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60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65936.7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在以甲基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正庚醇为反应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添加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添加剂,反应得到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酰胺。本发明具有合成路线清晰可行、工艺成熟、操作简单、需要控制的条件少而且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的特点。

    同时具有苯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134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442907.8

    申请日:2015-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同时具有苯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直链淀粉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方法。(1)先在直链淀粉的糖单元2‑、6‑位上同时引入二甲基叔己基硅酯作为保护基团;(2)然后在直链淀粉的糖单元3‑位上引入一种苯基氨基甲酸酯基团;(3)随后在碱性溶液中脱掉保护基团还原2‑、6‑位羟基;(4)最后在2‑、6‑位上同时引入一种苯甲酸酯基团。所制备的同时具有苯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直链淀粉衍生物用于制备手性固定相。本发明采用的直链淀粉来源广泛、价廉易得,而且整个合成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控制,产率高。

    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阴离子共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13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12679.X

    申请日:2015-07-15

    Inventor: 沈军 李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阴离子共聚方法。首先由甲基丙烯酸和三苯甲基氯反应生成大体积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单体,再与自制的手性功能单体在特定的阴离子条件下发生不对称阴离子共聚反应,即可得到大体积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物。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纯化,最终获得目标产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技术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各组分比例符合设计要求。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旋光仪对所合成共聚物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新型手性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和光学活性特征。本发明的合成路线清晰可行、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同时含有环己基氨基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2755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2291.7

    申请日:201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同时含有环己基氨基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衍生物及制备方法。纤维素真空干燥,然后在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氯化锂,重新升温,加入无水吡啶,回流后加入过量的三苯基氯甲烷,持续搅拌回流;真空干燥后在无水吡啶中回流后加入过量的苯基异氰酸酯,停止反应用甲醇充分洗涤并真空干燥;溶解于含有盐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水解;充分溶解于无水吡啶中,再加入过量的环己基异氰酸酯,停止反应加入甲醇,真空干燥得到同时含有环己基氨基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衍生物。本发明采用的纤维素来源广泛、价廉易得,而且合成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控制,产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一种具有强圆二色发光性能纤维素基手性光学复合膜及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9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9401.3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圆二色发光性能纤维素基手性光学复合膜及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纤维素‑三(4‑溴苯基氨基甲酸酯);合成了一类具有荧光性能的纤维素类衍生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相结合,通过传统制膜工艺制备出了新型的具有强圆二色发光性能纤维素基手性光学复合膜。本发明拓展螺旋纤维素衍生物在手性光学领域的应用,该类膜材料表现出很强的圆二色发光性能,预计其在手性传感、手性防伪、手性存储和圆偏振光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本发明采用的纤维素、PMMA及其他原材料来源广泛、价廉易得,而且整个合成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控制,产率高。

    一种高度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控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464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432777.0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一种高度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控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直链淀粉为基质原料,以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衍生化试剂,通过传统酯化法合成螺旋聚合物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所合成的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利用其规整的螺旋结构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行为进行诱导,最终制备得到具有高度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发明合成路线清晰可行、工艺成熟、操作简单、需要控制的条件少而且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自由基共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020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26826.0

    申请日:2015-10-30

    Inventor: 沈军 李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自由基共聚方法。首先由甲基丙烯酸和三苯甲基氯反应生成大体积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单体,再与手性功能单体在特定的自由基聚合条件下发生不对称自由基共聚反应,即可得到大体积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物。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纯化,最终获得目标产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技术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各组分比例符合设计要求。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旋光仪对所合成共聚物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新型手性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和光学活性特征。合成路线清晰可行、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一种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11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13168.X

    申请日:2015-07-15

    Inventor: 沈军 李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6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由甲基丙烯酰氯或丙酰氯与含手性侧基的氨基醇合成具有手性侧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衍生物;(2)具有手性侧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衍生物与甲磺酰氯发生闭环反应,得到手性噁唑啉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技术对所得单体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纯度符合设计要求。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旋光度测试,获得新型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光学活性特征。本发明合成路线清晰可行、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具有不同氨基甲酸酯侧链直链淀粉及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275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2209.0

    申请日:201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不同氨基甲酸酯侧链直链淀粉及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直链淀粉真空干燥,然后在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回流,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氯化锂,重新升温,加入无水吡啶,回流后加入过量的三苯基氯甲烷,持续搅拌回流;真空干燥后在无水吡啶中回流后加入过量的苯基异氰酸酯,停止反应用甲醇充分洗涤并真空干燥;溶解于含有盐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水解;充分溶解于无水吡啶中,再加入过量的环己基异氰酸酯,停止反应加入甲醇,真空干燥得到具有氨基甲酸酯侧链直链淀粉。本发明采用的直链淀粉来源广泛、价廉易得,而且合成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控制,产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3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07241.4

    申请日:2024-03-18

    Inventor: 沈军 邓恩停 代枭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粒子表面原位聚合二氧化硅(SiO2),制备了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的纳米粒子PBA@SiO2,并成功对该纳米粒子表面环氧功能化得到PBA@E‑SiO2,本发明所制备核壳纳米粒子不仅同时具备橡胶类弹性体和无机刚性粒子的力学性能特点,而且与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强度。本发明通过将制备的核壳纳米粒子作为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制备的PBA@E‑SiO2/EP增韧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