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938511.0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通过气室理论求得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分布,而后基于参数化分析,得到影响气体压力的环槽几何参数显著性,且选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数作为判定依据。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相关系数强度表,取0.6为相关程度分界线,而后逆推得到环槽几何参数的临界值。本发明同时适用于低速二冲程内燃机和中高速四冲程内燃机;集成了现有的两种主流计算方法,利用环槽轴向高度等显著因子有效地结合了简易替代法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发挥了各自的优点,避免现有方法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96704.1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1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润滑的球轴承动力学特性预测方法,主要考虑微观粗糙表面对润滑油膜的影响,包括具有横向纹理、纵向纹理和各向同性的粗糙表面,开展轴承接触变形、接触载荷及接触角计算,从将接触力学特性映射至轴承运动学状态及刚度特性分析,实现考虑表面粗糙纹理作用的轴承动力学特性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7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19685.0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真实加工粗糙度的船用凸轮‑挺柱副三维混合润滑状态分析方法,具体为一种考虑真实加工表面三维粗糙度、瞬时接触载荷、瞬时曲率半径及瞬时卷吸速度等影响的凸轮‑挺柱副润滑状态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加工工艺及不同工况下凸轮‑挺柱副的润滑状态分析,并通过优化结构特征参数改善凸轮‑挺柱动态接触和润滑性能,为船舶柴油机配气凸轮挺柱副磨损分析及低摩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发明的通用性较好,可进行任意真实表面粗糙度及工况下的凸轮‑挺柱副润滑状态分析。考虑了真实加工表面三维粗糙度、瞬时接触载荷、瞬时曲率半径及瞬时卷吸速度等影响因素,润滑状态分析精度高,能够从摩擦学角度指导凸轮结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07950.0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及混合润滑‑接触状态的船用齿轮次表层应力计算方法,在考虑考虑界面间混合润滑中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船用齿轮啮合周期内瞬态载荷、瞬态曲率及瞬态速度变化影响,借助von Mises应力分析模型,形成齿轮次表层三维动态应力计算方法,可以实现表面微观形貌、工况条件、结构和材料参数对接触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可为船用传动齿轮局部应力集中、疲劳点蚀预测和结构优化提供技术依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任意工况条件下的齿轮表面及次表层三维动态应力计算。考虑了齿面微观形貌、轮齿瞬态曲率、瞬态速度及瞬态载荷等,表面及次表层三维动态应力计算精度高,并且能够从齿面局部应力集中和疲劳点蚀方面指导齿轮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38511.0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通过气室理论求得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分布,而后基于参数化分析,得到影响气体压力的环槽几何参数显著性,且选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数作为判定依据。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相关系数强度表,取0.6为相关程度分界线,而后逆推得到环槽几何参数的临界值。本发明同时适用于低速二冲程内燃机和中高速四冲程内燃机;集成了现有的两种主流计算方法,利用环槽轴向高度等显著因子有效地结合了简易替代法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发挥了各自的优点,避免现有方法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28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677427.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机动力涡轮端轴承‑转子系统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先建立考虑轴承故障条件下的燃机动力涡轮端的轴承‑转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轴承‑转子系统的加速度响应矢量,根据加速度响应矢量进行故障定位,从而可在不对燃机动力涡轮端进行拆分的前提下,快速准确的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7818.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条件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故障齿轮振动测试试验台为对象,建立试验台仿真模型,通过齿轮轴系坐标变换原理,采用Newmark逐步时域积分法;S2、以干摩擦、点蚀、断齿和不对中四种不同类型齿轮故障为研究对象,对六自由度故障齿轮系统的振动响应进行计算;S3、将部分时域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齿轮故障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故障条件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响应预测方法,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齿轮故障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17470.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凸轮副界面摩擦‑温升预测模型及方法,涉及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副摩擦润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船用柴油机配气机构信息,包括配气凸轮副结构和润滑油参数。建立配气凸轮副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分析动态接触性能,确定波动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基于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分析弹流润滑特征参数,包括油膜压力和厚度。根据动力学参数和弹流润滑特征参数,确定摩擦系数和油膜表面闪温。本申请能够对波动载荷工况下柴油机配气凸轮副进行界面摩擦润滑特性研究,探究其运行过程中润滑‑接触演变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5543.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供油机构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油膜润滑结构的摩擦学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双层油膜润滑模拟机构、驱动机构、动力输出机构和测试机构,通过双层油膜润滑模拟机构和驱动机构模拟双层油膜润滑机构的运行,浮动衬套的旋转状态实时显示了浮动衬套内外侧油膜摩擦力矩的共同作用。动力输出机构与浮动衬套同步转动,利用测试机构测试动力输出机构的转动情况,即为浮动衬套的转动情况,本发明的双层油膜润滑结构的摩擦学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可实时测试运行数据,对获取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得到双层油膜润滑结构的更多性能,方便对双层油膜润滑结构的运行工况进行预先判断,填补了该结构实验设计上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3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396704.1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润滑的球轴承动力学特性预测方法,主要考虑微观粗糙表面对润滑油膜的影响,包括具有横向纹理、纵向纹理和各向同性的粗糙表面,开展轴承接触变形、接触载荷及接触角计算,从将接触力学特性映射至轴承运动学状态及刚度特性分析,实现考虑表面粗糙纹理作用的轴承动力学特性预测。
-
-
-
-
-
-
-
-
-