25℃的环境下以0.7C的恒电流进行充电直至电压值达到4.2V为止,然后以4.2V的恒电压进行充电直至电流值衰退至0.05C为止,此时的电极的每单位面积的容量为3.5mAh/cm2以上且7.0mAh/cm2以下,负极活性物质的充电容量为300mAh/g以上且330mAh/g以下。在25℃的环境下以0.7C的恒电流进行充电时,以在标准容量的50%以上且标准容量的85%以下时电压值达到4.2V的方式控制电池的内部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5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772.6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63 , H01M10/44 , H01M10/48 , H02J2007/0067
Abstract: 电池组包含至少1个锂离子二次电池、电压传感器和控制部。在电池放电时,控制部在电池的使用频度较小时通过较高的放电终止电压来控制电池的放电。另一方面,如果电池的使用频度变得较大,则通过较低的放电终止电压来控制电池的放电。由此,能够防止因使用频度的增大而使得可利用的容量降低容量实际降低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72300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49297.7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21 , H01M4/043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2 , H01M4/661 , H01M2004/021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负极中,负极集电体包含片状基材部和多个凸部,凸部形成在基材部的表面。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含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的柱状活性物质层和层叠活性物质层。柱状活性物质层包含从凸部表面向外方延伸的多个柱状体。层叠活性物质层是在凸部与凸部之间的基材部表面上将薄膜成锯齿状地层叠而形成的。使用该负极,可以抑制负极的变形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上的剥离,得到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输出功率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5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009749.7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70 , H01M4/75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具有在两面具有凹凸的集电体的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1柱状体和在另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2柱状体;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负极的第1柱状体和第2柱状体斜立在与集电体的卷绕方向直交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699645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178208.1
申请日:2006-07-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423 , H01M4/0426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制作具有片状正极集电体和担载于该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的工序;根据锂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制作负极的工序,该负极具备片状负极集电体和担载于该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使隔膜介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而将它们相互对置的工序;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准备表面粗糙度Rz为2μm以上20μm以下的片状集电体;(b)在氧或氮气氛下,使硅从与所述集电体的法线方向构成角Φ的方向入射到所述集电体上并使其沉积,形成含有所述硅和所述氧、或者所述硅和所述氮的活性物质层,其中,20°≤Φ≤85°。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7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80015855.5
申请日:2006-05-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3 , H01M2/22 , H01M2/26 , H01M2/30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备:层叠体,其中隔膜以Z字形折叠,具有交替地排列的至少1个第1电极收容部及至少1个第2电极收容部;收容在第1电极收容部内的第1电极;和收容在第2电极收容部内的第2电极。第1电极及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具有至少1个突部。第1电极与第1端子连接,第2电极与第2端子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219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80046088.X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谋求确保对电解质中的残留水分的稳定性和离子传导性来抑制电池的特性劣化。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包括:具有导电性的集电体;与集电体接触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被覆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含有从钴、镍和锰之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作为构成元素的化合物。被覆层由通式LixPTyOz或者LiaMObNc表示的耐湿性优良的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化合物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749.7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70 , H01M4/75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具有在两面具有凹凸的集电体的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1柱状体和在另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2柱状体;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负极的第1柱状体和第2柱状体斜立在与集电体的卷绕方向直交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479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80014739.2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2 , H01M6/185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通式LiaPbMcOdNe表示的固体电解质,其中M是选自Si、B、Ge、Al、C、Ga和S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a、b、c、d和e分别满足:a=0.62至4.98,b=0.01至0.99,c=0.01至0.99,d=1.070至3.985,e=0.01至0.50,并且b+c=1.0。所述固体电解质在湿气氛中几乎不劣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