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956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247178.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韧的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凝胶分散毫米级短纤维复合材料坯体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制备凝胶,利用凝胶的剪切流变和阻隔定位特性在持续搅拌下均匀分散毫米级短纤维和复合材料基体粉末,然后注入模具中干燥即得到毫米级短纤维复合材料坯体。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实现了对毫米级短纤维的均匀分散,牢牢的将纤维固定在凝胶中,避免了复合材料因纤维沉降团聚导致的缺陷,而且纤维不受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提升了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效果;此外,这种方法成本低廉、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6996.4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J9/28 , C08L61/06 , C08K5/34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极低收缩率的低密高强酚醛树脂气凝胶常压干燥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以热塑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的酚醛树脂气凝胶在常压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显著收缩、开裂以及干燥时间过长的问题。将一定比例的热固性酚醛树脂添加到热塑性酚醛树脂溶液中,作为气凝胶增强剂,以六亚甲基四胺作为交联剂,能够在常压干燥条件下制备出近乎无收缩的低密高强酚醛树脂气凝胶。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解决了酚醛树脂湿凝胶在常压干燥过程中显著收缩、开裂以及时间过长的问题。该制备方法过程简单、绿色安全、成本低且效率高。所制备的酚醛树脂气凝胶不会产生可观察的变形和收缩,可根据应用需求实现近净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35332.3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41/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硼化锆基超高温陶瓷低温高速超塑性成形方法,属于超高温陶瓷的成形领域。该方法在二硼化锆内引入适量的二硅化物,进而得到纳米陶瓷粉体,然后将纳米陶瓷粉体经烧结制得烧结坯体,然后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利用超塑性挤压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接近于最终形状的超高温陶瓷产品,经过精磨制得超高温陶瓷零件。经改良的超高温陶瓷能够在较高的初始应变速率、较低的温度、以及较低的应力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超过100%的塑性变形,使得该材料的超塑性成形具有了工程应用的意义。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超高温陶瓷复杂形状构件的近净成形,解决了二硼化锆基超高温陶瓷由于硬度高、脆性大等而加工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2242.3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WC‑HEA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硬质合金刀具生产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Al:0.3%~3.0%、Co:0.7%~6.0%、Cr:0.5%~6.0%、Fe:0.5%~6.0%、Ni:1.0%~12.0%、V:0.01%~0.5%、O≤0.0035%,余量为WC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本发明制造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粘结剂成本比Co更低,其密度11~15g/cm3,相对密度0.96以上,硬度2000HV以上,断裂韧性KIC值12MPa·m1/2以上,硬度差≤20HV,断裂韧性KIC值差≤0.5MPa·m1/2;800℃以下抗氧化性优异,表面氧化膜厚度≤100nm,性能不下降,高温硬度和断裂韧性优异,使用寿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8472.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5 , C04B35/645
Abstract: 一种耐烧蚀(Zr,Ti)B2‑(Zr,Ti)C‑SiC陶瓷的制备方法,它属于高温结构陶瓷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ZrB2‑ZrC‑SiC块体陶瓷致密化烧结困难,导致制备温度较高以及ZrB2‑ZrC‑SiC陶瓷高温烧蚀过程中表面烧蚀层易脱落,耐烧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混合浆料;二、制备复合粉体;三、快速热压烧结。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烧蚀(Zr,Ti)B2‑(Zr,Ti)C‑SiC陶瓷的低温制备方法,利用原料粉体ZrSi2、TiSi2、B4C和C的高烧结活性,以及反应烧结过程中粉体间的反应热,促进陶瓷的致密化烧结,实现致密块体陶瓷的低温制备,其具有优异的耐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8465.5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冲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模架、支撑单元、基本体单元、升降平台、限位环、上模组件,其中支撑单元为升降平台提供支撑力,基本体单元包括基本体和压头,压头顶部放置板料。所述的升降平台分别与支撑单元和基本体单元相抵接,能够上下移动,使基本体单元在板料变形前处于同一平面,在成形过程中始终使基本体单元与板料保持接触;每个基本体上套接一个限位环,限位环高度根据拟成形曲面形状进行设计,通过调整限位环高度精准控制每个基本体的行程,从而成形任意曲面。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限位环高度成形任意曲面且调整方式简单,成形过程中始终有有效的法向约束,消除曲面冲压过程中的悬空区,有效抑制板料起皱,提供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1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336920.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565 ,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4 , C04B35/645 , B22F9/04 , B22F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熵陶瓷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预合金化的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第IV副族、第V副族或第VI副族的金属作为高熵陶瓷材料的金属元素,先通过球磨法将金属元素进行合金化形成单一BCC结构的多主元固溶体,再向多主元固溶体中添加非金属元素,利用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使非金属元素与多主元固溶体发生反应生成高熵陶瓷材料。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在较低的温度与压力下制备高熵陶瓷材料,且所得陶瓷组元稳定、成分均匀、无偏析、无氧化物残留等缺陷,在材料性能的提升与产品制备的成本控制方面均有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0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365908.7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难熔高熵合金组织性能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ves相可控的CrxMoNbWTi难熔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含Cr难熔高熵合金中Laves相含量过多而导致的材料提前断裂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粉末冶金的方式制备CrxMoNbWTi难熔高熵合金坯体,再采用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增强合金体系的熵稳定效应,提高了Laves金属间化合物向基体回溶的倾向,进而减少合金中Laves相含量,改变Laves相形貌,使材料在断裂前能够呈现出一定的塑性,避免了材料因大量Laves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而造成提前断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9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48336.9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碳涂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泳沉积聚多巴胺制备纤维热解碳涂层的方法,首先利用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下氧化后形成带电的聚多巴胺单体的特征,通过电泳沉积技术使带电的聚多巴胺单体向纤维表面聚集并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均匀致密的聚多巴胺涂层,然后通过在高温下裂解聚多巴胺涂层来制备纤维的热解碳涂层。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可以在纤维表面上制备均匀致密的热解碳涂层,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电泳沉积时间、电泳沉积液pH值、电泳沉积液浓度、裂解温度及裂解时间等参数来控制热解碳涂层的厚度及结合力,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绿色安全的优点,容易实现工艺化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4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1247.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84 , C04B35/62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泳沉积制备连续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在碳纤维上制备聚多巴胺涂层;其次利用聚乙烯亚胺吸附在超高温陶瓷粉体表面并使超高温陶瓷粉体带电;然后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将带电的超高温陶瓷粉体均匀的沉积在含有聚多巴胺涂层的碳纤维上;最后通过热压烧结得到致密的连续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其一,有效的将超高温陶瓷粉体引入到碳纤维束的内部,解决了连续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中难以致密化的问题;其二,避免了碳纤维受到的化学腐蚀,优化了基体组分,获得了良好的纤维-基体界面,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抗断裂性能和耐超高温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