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学原理的传感针

    公开(公告)号:CN116650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05337.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学原理的传感针,涉及力的测量和传感针灸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前端盖的外部设置有针灸针体;后端盖转动连接有夹持操作杆;外壳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外管,外管内设置有力感知装置;外管一端与所述夹持操作杆相接,另一端与力感知装置的柔性铰链相接,针灸针体与力感知装置的超弹性体相接,超弹性体与前端盖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实时检测提插力和扭转扭矩,作为一种力感知的触觉交互装置。本发明将布拉格光纤光栅的传感技术应用在针灸领域,具有以更直观的方式反映针刺过程中的力信息和扭矩信息,从而提醒针灸医师在施针时调整方向和深度,保证针灸的效果并对安全性提供保障。

    基于判别性视觉属性的零样本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29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337219.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判别性视觉属性的零样本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稀疏编码模型,基于原特征域样本数据优化稀疏编码模型得到视觉特征到人工定义属性表示的原特征域变换关系;S2:引入分类错误代价项构建监督字典学习目标模型,提取原特征域判别性视觉属性集合;S3:基于原特征域变换关系及原特征域判别性视觉属性集合,构建目标特征域学习模型,挖掘目标特征域判别性视觉属性;S4:输入包含语义对象的待测图像,通过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待测图像的深度视觉特征,并优化稀疏编码目标函数,得到待测图像视觉特征的语义属性表示。本发明能解决人工定义属性在识别时导致特征表示语义信息的匮乏问题,增强视觉特征表示的判别能力。

    基于局部邻域信息的CAD外墙体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51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33844.4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许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邻域信息的CAD外墙体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读取dwg格式文件,并在dwg格式文件中利用图层信息和/或边缘信息提取得到第一多段线信息、第二多段线信息和柱信息,识别所述第一多段线和所述第二多段线中每一条直线段分别与所述各柱各边的位置关系,根据S2所识别出的直线段与柱边的位置关系,判定出有效外墙直线段,连接有效外墙直线段各端点合并成封闭外墙体,输出封闭外墙体;本发明准确识别出实际外墙体部分供审图工作人员参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有效识别提取出dwg格式文件中外墙体方法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升了审图的速度和准确性,能更好地协助完成设计图纸的规范性审查。

    一种实现可行驶区域检测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43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88213.0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可行驶区域检测方法及系统和应用;包括: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同时采集道路环境数据,利用激光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车辆,行人等障碍物以及道路检测,将激光数据反向投影到视觉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中,在图像中标记出可行驶区域像素;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方法训练出语义分割模型;在应用时,通过视觉传感器接收图像,利用训练出的语义分割模型对图像进行像素标注,找出可行驶区域。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激光雷达和大量精确标注的训练图像的依赖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能力的效果。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共振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0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88227.2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共振成像方法;通过K空间中间区域全采样而周围随机降采样,对全采样区域通过算法多次随机降采样采集训练样本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自编码器,利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自编码器模型重建周围降采样的K空间数据;最后利用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图像并通过去除算法去除噪声;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大量训练图像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磁共振成像速度的效果。本发明通过深度卷积网络在K空间进行数据的训练,并在随机降采样区域完成数据的恢复,从而完成磁共振成像的加速扫描和重建。

    软体驱动器中各腔压力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1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711911.0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软体驱动和传感的消融导管应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四个单节点FBG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消融导管上消融电极所在端的轴向力和侧向力进行实时获取,并回传给控制端;步骤二,控制端基于接收到的压力信息,通过控制软体驱动器中各控制腔中的压力,以对连接在软体驱动末端的消融电极弯曲量和伸缩量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软体驱动和传感的消融导管应用方法,可以实现消融导管远端动态力的精准控制,解决消融靶点无法精准定位和动态力无法稳定跟踪问题,实现消融手术的安全、可靠、高效进行,促进介入手术医疗装备共融、柔顺交互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推动介入手术医疗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发展。

    一种基于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学原理的传感针

    公开(公告)号:CN116650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05337.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学原理的传感针,涉及力的测量和传感针灸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前端盖的外部设置有针灸针体;后端盖转动连接有夹持操作杆;外壳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外管,外管内设置有力感知装置;外管一端与所述夹持操作杆相接,另一端与力感知装置的柔性铰链相接,针灸针体与力感知装置的超弹性体相接,超弹性体与前端盖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实时检测提插力和扭转扭矩,作为一种力感知的触觉交互装置。本发明将布拉格光纤光栅的传感技术应用在针灸领域,具有以更直观的方式反映针刺过程中的力信息和扭矩信息,从而提醒针灸医师在施针时调整方向和深度,保证针灸的效果并对安全性提供保障。

    基于点云地图动态加载的自主移动装置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643205.1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地图动态加载的自主移动装置定位方法,包括:步骤一,标定,通过构建惯性传感器IMU的误差模型,将IMU与激光雷达Lidar进行在线标定与对准;步骤二,构建地图,设置点云加载规则,移动平台搭载标定后的激光雷达与IMU录制bag包,对bag包基于降采样的loam算法进行地图构建;步骤三,对构建后的地图进行模块化分区处理,以得到多个可供机器人加载的区块地图,且相邻的区块地图之间预留加载区;步骤四,地图映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云地图动态加载的自主移动装置定位方法,消除载体在移动匹配时因人为误差导致的定位偏差,极大提高了初始加载速度,保证巡检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速度与匹配速度保持稳定,实现全时定位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