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9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0168.4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链静电作用力强结合的高击穿聚酰亚胺‑芴聚酯绝缘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聚酰亚胺绝缘复合介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有机/无机复合介质在引入纳米无机填料时所带来的界面结合力弱从而导致击穿场强提升受限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聚酰亚胺和芴聚酯热塑性粉末按比例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由于芴聚酯较难溶解,所以需要在适宜温度下长时充分搅拌,随后待两种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利用流延法制备得到聚酰亚胺‑芴聚酯绝缘复合介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分子链静电作用力强结合的高击穿聚酰亚胺‑芴聚酯绝缘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32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0400.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32B27/36 , C08J5/18 , C08L69/00 , C08L67/00 , B32B27/08 , B32B33/00 , H01G4/33 , H01G4/18 , B29D7/01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和高击穿的聚碳酸酯与芴聚酯基多层结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由于填料与基体表面能量的差异导致填料团聚,介电常数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导致局部电场畸变,致使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中PC作为外层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会使载流子难以注入电极,FPE具有高玻璃转化温度作为内层提高复合介质的耐高温能力,有效降低复合材料薄膜的内部电流密度,保证复合材料薄膜的绝缘性和温度稳定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薄膜的击穿强度和储能特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耐高温和高击穿的聚碳酸酯与芴聚酯基多层结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284511.7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在不改变或提高高压电机主绝缘材料介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导热性能的问题。方法:按照氮化硼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的比为1g:10mL分别称取氮化硼和无水乙醇;将氮化硼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机械搅拌8~12h,然后超声15~25min,得到氮化硼前驱液;将氮化硼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或涂刷工艺,得到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导热氮化硼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4052.4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J7/04 , C08J5/18 , C08L79/08 , C09D133/04 , C09D179/08 , H01G11/84 , H01G11/56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酸酯橡胶弹性体与聚酰亚胺基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复合材料薄膜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击穿和高储能的DE与PI基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以不同体积分数的DE做中间层,分三次涂膜后制备成PI‑DE‑PI三明治结构薄膜,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根据储能密度计算公式,复合材料需要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强度,在介电常数相比于PI较高的DE夹杂在PI中,使复合后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储能密度随之提升。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丙烯酸酯橡胶弹性体与聚酰亚胺基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35279.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聚丙烯酸甲酯为基体的传统复合材料不能兼具高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场强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聚丙烯酸甲酯颗粒及聚氨酯介电弹性体以不同质量比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制成混合溶液,涂膜后进行烘干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的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击穿和高介电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聚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9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285867.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D04H1/728 , D01F8/16 , D01F1/10 , D04H1/4382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多层梯度结构环氧树脂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导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采用无机填料掺杂的环氧树脂在提升环氧树脂导热性能的同时会降低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问题。方法:本发明利用聚碳酸酯分子链和环氧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纺丝纤维的稳定和重组,无机填料沿平面外方向均呈梯度分布,实现一种填料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呈梯度结构分布的多层复合介质。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多层梯度薄膜具有优越的面外导热系数以及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与单层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相比,热导率和绝缘性能均有很大的提升。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导热多层梯度结构环氧树脂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0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3327.0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33/26 , A61K33/244 , A61K33/245 , A61P35/00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电半导体纳米粒子钐掺杂铁酸铋(BSFO)作为压电声敏剂首次应用于肿瘤治疗,具体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BSFO,通过实验验证掺杂钐之后可显著提升铁酸铋各方面性能。BSFO在超声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活性氧,它还具有类Fenton反应活性,可将内源性过氧化氢转化为·OH用于化学动力学治疗。此外,BSFO在超声作用下可以分解水生成氧气,实现肿瘤部位氧气原位供应,缓解肿瘤部位缺氧的微环境。同时消耗谷胱甘肽(GSH),抑制肿瘤部位过表达的GSH。本发明在细胞和动物水平验证了BSFO作为压电声敏剂优异的性能,对于4T1细胞杀死率为77.83%,对于4T1荷瘤小鼠的肿瘤平均抑制率为81.2%,在超声作用下实现了压电效应诱导肿瘤消融。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865.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环氧树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环氧树脂材料不能兼具良好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问题。方法:将环氧树脂和甲基六氢苯酐加入到聚丙烯酸乙酯‑氯乙醚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先在70~80℃下搅拌4~6h,然后在70~80℃下抽真空1~2h;抽真空结束后均匀浇注在模具上,将模具置于平板硫化机内梯度加热,加热完成后再冷却至室温,最后脱模,得到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环氧树脂全有机共混耐热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4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657355.4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容器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容器,该方法包括:(1)将第一聚合物和第一无机物混合,以形成第一混悬液;(2)通过定向纺丝使所述第一混悬液在接收器上形成第一薄膜;(3)通过定向纺丝使第二聚合物在所述第一薄膜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第二薄膜,以便得到电容器复合薄膜。由此,可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定向纺丝形成电容器复合薄膜,避免了抽真空环节,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制备的电容器复合薄膜具有高储能密度、高放电效率和耐高温的工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10939.2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23C16/505 , C23C16/34 , C23C16/02 , C03C17/28
Abstract: 一种聚酰亚胺基氮化硼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绝缘材料老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防辐射复合材料过程中受影响因素多、对设备要求高,及传统的掺杂包裹方法制备防辐射复合材料存在易团聚及制备方法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将具有优异绝缘性能的氮化硼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其沉积在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所制得的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当表面沉积的氮化硼足够多时,聚酰亚胺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且均匀的氮化硼涂层,从而很好的阻碍载流子的进入,提高复合薄膜的绝缘性能,使其对高能电子的防护有更优越的效果。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酰亚胺基氮化硼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