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590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810176725.0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弹簧部件以及该装置和部件的制造方法,可防止设计空间因实施了钎焊的部位的焊锡厚度而变窄,进而促进装置薄型化。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保持透镜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套筒13等)、借助弹簧部件来支撑移动体的支撑体(保持件19等)、以及具有保持在移动体上的线圈(18)并沿光轴方向驱动移动体的磁力驱动机构,弹簧部件(第二板簧)在光轴方向上的一个部位具有被电气性分割的多片弹簧片(15A、15B),在弹簧片(15A、15B)上形成有电连接线圈的卷绕起始部和卷绕结束部中的任一个的线圈连接部(15e),线圈连接部(15e)可折弯,在移动体上设置有收纳被折弯的线圈连接部(15e)的收纳部(13b)。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72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4549.6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8
Abstract: 一种可减少定位作业,可提高作业效率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保持镜头并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体(套筒13等);以及通过弹簧构件支承移动体的支承体(保持件19等),该镜头驱动装置驱动镜头在光轴方向上变位,使被拍摄物体成像,在该镜头驱动装置(1)中,支承体包括:具有供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反射光进入镜头的射入窗(111)的盖板部(11a);以及覆盖移动体外周的壳体部(11b),盖板部(11a)和壳体部(11b)形成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90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76707.2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和线圈卷绕方法,可防止线圈线松开。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保持透镜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套筒13)、借助弹簧部件来支撑移动体的支撑体(保持件19等)、以及具有线圈(18)并沿光轴方向驱动移动体的磁力驱动机构,移动体包括:供线圈进行卷绕的线圈卷绕部(131、132)、限制线圈卷绕部在光轴方向上的范围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第一端部133、第三端部135)、以及在上述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上形成并用于转换线圈(18)的绕线方向的转换部(133a),弹簧部件配置在形成有转换部(133a)的端部之外的端部附近,线圈(18)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结束端被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470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85005.6
申请日:2007-10-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樋口大辅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对设置在移动体上的线圈供电的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透镜驱动装置(10)中,将支撑移动体(3)的板簧(31、32)中的板簧(31)分割为弹簧片(31a、31b),并将该弹簧片(31a、31b)用于向驱动线圈(141、142)供电。因此,只需在光轴方向(L)的1处进行供电,就可向驱动线圈(141、142)进行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260869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310122569.7
申请日:2000-03-1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樋口大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3 , F16C33/02 , F16C33/12 , F16C33/74 , F16C2370/12 , F16D1/0858 , G11B19/2009 , H02K1/30 , H02K5/1675
Abstract: 一种小型电动机,包括具有中心孔的轮毂和压入固定在所述中心孔内的旋转轴,包括:支承旋转轴的烧结含油轴承;保持烧结含油轴承的烧结含油轴承保持体;形成在轮毂上的、并以规定的间隔与烧结含油轴承相对配置以防止从轴承渗出的润滑油飞散的防油飞散壁。防油飞散壁围住烧结含油轴承的外周而向轴向延伸设置,防油飞散壁与烧结含油轴承的外周面的相对间隔设定成当附着在防油飞散壁上的润滑油滴落时可附着在烧结含油轴承的外周面上的间隔。这种小型电动机可以防止润滑油飞散并可使渗出后的润滑油再次被烧结含油轴承浸渍,以实现电动机的薄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466717.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具备具有转子及定子的电动机主体部、容纳电动机主体部的电动机壳体以及朝电动机壳体的外部引出的屏蔽线,即使能防止拉力作用于屏蔽线时屏蔽线拉出,也能改善外观。该电动机中,屏蔽线(8)形成有屏蔽材料(37)和绝缘被膜(38)被去除而露出中芯线(36)的中芯线露出部(8a)和中芯线(36)被屏蔽材料(37)及绝缘被膜(38)覆盖的中芯线包覆部(8b),中芯线露出部(8a)和中芯线包覆部(8b)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屏蔽材料(37)折回并固定在中芯线包覆部(8b)侧的绝缘被膜(38)的外周面上的屏蔽材料固定部(8c)。电动机壳体形成有限制屏蔽材料固定部(8c)向电动机壳体外部移动的限制部(29d)。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8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053745.X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G01D5/245 , H02K11/215
Abstract: 一种编码器及带编码器的电动机,能够抑制组装时的编码器电缆及基板的损伤,且提高编码器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编码器(10)具备装设连接器(18)的基板(60)、连接于连接器的编码器电缆(5)、从磁体(16)的相反侧覆盖基板(60)的编码器罩(12)、收容磁体(16)及编码器罩(12)的编码器壳体(11)、以及配置于编码器壳体(11)的端板部(111)和编码器罩(12)之间的电缆引导部件(20)。编码器电缆(5)从连接器(18)向与配线取出部(113)相反的一侧(X2侧)延伸后朝向配线取出部(113)侧(X1侧)折回,穿过设于两个电缆引导部件(20)之间的电缆通道(23)穿绕到配线取出部(113)。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66933.6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樋口大辅
IPC: H02K5/22 , H02K11/21 , H02K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能够缩小包括配线空间在内的电动机的设置空间,并且抑制密封性的降低及组装工序的复杂化。在编码器壳体(6)固定于电动机壳体(5)的端部的电动机(1)中,电动机壳体具备从与轴线方向(L)正交的侧面即第一面(5A)突出的电动机配线引出部(7)。编码器壳体具备从朝向与电动机壳体的第一面相同的一侧的第二面(6A)突出的编码器配线引出部(8)。电动机配线引出口(70)朝向沿着第一面的第一方向。编码器配线引出口(80)朝向沿着第二面的第二方向。由此,能够在沿着壳体面(第一面、第二面)的方向上穿绕电动机配线(28)和编码器配线(48),所以能够缩小包括配线空间在内的电动机的设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631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204650.6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将连接线圈的绕组及引线的配线基板的端面绝缘。电动机(1)具备覆盖配线基板(8)的罩部件(9)。罩部件(9)具备圆环状的板状部(91)和从板状部(91)的外周缘向定子铁芯(24)侧立起的外周部(92)。外周部(92)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51)之间,且延伸至比配线基板(8)靠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在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露出的配线图案与铁芯保持架(51)绝缘。另外,罩部件(9)具备从板状部(91)的内周缘向定子铁芯(24)侧立起的内周部(93)。因此,能够使在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露出的配线图案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10465866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10652479.7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樋口大辅
IPC: H01B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的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在电缆(2)的外周侧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在外皮(25)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靠端部(250)的一侧,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有锚定部件(8)。因此,能够维持电缆(2)的配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的状态。在电缆(2)嵌套有环状部件(7),外皮(25)通过环状部件(7)的紧固而变细。由于外皮(25)在所述细径部分(28)与外皮(25)的端部(250)之间扩径,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